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菜苗的“救命”故事,渐渐在周边传开。这天,小安接到一个特别的电话,是附近写字楼里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行政主管打来的——公司员工大多被加班和压力困扰,不少人都有颈椎疼、失眠的毛病,想请她带着“菜苗医生”去给大家支支招。
周末一早,小安带着王奶奶、李大爷和几箱菜苗,如约来到写字楼。公司特意腾出顶楼露台,还准备了花盆和营养土。看到绿油油的菜苗,平日里紧绷着脸的上班族们瞬间围了上来,眼里满是好奇。
工位选苗有讲究
“这是薄荷苗,好养活,放工位上既能提神,还能缓解眼疲劳。”小安拿起一株薄荷苗,“浇水不用太勤,见干见湿就行,偶尔晒晒太阳,长得更旺。”
旧物改造当花盆
李大爷则教大家用废旧塑料瓶做简易花盆:“剪个瓶口,底下钻几个透水孔,装半盆土就能种小油菜,既环保又能给桌面添点绿。”说着,他三两下就改好一个塑料瓶,栽上油菜苗,引得上班族们纷纷效仿。
种菜配食疗妙招
王奶奶拉着几个总说胃不舒服的姑娘,教她们种菠菜:“菠菜含铁高,对身体好,等长好了,开水焯一下凉拌,清淡又养胃,比总吃外卖强多啦。”
职场养生指南来
张医生也特意赶来,结合上班族的作息,给出“工位种菜养生指南”:“久坐时起身给菜苗松松土,能活动肩颈;午休时看看绿植,能缓解视觉疲劳;吃着自己种的菜,还能减少外卖重油重盐的摄入,一举多得。”
活动结束后,每个员工都领到了一盆菜苗和种植手册。此后,写字楼的工位上、露台上,渐渐冒出一片片绿色。有人在午休时给菜苗浇水,有人在朋友圈晒自己种的生菜,原本沉闷的办公氛围,因这些菜苗变得鲜活起来。
几周后,行政主管给小安发来消息:“现在大家上班都有盼头了,讨论菜苗长势成了新话题,加班时摘片薄荷泡水,疲惫都少了大半,请假的人都少啦!”
小安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原来“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从不是一句空话,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菜苗,正以独特的方式,钻进都市的钢筋水泥缝隙里,用一抹绿意治愈着奔波的人们,让田园的希望,在每一个努力生活的角落生根发芽。
又过了半月,写字楼的“工位菜园”迎来第一次丰收。行政主管特意组织了场“菜苗成果宴”,员工们纷纷带着自己种的菜赶来:薄荷泡的茶水摆了满满一桌,凉拌菠菜、清炒小油菜冒着热气,连李大爷教做的塑料瓶盆栽里,都长出了能下锅的生菜。
吃着自己种的菜,程序员小张感慨:“以前加班到半夜,总靠咖啡硬撑,现在下午摘片薄荷泡水,脑子清醒多了,颈椎也因为常给菜苗松土不疼了。”刚入职的实习生小林也说:“刚来公司时总觉得陌生,因为讨论种菜和同事熟了起来,现在上班像在‘菜园大家庭’,一点都不压抑了。”
张医生也被邀请来,看着满桌的“工位蔬菜”,笑着补充:“这就是‘菜苗救命’的另一种模样——不仅救身体的疲惫,更救职场里的疏离感。”
小安听着大家的话,拿出手机拍下这热闹的场景,发给了山里的苏晴。没过多久,苏晴回复了一张照片:孩子们举着写有“向城里哥哥姐姐学种菜”的牌子,身后的菜地里,城里寄去的番茄苗正茁壮成长。
小安忽然觉得,这些菜苗早已越过了社区和写字楼的边界,正把“都市归田园”的希望,悄悄种进更多人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