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天空毫无征兆地暗下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向菜畦。那株带年轮的幼苗枝叶微微晃动,树干上的指纹却比往常更亮,像镶嵌在深绿中的碎钻。新长出的嫩苗被雨打得有些蔫,但叶片上的音符没熄灭,反而在雨珠的敲击下,发出更密集的轻响。
重症病房的孩子撑着把透明雨伞,站在菜畦边。雨水顺着伞沿流下,在他脚边汇成小水洼。突然,水洼里的雨滴不再是胡乱落下,而是跟着新叶音符的节奏,“啪嗒、啪嗒嗒”,像是在打节拍。孩子眼睛一亮,伸出手,雨滴落在他掌心,竟凝成颗颗透明的小水珠,水珠里映着新叶上跳动的音符。
李医生撑着伞匆匆赶来,手里还拿着个便携式音箱。“我把之前录的孩子们的歌声和根须的声音放出来,看看和雨声能不能合上。”她按下播放键,熟悉的旋律混着雨声,飘向菜畦。新苗的音符像是被激活,原本零散的轻响瞬间变得整齐,和音箱里的声音、雨声交织,形成一段奇妙的和弦。更神奇的是,音箱周围的雨丝,竟像被无形的线牵引,在空中画出一道道音符形状的水痕。
瘦小男孩顶着个大荷叶跑过来,荷叶边缘滚着晶莹的雨珠。“我家番茄藤在雨里也唱歌呢!”他把荷叶凑到新苗旁,番茄藤的沙沙声透过雨幕传来,和新苗的音符一唱一和。新苗的茎秆似乎受到鼓舞,原本被雨打蔫的部分,竟慢慢挺直,叶片也舒展开来,音符的光亮更盛了。
扎辫子女孩没带雨具,头发被淋得有些湿,但她毫不在意,蹲在靠近星蜜河的新苗旁。河里的根须在雨中也没停歇,随着雨的节奏摆动,发出的声音透过雨幕,和新苗的音符遥相呼应。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个小陶笛,学着之前根须和新苗的调子吹起来。陶笛声混着雨声、根须声、新苗声,竟异常和谐,河面上的雨珠都跟着陶笛声,聚成一个个小小的水球,水球里映着女孩专注的脸庞和新苗的绿意。
渔排阿叔的船在河中央起伏,他干脆收起船篷,任由雨水打在身上。“这雨里的合奏,比晴天还热闹!”他拿起船桨,有节奏地划着水,船桨击水的声音“哗啦、哗啦”,恰好卡在和弦的节拍里。河底的根须受到船桨的震动,往上涌得更厉害了,在水面形成一片片银色的雨帘,雨帘上跳动的光点,和新苗叶片的音符交相辉映。
小安的生长表又开始发烫,他连忙翻开,只见表页上,雨水、音符、孩子们的身影交织成一幅动态的画。画里,雨是跳动的五线谱,新苗是音符,孩子们是演奏者,共同谱写着一曲雨中的生命乐章。画的下方,一行用雨水痕迹形成的字慢慢清晰:“雨是自然的节拍,我们是雨中的乐手。”
雨渐渐小了,阳光挣扎着从云层缝隙里透出来,在菜畦上方架起一道小小的彩虹。新苗叶片上的音符还在微微发亮,雨滴从叶尖滚落,砸在泥土里,溅起的泥点都带着淡淡的光晕。重症病房的孩子深吸一口气,笑着说:“这雨里的歌,真有劲儿,听着就觉得有精神。”他的话语,和雨后清新的空气、新苗残留的音符声,一起萦绕在菜畦上空,仿佛在诉说,这场雨幕中的和弦,是大自然与生命共同谱写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