雨后的第二天清晨,阳光早早地洒进社区小院,给菜苗们镀上一层暖光。小安起了个大早,想着趁这好天气,去给菜苗施点薄肥,巩固它们的“灾后元气”。
刚走进菜地,就瞧见李大爷已经蹲在草莓苗旁,手里拿着一把自制的小耙子,正小心翼翼地给苗松土。“大爷,您可真早!”小安笑着打招呼。李大爷直起腰,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笑道:“这苗啊,就跟孩子似的,刚经历风雨,得赶紧安抚安抚。”
正说着,写字楼的小张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几张纸:“小安,你看!我根据咱们昨天护苗的事儿,画了几张漫画,想印出来贴在小院里,让大家随时都能想起这股齐心劲儿。”
小安接过一看,画上有扛着竹竿的李大爷、盖塑料布的王奶奶,还有给菜苗盖小雨衣的小男孩,每个人的神情都生动又专注,菜苗在风雨中摇曳,却又透着顽强的生命力。“画得太好了,小张!这贴出去,保准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咱们守护田园的热情。”小安忍不住称赞。
这时,社区微信群里也热闹起来。之前留言想参与护苗的网友们纷纷询问下次活动的时间,还有人提议组织一场“田园守护经验分享会”,把这次抗风雨的技巧传授给更多人。小安一边回复着消息,一边心里盘算着:这分享会既能交流种菜经验,还能让更多人融入田园生活,一举两得。
与此同时,苏晴也从山里打来电话,说村里打算办个“丰收节”,把这次风雨中守护下来的蔬菜做成特色美食,邀请城里的伙伴们一起庆祝。“小宇天天念叨着要来小院看看,和你们这些新朋友聚聚呢。”苏晴在电话里笑着说。
小安挂了电话,兴奋地把消息告诉大家。王奶奶一听,立马来了精神:“那我可得露一手,做我最拿手的草莓果酱,到时候让孩子们尝尝。”张医生也笑着表示:“我可以准备些养生的蔬菜沙拉,给大家换换口味。”
在众人的讨论声中,小安突然灵机一动:不如把都市和山里的田园生活串联起来,搞一个“城乡田园文化交流节”,不仅分享种菜经验、品尝美食,还能展示两地的田园文化,让更多人明白“都市归田园”的真正意义。
这个想法一说出口,立刻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小张主动承担起设计活动海报的任务,李大爷则开始统计小院里能提供的特色蔬菜,孩子们也在一旁叽叽喳喳,讨论着要表演什么节目欢迎山里的小伙伴。
看着热闹的场景,小安打开社交平台,更新了一条动态:“风雨过后,新愿生根。一场守护,让都市与山里的田园情谊愈发深厚。即将开启的‘城乡田园文化交流节’,是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延续,也是‘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最好的诠释。期待与大家共赴这场田园之约。”
消息刚发出不久,点赞和评论就如潮水般涌来。有网友留言:“从守护菜苗到文化交流,这田园故事太动人,好想加入!”还有人分享自己在阳台种菜的经历,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小安看着这些留言,心中满是感动。她知道,这场从菜苗开始的田园之旅,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让“都市归田园”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让这份在泥土中孕育的情谊,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描绘出一幅充满爱与希望的田园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