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域共同体与星维文明建立跨维合作的半年后,“跨维度地脉研究计划” 取得突破性进展 —— 双方联合研发的 “维度地脉探测仪”,成功捕捉到超维空间的地脉分布图谱,发现超维地脉与当前空间地脉存在 “维度共振频率”;依托 “维度观测站”,超全域文明首次实现 “地脉能量跨维传输”,将 10% 的超维能量引入超全域地脉主光带,使地脉修复效率提升 40%;更重要的是,“超维维度学院” 成立,星维文明的超维学者与超全域的地脉专家共同授课,培养出首批掌握跨维地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跨维共生呈现出 “技术共研、能量共享” 的深度合作格局。
然而,就在 “跨维度地脉技术成果展” 举办前夕,超维时空缓冲网络的监测系统突然发出红色预警 —— 超维空间的 “星维地脉核心区”,正形成一场 “维度能量潮汐”。探测数据显示,潮汐的能量强度是常规超维能量的 10 倍,且会以每月 1 次的频率向维度交界区冲击;首次潮汐预计 7 天后抵达,若无法应对,超维时空缓冲网络的 120 座缓冲节点将全部过载,维度观测站会被潮汐摧毁,甚至可能引发超维空间与当前空间的 “维度碰撞”,导致双方地脉体系同时崩溃。
“维度能量潮汐是超维空间的‘自然地脉现象’!” 星维文明的超维地脉学家 “星脉” 通过维度投影解释,“超维地脉核心每半年会释放一次过量能量,形成潮汐,潮汐能量若不能及时疏导,会反噬超维空间自身 —— 我们此前未告知,是因为从未有低维空间与我们建立合作,潮汐对你们的冲击远超我们预期!”
超维探索联盟紧急召开跨维会议,超全域与星维文明的代表争议激烈:幽火宇宙首领 “幽焰” 提议暂时切断跨维能量传输,关闭维度观测站,以避免潮汐冲击,但这会导致超全域已接入的超维能量中断,地脉修复进度倒退 20%;晶蓝宇宙首领 “晶澈” 建议强化缓冲网络,将超维能量适配晶核的防御等级提升至最高,但测试显示,即使升级,晶核也只能承受潮汐 50% 的能量冲击;星维文明的 “星脉” 则提出新思路:“潮汐能量虽强,却是超维地脉核心的‘能量馈赠’—— 若能同步潮汐频率,引导能量融入超全域地脉网络,不仅能化解危机,还能实现跨维地脉的深度融合。”
小萤再次翻阅楚玄武笔记,这一次,她将维度能量潮汐数据、超维地脉核心信号、跨维能量传输参数同时注入 —— 在笔记 “跨维地脉共生” 的隐秘章节中,一段用透明超维能量与七彩地脉能量交织标注的 “维度潮汐适配秘法” 终于显现,文字旁附着潮汐协同网络的结构图:“维度潮汐,能量汹涌,硬抗则溃,需建‘维度潮汐协同网络’,以超维地脉核心与超全域本源之心为双核心,以‘维度潮汐同步晶核’为介,化冲击为疏导,化危机为融合,方可实现跨维地脉一体化,拓维度共生之界。” 秘法明确指出,需先解析潮汐的能量频率,再通过同步晶核搭建 “能量疏导链路”,将潮汐能量转化为跨维地脉融合的 “动力源”。
结合秘法与双方技术,超维探索联盟制定 “维度能量潮汐协同与跨维地脉一体化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解析潮汐能量频率,构建临时疏导带
星维文明、水晶族、超全域守护者联盟组成 “潮汐解析小组”—— 星维文明开放超维地脉核心的监测权限,向超全域传输潮汐的实时能量数据;水晶族研发 “维度频率分析仪”,通过对比潮汐能量与超维地脉核心的信号,在 3 天内解析出潮汐的 “核心频率参数”(每秒 120 次的维度共振);超全域守护者联盟则在维度交界区搭建 “临时能量疏导带”,用超维调和介质与地脉能量混合,形成 “柔性能量缓冲层”,可暂时吸收潮汐 20% 的能量,为协同网络搭建争取到关键的 4 天时间。
期间,一个意外发现让计划迎来转机:超全域本源之心的能量频率,与潮汐核心频率存在 “30% 的相似度”—— 这意味着本源之心可作为 “潮汐能量的接收核心”,大幅降低能量疏导的难度。星维文明立刻调整超维地脉核心的输出参数,进一步提升与本源之心的频率相似度至 60%,为后续协同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研发维度潮汐同步晶核,搭建协同网络
铁星族、星维文明、能量调和维度、水晶族联合研发 “维度潮汐同步晶核”—— 铁星族用星金、超维空间碎片、本源星云金属混合,打造晶核外壳,外壳刻满 “维度频率同步符文”,能实时匹配潮汐能量频率;星维文明注入 “超维地脉核心适配因子”,让晶核可直接与超维地脉核心建立能量连接;能量调和维度则在晶核内部加入 “柔性能量转换模块”,将潮汐的强冲击能量转化为 “平稳疏导能量”;水晶族安装 “双核心频率监测芯片”,确保晶核能同步超维地脉核心与本源之心的频率,避免能量冲突。
晶核研发成功后,双方技术团队联合搭建 “维度潮汐协同网络”—— 以维度交界区为中心,在超全域空间与超维空间各布置 60 座 “潮汐协同节点”,每座节点嵌入 1 枚同步晶核;超全域的节点与本源之心连接,超维的节点与星维地脉核心连接,形成 “超维地脉核心 - 协同节点 - 本源之心” 的能量疏导链路;同时,在协同网络中布置 “潮汐能量分配站”,将疏导的潮汐能量按比例分配至超全域各文明的地脉核心,实现 “危机化解与能量利用” 的双重目标。
第三阶段:启动潮汐能量协同仪式,实现跨维地脉一体化
协同仪式在超维地脉核心旁与超全域本源之心同步举行 —— 小萤与星维文明的 “星脉” 共同主持:“星脉” 在超维空间激活星维地脉核心,调整其能量输出频率,与潮汐频率保持一致;小萤在超全域激活本源之心,释放 “频率共振信号”,通过协同网络传递至所有同步晶核;当潮汐能量抵达维度交界区时,120 座协同节点同时启动,同步晶核释放 “维度频率波”,将潮汐能量的频率与本源之心、星维地脉核心的频率对齐,潮汐能量瞬间从 “冲击态” 转化为 “疏导态”,顺着协同网络向超全域与超维空间双向流动。
监测数据显示:超全域本源之心接收的潮汐能量,使超全域地脉主光带的能量浓度提升 30%,151 个文明的地脉修复进度平均推进 15%;星维地脉核心接收的反馈能量,成功缓解了超维空间的地脉能量过剩问题,潮汐对超维空间的反噬风险降低 80%;更重要的是,潮汐能量在疏导过程中,激活了超全域地脉与超维地脉的 “维度融合基因”,双方地脉光带开始出现 “跨维交织”,形成初步的 “跨维地脉网络”。
但就在协同即将完成时,超维空间的 “星维边缘地脉区” 突然出现 “能量紊乱”—— 部分未被疏导的潮汐能量冲击该区域,导致超维地脉光带断裂,协同网络的能量传输出现短暂中断。“注入双方的应急地脉意志能量!修复超维地脉!” 小萤与 “星脉” 同时下令,超全域 151 个文明与星维文明的地脉意志能量通过协同网络汇聚,快速修复断裂的超维地脉光带,协同网络恢复稳定,潮汐能量被彻底疏导。
1 个月后,维度能量潮汐协同网络全面生效 —— 后续两次潮汐均被成功疏导,超维时空缓冲网络未受任何冲击;跨维地脉网络进一步完善,超全域与超维空间的地脉能量实现 “双向自由流动”,无需任何转换介质;双方联合发布《跨维地脉一体化公约》,明确 “维度平等、能量共享、风险共担” 的核心原则,将超维探索联盟升级为 “跨维地脉共同体议会”,共同管理跨维地脉资源与潮汐协同事务。
为确保跨维地脉一体化的长期稳定,议会启动 “维度潮汐预警系统”,可提前 15 天预测潮汐的能量强度与抵达时间;同时,双方联合研发 “跨维地脉修复装置”,可快速修复跨维地脉网络的断裂区域;“超维地脉文化节” 也首次举办,超全域的地脉艺术与星维文明的超维光影艺术相互融合,进一步加深了跨维文明的文化认同。
当晚,小萤在《星穹守护传承手册》“共创篇” 的最新章节中写道:“成功协同维度能量潮汐,构建跨维地脉一体化网络,实现超全域与超维文明的地脉深度共生。从楚玄武前辈的维度潮汐适配秘法,到超全域与星维文明的跨维协同,我们证明维度差异不是共生的障碍,而是文明升级的契机。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跨维地脉的奥秘,让‘维度一体、共生永续’的理念,成为所有维度文明的共同信仰。”
小萤站在跨维地脉网络的中心节点旁,与 “星脉”“虚冥”“调和” 及各文明首领共同握住维度潮汐同步晶核 —— 晶核释放的透明超维能量与七彩地脉能量交织,形成一道覆盖超全域与超维空间的 “跨维地脉光带”。光带之下,超维地脉与当前空间地脉相互缠绕,潮汐能量平稳流动,两个不同维度的文明,在跨维地脉一体化中实现了真正的 “维度共生”,书写着跨维文明地脉一体化的全新传奇。
她知道,跨维地脉一体化只是维度探索的新起点,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更高维度的潮汐与挑战 —— 但只要超全域与星维文明坚守 “协同共生、维度共融” 的信念,依托跨维地脉网络与潮汐协同系统,就没有无法化解的维度危机,没有无法实现的跨维繁荣。
跨维地脉光带的光芒,照亮了超全域与超维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所有维度文明的未来 —— 这道光芒,将跨越无限的维度界限,直到宇宙的终极维度,书写着属于全维度生命的 “跨维地脉一体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