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李叹云与镜缘做客落雁峰,果然如他所料,一路平安。
他与静修比剑,由于修为堪堪恢复到第五层,又没有使用破锋剑意,因此久战之后落败。
之后二人比拼剑意,又胜了一局,一时宾主尽欢。
他二人在落雁峰游玩了几日,正好遇到今日上官湘羽主持论道会。
李叹云在翠微山便不少听经论道,只是清微师伯精于水土两道,林疏影精于火木两道,于金之道上,自从他领悟破锋剑意之后,却是无人再可以指点于他。
二三十个炼气弟子分三行坐定,作为客人,镜缘和他被安排到了上首落座。
刘长陵是最小的弟子,坐在最下首的位置。
不过今日她却没有顽皮,因为每当论道之时,是刘长陵最乖的时候。
今日的论题是:剑。
作为最小的弟子,由她起头。
“我认为剑就是把一个东西削直了,扁扁的,带尖带刃,还有个把,就是剑。”
上官湘羽点点头,取出块普通布料,将布料扔到空中浮空,手指轻点,布料于空中舞动,不停变幻,众弟子看到最后,不少人已经认出,那是落雁峰上常见的惊鸿剑法。
最后,布料上一道剑气打出门外,没入土中。
“你们可明白了吗,长陵所说不错,但那是有形之剑,诸多兵器其实本质并无多少不同,剑只是一个统称,只因剑是最简单的武器。”
“也是最复杂的武器。”
说罢,一柄铁剑横于空中,上官湘羽问道:“这剑像什么。”
有了刘长陵的前车之鉴,不少弟子心中即便有答案,但也不愿开口,若是说错了在客人面前岂不是落了面子。
“像个‘一’字。”还是刘长陵开口。
上官湘羽又看向其他人,包括李叹云在内,不少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来。
果然,上官湘羽微笑道:“长陵所言极是,这便是为何我所说的,剑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武器的原因,因为它的背后是道。”
“以最简单的剑去悟最难的道,这也是修仙界以剑意代称五行真意的原因。”
“我们俗称的功法,其实是施展道的法则,只是‘法’,一条路而已,而我们俗称的法术,其实只是术,是施展法理的方式,而我们的剑,则是施展术的方式。”
“这也是你们可以随意更改火球术,土墙术的原因,术只是武器,怎么变化都可以。”
“也可以变换功法,如同换一条路,有直路有弯路,如水元经和碧湖经,都是水道功法,都可以领悟各种水行剑意。但碧湖经的运功路线取自于水元经,只是更好入门,也更容易领悟凌波剑意,由于是变化所成,其上限却低了。”
“师尊,既然‘法’和‘术’可以更改,那么‘意’也可以吗?”
上官湘羽摇摇头,说道:“‘意’是连接‘道’和‘法’的节点,不可随意更改。改了便是邪道,如同魔修一般,最终不得其道,误入歧途。”
“那魔修里面没有元婴修士吗?”
“有,还可以进阶化神境,但不能得道,更不能飞升,只能等死,因为魔修不修人道,却妄想天道,是以道途已绝。”
李叹云却发问了:“不到化神境便不能飞升吗?”
上官湘羽摇摇头:“传说中雷老祖是星辰本命修士,三百年前,借星辰之力,一剑斩破虚空,元婴中期便飞升了。”
“但也有人说,雷老祖陨落于星界传送途中,不过,也只是传言而已。”
提到雷老祖之后,便没有人继续发问了,上官湘羽继续先前的话题。
“至于道,就更不可更改了,谁又能再造五行呢,生个第六行出来?”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二便是阴阳,三则是五行,而天地万物无不是五行之气所化。”
“而五行真意又分阴阳二性。”
说罢,她又取出十枚颜色各异的小小飞剑于空中不动,随着她报出一个个一阶剑意的名字,飞剑之上逐一闪过光芒。
“锐行剑意。”
“刻微剑意。”
“凌波剑意。”
“溟蒙剑意。”
“卧松剑意。”
“采薇剑意。”
“固丘剑意。”
“纳尘剑意。”
“烈阳剑意。”
“星烛剑意。”
尔后,她又说道:“五行阴阳相克相生,若得其相生之意,足以结丹,若深得其相克真意,足以结婴,是为生灭之道。”
随即十枚飞剑互相勾连形成一个圆圈,互相呼应起来,只是不多时,几枚飞剑摇摇欲坠,上官湘羽手指点去,散了飞剑。
看来还是不行,上官湘羽看了正陷入苦苦思索的李叹云,心中一叹,几年前受他师父点拨,自己终于将五行剑意得悟完全,本想今日借他突破,求一机缘,看来不知是缘分未到,还是天意如此,剑意虽全,心中却仍不能明悟。
“这便是五行之道,五行之道乃是天之道,而人世间的因果机缘,则是命运,是人之道。”
“我辈修士便是要从这最基本的钢铁,火球,冰霜,藤蔓等等法器法术之中,在短暂的寿元里,逆流而上,通过明悟剑意,也就是‘法’,再去追逐那遥不可及的‘道’。”
“所谓逆水行舟,所谓披荆斩棘,皆是无数先辈坐化之前的挣扎和嗟叹。”
“诸位弟子,可有疑问?”
上官湘羽看向众弟子,有人在苦苦思索,有人似有明悟,还有人看向原先飞剑所在位置,目露向往。
也有人跃跃欲试。
“师伯,我无有金灵根,也可悟得金道剑意吗?”
这个问题问出了很多炼气弟子的疑问。
“可以,人为万灵之长,天生五行齐聚,若是天生便缺了某行,岂不是死胎?”
众弟子不由得哄笑了起来。
“灵根不过是某一行更为强大而已,岂不闻有些凡人一朝误食天材地宝,踏入修行的故事,只不过灵材功效有限,成就不大而已。”
“师尊,那我何时能像您一样,得悟五行真意?”
“真意?差得远呢,这些只是一阶剑意,入门而已。若你想要有如此成就,至少要等到筑基之后。所谓扬长避短,炼气之时还是先结合灵根做些扬长的事,起码也要有所成就,再去想如何触类旁通。”
“修行之事,切勿好高骛远啊。”
“师伯,若灵根人人皆有,那为何天灵修士反而比我们多灵根之人更为强大呢。”
“问得好,灵根便像是法力池的柱子,而修士的柱子长度总量不变,你说是四根柱子撑起来的法力池大,还是将它们叠在一起撑起来的大。”
“那天灵根岂不是比我们要多几倍的法力?”
“不然,修仙界早有不少前辈探寻过,不知为何,天灵根最多也只是多一倍法力而已。”
“然而,修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精,精气神循环不止,天灵修士的神识却也是四灵修士的一倍。”
“因此,若是遇到天灵之人,不管是敌是友,避之为妙。”
“天灵之体得天地之造化,往往是本命修士,是天地的宠儿,怀道而生,但正因如此,他们难以在人世间生存。”
“君不见那些天地灵气所化的天材地宝如今都在何处,还不是在各修士的储物袋中。”
众弟子又哄笑起来,镜缘看了李叹云一眼,只见他面色平静,虽是本命修士,却只是三灵根而已。
“天灵之人往往夭折在结丹之前的漫长岁月之中,因此修仙界又有天灵易夭的说法。”
“这便是人之道与天之道的博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