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星蜜河的河面还蒙着层薄雾,我和小安却被一阵细微的“沙沙”声惊醒。跑到码头,只见那座向日葵桥消失了,河面上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流淌的光带,光带里,无数细小的光点正顺着水流移动,每个光点里,都嵌着片油菜叶,叶片上印着孩子们的笑脸。
渔排阿叔的船刚驶离码头,船底就传来“咕噜咕噜”的声音。他低头一看,船底竟吸附着密密麻麻的根须,根须上挂着的水珠,映出医院病房的场景:重症病房的孩子正拿着画笔,在纸上涂鸦,画的是菜畦、向日葵桥,还有那条光河。
小安把生长表放在船头,表上立刻显示出光河的流向——从码头出发,绕过医院,最终汇入菜畦旁的小水洼。我们跟着光河的流向划船,到了医院附近,光河突然分成无数支流,支流穿过窗户,钻进各个病房。李医生发来消息,说今早所有住院的孩子都醒得特别早,精神也好了很多,“有个孩子说,昨晚梦见自己在河上划船,船上装满了油菜花。”
正午时分,光河流进菜畦旁的小水洼,水洼里的水瞬间变得透亮,水底的泥土开始翻腾,无数细小的根须从泥土里钻出,根须顶端托着的光点,飘到空中,聚成一个小小的光团。光团越变越大,最后竟显出重症病房孩子的模样,他笑着向我们招手,然后光团“噗”地散开,化作无数细小的光斑,落在菜畦的泥土里,泥土立刻变得松软,冒出更多嫩芽。
渔排阿叔的船舷上,昨晚从桥上带回来的油菜苗突然开花了,花朵是透明的,能看见里面的花蕊在轻轻颤动,颤动的频率,和重症病房孩子的心跳频率一模一样。小安把耳朵贴在花上,能听到细微的声音,像孩子在轻声哼唱,又像风吹过菜畦的声音。
傍晚,光河的流速慢了下来,河面上的光点开始沉降,落在河岸的泥土里。泥土接触到光点,立刻有小小的绿芽钻出来,沿着河岸生长,一直延伸到医院的围墙下。围墙下的绿芽汇聚在一起,竟慢慢长成了一扇门的形状,门是用向日葵杆和海菜绳编的,门把手上,还缠着根小小的根须,根须上挂着颗水珠,水珠里映着重症病房孩子的笑脸。
李医生发来视频,他们正推着重症病房的孩子往医院门口走。“他说听见外面有声音在叫他。”视频里,孩子的眼睛亮晶晶的,正好奇地望着前方。我们跑到那扇绿门前,轻轻一推,门就开了,门后的泥土里,长出一条小小的路,路两旁是盛开的油菜花,花朵里流动的光,照亮了孩子的脸。
孩子沿着小路走到菜畦边,他的手刚碰到一棵油菜苗,苗叶突然舒展开,叶片上的脉络里,流出淡绿色的光,光流进他的身体,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红润起来。李医生检查后,惊喜地说:“各项指标都正常了!”
夜幕降临,星蜜河的光河渐渐暗了下去,河面上的光点都落进了泥土里。但菜畦里的油菜花却亮了起来,每朵花的花蕊都在发光,光汇聚在一起,在菜畦上方形成一个小小的光罩,光罩里,孩子们的笑脸一个个浮现出来,有住院的,有出院的,他们笑着,闹着,像在开一场盛大的聚会。
我和小安坐在菜畦边,看着那片光罩,心里暖暖的。重症病房的孩子跑过来,递给我们一朵发光的油菜花,“谢谢你们,我感觉好多了。”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像油菜花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我们知道,这片土地,这些植物,还有孩子们之间的羁绊,会一直这样温暖下去,守护着星蜜河镇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