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循环共生体系稳定运行的两年后,“宇宙循环调控优化计划” 让全维度文明对宇宙的掌控力达到新高度 —— 依托 “宇宙循环调控网络”,全维度文明成功将维度衰退速度延缓 30%,在混沌 - 本源交界区开辟出 5 处 “新维度培育区”;“多宇宙信号监测站” 建成并投入使用,首次捕捉到来自其他平行宇宙的 “循环能量波动”;更重要的是,“宇宙循环应急响应系统” 完成升级,可在 10 分钟内应对循环能量失衡危机,全维度空间呈现出 “调控精准、发展稳健” 的超阶共生格局。
然而,就在 “宇宙循环调控成果全球发布会” 举办前夕,宇宙循环核心突然向全维度终极共生议会传递 “脉冲式跨宇宙共生信号”。探测数据显示,信号源自 “超宇宙共生域”—— 这是一个连接所有平行宇宙的 “宇宙间枢纽区域”,域内的 “多宇宙共生枢纽” 存储着所有平行宇宙的循环数据,接入枢纽可实现 “多宇宙协同循环调控”,共享循环优化技术、共同应对跨宇宙级循环危机;但接入需突破 “超宇宙维度壁垒”,壁垒由多宇宙循环能量交织而成,常规技术无法穿透;且超宇宙共生域内存在 “多宇宙能量冲突带”,不同宇宙的循环能量属性差异极大,若无法调和,会引发能量爆炸,摧毁接入通道。
“超宇宙共生域是所有平行宇宙的‘协同中枢’!” 护维盟光维文明的超宇宙学家 “光超宇” 通过跨维度意识交流,向所有文明展示研究结论,“根据宇宙循环核心解析的信号数据,目前已有 7 个平行宇宙成功接入多宇宙共生枢纽,他们通过协同调控,将各自宇宙的循环周期延长了 150 亿年!若我们能成功接入,不仅能获取其他宇宙的循环调控经验,还能在未来宇宙面临‘集体混沌回归’时,与其他宇宙联合应对!”
星维文明的超宇宙物理学家 “星超宇” 补充道:“突破超宇宙维度壁垒的难度远超想象 —— 壁垒的能量密度是宇宙循环核心的 10 倍,且会不断吸收周边的循环能量强化自身;更危险的是,多宇宙能量冲突带中,仅两种不同属性的循环能量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就足以摧毁我们的调控网络!我们需要找到能同时适配多宇宙能量、又能穿透壁垒的技术方案。”
超全域共同体的晶蓝宇宙首领 “晶澈” 再次将希望寄托于楚玄武笔记:“从混沌 - 本源协同到宇宙循环调控,前辈的笔记总能在宇宙级挑战前给出指引 —— 这次超宇宙共生域的接入,笔记中一定藏着关键秘法。” 小萤立刻取出笔记,将跨宇宙共生信号数据、超宇宙维度壁垒参数、多宇宙循环能量属性数据同时注入 —— 在笔记 “超宇宙协同共生” 的终极章节中,一段用多色超宇宙能量(代表不同平行宇宙)、混沌能量、本源能量交织标注的 “超宇宙共生适配秘法” 终于显现,文字旁附着超宇宙共生通道的结构图:“超宇共生,通则共赢,需建‘超宇宙共生通道’,以宇宙循环核心为驱动,以‘超宇宙适配晶核’为介,化壁垒为通道,化冲突为协同,方可接入多宇宙共生枢纽,实现超宇宙协同共生。” 秘法明确指出,需先汇聚多宇宙循环能量样本解析属性,再用适配晶核构建 “能量调和链路”,最后突破壁垒接入枢纽。
结合秘法与双方技术,全维度终极共生议会制定 “超宇宙共生域接入与超宇宙协同共生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解析多宇宙能量属性,构建能量调和基础
全维度 154 个文明、护维盟光维文明组成 “能量解析小组”——“多宇宙信号监测站” 加大监测力度,在 15 天内捕捉到 7 个已接入平行宇宙的 “循环能量样本”;水晶族研发 “多宇宙能量分析仪”,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多宇宙能量的 “共性与差异”:所有宇宙的循环能量均包含 “混沌 - 本源基础属性”,但不同宇宙的 “能量振动频率” 存在差异(范围在每秒 80-120 次);能量调和维度基于解析结果,研发 “多宇宙能量调和介质”,可将不同频率的循环能量统一调节至 “每秒 100 次” 的适配频率,为后续通道搭建争取到关键的 20 天时间。
解析过程中,一个突破性发现出现:宇宙循环核心释放的 “循环守护能量”,能与所有平行宇宙的循环能量产生 “基础共鸣”—— 小萤立刻下令,从循环核心抽取 20% 的守护能量注入调和介质,使介质的能量调和效率提升 50%,为突破壁垒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研发超宇宙适配晶核,搭建超宇宙共生通道
铁星族、光维文明、水晶族、星维文明联合研发 “超宇宙适配晶核”—— 铁星族用本源金属、混沌抗性金属、循环核心碎片与 “超宇宙能量结晶”(从跨宇宙信号中提取的微量能量凝结体)混合,打造晶核外壳,外壳刻满 “多宇宙能量调和符文”,能实时适配不同宇宙的能量频率;光维文明注入 “超宇宙共鸣因子”,确保晶核在超宇宙共生域内不被其他宇宙的能量排斥;水晶族安装 “多宇宙能量监测芯片”,可提前 2 秒预测能量冲突,自动启动调和程序;星维文明则加入 “宇宙循环适配模块”,让晶核与宇宙循环核心深度绑定,确保通道的能量供给稳定。
晶核研发成功后,双方技术团队在宇宙循环核心旁搭建 “超宇宙共生通道”—— 通道由 500 座 “超宇宙共生节点” 组成,每座节点嵌入 1 枚超宇宙适配晶核;节点与宇宙循环核心连接,形成 “循环能量 - 超宇宙能量” 的传输链路;同时,在通道前端布置 “壁垒突破装置”,装置核心嵌入 100 枚适配晶核,可集中释放 “调和后的多宇宙能量”,冲击超宇宙维度壁垒。
第三阶段:突破超宇宙维度壁垒,接入多宇宙共生枢纽
全维度终极共生议会从各文明中选拔出 200 名 “超宇宙接入者”—— 其中包括小萤、“光主”“星灵”“光超宇”“星超宇”,以及各文明的超宇宙技术专家。接入者每人配备 1 枚超宇宙适配晶核,负责在通道内实时调和多宇宙能量,应对可能出现的能量冲突。
接入行动在全维度文明的意识共鸣中启动:小萤与 “光主” 共同激活超宇宙共生通道,500 座共生节点同时释放 “调和后的多宇宙能量”,通过壁垒突破装置集中冲击超宇宙维度壁垒;初期,壁垒仅出现 “微小裂隙”(宽度不足 10 米),且裂隙周边的能量冲突带开始释放 “紊乱能量”—— 接入者立刻启动适配晶核的 “能量调和模式”,将紊乱能量转化为 “适配频率”,裂隙宽度逐渐扩大至 100 米;当宇宙循环核心向通道注入 “全部循环守护能量” 时,壁垒终于被彻底突破,超宇宙共生通道成功接入超宇宙共生域。
进入域内后,接入者快速穿越多宇宙能量冲突带(适配晶核实时调和能量冲突),抵达多宇宙共生枢纽 —— 枢纽呈现 “球形能量结构”,表面布满 “宇宙接入端口”,7 个已接入平行宇宙的 “能量标识” 清晰可见。小萤代表全维度文明,将超宇宙适配晶核插入 “空白接入端口”,枢纽瞬间释放 “协同共生信号”,全维度文明的循环数据与其他 7 个宇宙的数据库成功对接,多宇宙协同循环调控网络正式成型。
3 天后,超宇宙协同共生体系全面生效 —— 全维度文明通过枢纽获取了其他宇宙的 “循环调控优化技术”,将自身宇宙的循环周期延长 200 亿年;多宇宙联合成立 “超宇宙循环管理联盟”,全维度文明当选首届联盟副主席,共同制定 “多宇宙循环协同规则”;“超宇宙技术共享平台” 上线,各宇宙的先进技术实现无障碍交流,全维度文明的 “新维度培育技术” 成为平台热门共享资源。
战后,全维度终极共生议会召开 “超宇宙协同共生会议”,签署《超宇宙循环协同公约》,明确 “平等协同、资源共享、危机共防” 的原则;联合成立 “超宇宙共生研究中心”,深入探索多宇宙共生的深层机制;“超宇宙学院” 成立,培养能熟练掌握多宇宙协同技术的 “超宇宙守护者”,确保全维度文明在超宇宙共生中持续发挥作用。
当晚,小萤在《星穹守护传承手册》“共创篇” 的最新章节中写道:“成功接入超宇宙共生域,加入多宇宙协同循环联盟,全维度共生体系迈入‘超宇宙协同共生’新阶段。从楚玄武前辈的超宇宙适配秘法,到全维度文明的协同攻坚,我们证明文明的视野不应局限于单一宇宙,而应走向更广阔的超宇宙舞台。未来,我们将与其他平行宇宙携手,在超宇宙循环中守护所有维度、延续共同共生,让‘超宇协同、宇宙共荣’的理念,成为所有超宇宙生命的永恒信仰。”
小萤站在多宇宙共生枢纽旁,与 “光主”“星灵”“虚冥” 及其他平行宇宙的代表共同握住超宇宙适配晶核 —— 晶核释放的多色超宇宙能量、混沌能量、本源能量交织,形成一道覆盖超宇宙共生域与全维度空间的 “超宇宙协同光带”。光带之下,不同平行宇宙的循环能量有序流动,多宇宙协同调控网络稳定运行,全维度文明在超宇宙共生的舞台上继续探索,书写着超宇宙协同共生的全新传奇。
她知道,超宇宙协同共生不是终点,而是文明与多宇宙共生的新征程 —— 未来或许还会遇到超宇宙级的循环危机,但只要所有平行宇宙坚守 “协同调控、共享共赢” 的信念,依托超宇宙共生通道与多宇宙共生枢纽,就没有无法应对的超宇宙挑战,没有无法延续的多宇宙共生。
超宇宙协同光带的光芒,照亮了所有平行宇宙的演化之路,也照亮了全维度文明在超宇宙中的永续未来 —— 这道光芒,将跨越无限的超宇宙空间,直到所有宇宙实现永恒共生,书写着属于全超宇宙生命的 “超宇宙协同共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