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峰后山,有一片幽谷,四季灵雾弥漫,鸟语不绝,泉水自山壁间流出,汇成一汪灵池。池水碧绿清澈,水面氤氲着淡淡灵光,散发着浓郁的灵气。池畔石径蜿蜒,尽头处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殿,殿门之上悬挂一块金匾,赫然刻着“丹阁”二字。
冯渊随师傅清虚子踏入丹阁,一股扑鼻而来的药香便瞬间萦绕在鼻端。那香气既甘冽又带着丝丝辛辣,仿佛能直透肺腑,让人心神为之一清。殿中架设着整齐的药架,摆满了各色灵草药材,形态各异:有的叶片散发冷光,有的花蕊如火焰跳动,有的根茎宛如玉石晶莹。每一种都带着天地灵韵,令人目不暇接。
清虚子负手而立,目光缓缓扫过这些药材,随后望向冯渊:“修真之途,不独是功法与斗技,丹道亦为根基之一。灵草入丹,能助修炼,能救性命,甚至能改天换命。今日为师便传你丹道入门。”
冯渊闻言,精神一振,双目闪烁着炽烈的光芒。他自幼便知灵丹妙药的珍贵,可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亲手炼制。
清虚子挥袖一拂,丹炉应声而现。那炉通体玄铁铸成,炉盖雕刻九条游龙,气息古拙沉重,仿佛承载着千年岁月的痕迹。清虚子声音沉稳:“此炉名为‘九龙玄炉’,乃我当年游历荒原所得,今日借与你初试之用。”
他手掌轻轻一抬,灵火自虚空中生出,悬于炉下。那火焰并非凡火,而是修真界中罕见的玄阳真火,火焰呈现深蓝之色,燃烧时却无声无息,只是炽烈的高温令空气微微扭曲。
冯渊望着那团火焰,心头一震,感受到炙热气息仿佛能将一切燃尽。
清虚子不急不缓,取出一株叶片晶莹如玉的灵草,叶脉之中有灵光流转:“这是清心草,可入丹,性温和,能稳固心神。炼丹之道,第一要懂识草,知其性,知其入药火候。”
他手指一弹,清心草落入炉中。蓝色火焰骤然收缩成丝线,将灵草团团包裹。片刻后,灵草逐渐化液,芳香溢出,最后在火光中凝聚成一滴碧绿色汁液。
“你来。”清虚子看向冯渊。
冯渊心中一紧,却不敢迟疑。他走上前,双手结印,尝试引导火焰。刹那间,火焰轰然暴涨,热浪扑面而来,炉壁发出咔咔脆响,似乎随时要爆裂。冯渊心神一慌,险些失手。
“稳住心神!”清虚子冷声喝道。声音犹如洪钟,直击心魂。
冯渊浑身一震,咬紧牙关,强压下心中杂念,按照师傅所授的心法调整气息。火焰渐渐收敛,终于恢复平稳。他额头冷汗淋漓,但眼神却越发坚定。
他试着投入另一株灵草——火阳花。花瓣鲜红似焰,灵气炽烈。入炉之后,蓝焰与红光交织,炉中轰鸣震响。冯渊双目紧闭,意念死死控制,片刻后,那花瓣终于化作一滴火红汁液,与清心草液缓缓融合。
过程极为艰难,冯渊数次几乎失控,火焰要么暴涨要么熄灭,但他一次次稳住,一次次咬牙坚持。终于,在清虚子微微点头的注视下,炉中灵液逐渐融合,散发出淡淡丹香。
随着一声清脆的“叮”响,炉盖轻轻震动,一枚拇指大小的淡绿色丹丸缓缓浮出,表面灵光流转,芳香扑鼻。
冯渊双目圆睁,心头狂喜:“成了!”
清虚子伸手一招,丹丸落在掌心。他仔细端详片刻,露出一丝笑意:“虽不算上品,但你能在初试便成,已属不易。”
冯渊呼出一口长气,激动与疲惫交织,几乎双腿发软。但心中却燃起了浓烈的火焰:原来丹道并非虚妄,自己亦能亲手炼丹!
清虚子随即取出几卷古籍与数株灵草,交给冯渊:“此为丹道基础,你需每日研读。丹道之途浩瀚如海,不仅需熟识万千草木,更需心境坚韧,火候精准。切记,丹道一途不容半分侥幸。”
冯渊郑重接过,内心满是敬畏与向往。
那一夜,他独自留在丹阁,翻阅古籍。古籍中记载着无数草木灵药的特性,有的需月光滋养,有的只在雷雨时分采集方能保全药力,有的更需与其他灵草相互制衡方可入丹。他逐字逐句记下,恍若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眼眸炽热,心中暗誓:既然踏上此途,便要在丹道之上,同样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翌日清晨,丹阁外霞光万丈,冯渊抱着玉简与古籍,神色专注坚定。他已明白,修炼不止是刀剑与法诀的拼杀,更有无数辅助之道,而丹道正是其中关键一环。
自此,冯渊真正踏上了丹道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