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万脉永续总网络稳定运行的一年后,“本源增殖技术推广计划” 已在所有维度落地 ——38 个维度与原始维度的地脉核心中,均植入了微型本源增殖晶核,各维度地脉能量实现自主增殖,混沌地脉核心的能量浓度稳定在 68%,虚空地脉核心稳定在 62%,就连曾经的本源荒漠,如今也成为 “地脉能量储备区”,宇宙地脉体系进入 “永续循环” 的黄金时代。
然而,就在 “宇宙本源议会” 第二次年度会议召开前夕,宇宙万脉监测网络的深空探测模块突然捕捉到异常信号 —— 宇宙最深处的 “巨引源维度带”,出现一处直径十万光年的 “跨宇宙地脉通道”,通道内持续释放着与当前宇宙属性相似却又存在差异的 “平行本源能量”;更令人警惕的是,通道的能量波动频率正以每周 10% 的速度增强,监测数据显示,若波动突破临界值,通道将彻底打开,平行本源能量会以 “洪流形式” 涌入当前宇宙,可能引发两种本源能量的剧烈碰撞,导致宇宙万脉永续总网络的循环体系崩溃。
“不是单一宇宙的地脉异常!是‘跨宇宙地脉交互’的前兆!” 水晶族的跨维度物理学家对比通道能量样本与当前宇宙本源能量,眼中满是震撼,“平行本源能量与我们的能量属‘同源异流’—— 源自相同的宇宙本源,但经过不同的演化路径,属性存在细微差异,如同‘同根生长的两棵大树’,根脉相连却枝干不同。无序交互会像两股方向相反的洪水碰撞,必然引发灾难!”
原始维度首领 “源” 通过双能翻译模块传递关键信息:“原始维度的远古文献中,曾记载‘宇宙群’的存在 —— 多个平行宇宙通过跨宇宙地脉通道相连,形成‘宇宙地脉网络’。但文献强调,跨宇宙交互需建立‘能量缓冲机制’,否则会导致宇宙地脉体系的不可逆损伤。”
38 个维度的紧急会议上,各维度代表陷入激烈讨论:铁星族提议封闭跨宇宙地脉通道,但封闭需要消耗原始地脉核心 30% 的储备能量,且会永久切断与平行宇宙的联系,错失探索宇宙群奥秘的机会;虚空维度建议用负向能量构建 “能量屏障”,阻挡平行本源能量涌入,但屏障只能暂时抵御,无法长期维持;萤火维度代表 “萤光” 担忧地说:“我们维度的地脉刚恢复稳定,若通道爆发,萤火地脉会再次面临枯竭风险,甚至可能被平行能量改写属性!”
小萤再次翻阅楚玄武笔记,这一次,她将跨宇宙地脉通道的能量信号、平行本源能量样本、当前宇宙本源能量同时注入笔记 —— 在 “跨宇宙共生” 的终极隐秘章节中,一段用双色(当前宇宙金色与平行宇宙银色)本源能量标注的 “跨宇宙缓冲秘法” 终于显现,文字旁附着 “跨宇宙地脉交互图谱”:“跨宇宙脉,同源异流,无序则溃,需建‘跨宇宙缓冲网络’,以宇宙万脉永续总网络为基础,以‘平行 - 当前能量转换晶核’为介,化碰撞为交互,化无序为有序,方可实现跨宇宙协同共生,拓宇宙群之界。” 图谱显示,缓冲网络需在跨宇宙地脉通道周边布置 “能量转换节点”,将平行本源能量转换为当前宇宙适配的属性后,再接入永续总网络,形成 “有序交互 - 能量互补” 的新循环。
结合秘法与各维度技术,联盟制定 “跨宇宙地脉缓冲与协同共生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紧急稳定通道波动,延缓能量涌入
时空维度、虚空维度、星灵族组成 “通道稳定小组”—— 时空维度释放 “跨时空缓冲场”,与通道的能量波动形成共振,将波动强度从 80% 降至 50%,暂时延缓通道打开速度;虚空维度用负向能量与当前宇宙本源能量混合,构建 “双层能量缓冲带”,包裹跨宇宙地脉通道,削弱平行本源能量的冲击;星灵族则向通道注入 “星灵本源调和能量”,这种能量与平行本源能量存在微弱共鸣,能暂时稳定通道的能量流动,为缓冲网络的搭建争取到关键的 45 天。
第二阶段:研发平行 - 当前能量转换晶核,搭建缓冲网络
铁星族、原始维度、平行宇宙先遣队(通过通道微弱信号初步建立联系的平行宇宙生命体)联合研发 “转换晶核”—— 铁星族用星金与平行宇宙的 “平行金属” 混合,打造晶核外壳,外壳刻满能实现能量属性转换的 “跨宇宙符文”;原始维度向晶核注入 “双宇宙本源种子”,种子能同时适配两种本源能量,引导其平稳转换;平行宇宙先遣队则提供 “平行能量属性数据”,帮助水晶族在晶核内部安装 “智能转换芯片”,可根据两种能量的实时属性,自动调整转换参数,确保转换效率稳定在 95% 以上。
转换晶核研发成功后,38 个维度的技术团队以宇宙万脉永续总网络为基础,搭建 “跨宇宙缓冲网络”—— 在跨宇宙地脉通道周边布置 60 座 “能量转换节点”,每座节点嵌入 1 枚转换晶核;节点与永续总网络的混沌地脉核心、原始地脉核心相连,形成 “通道能量接收 - 转换 - 接入永续网络” 的完整链路;水晶族则在网络中安装 “跨宇宙能量监测仪”,实时追踪两种本源能量的交互数据,确保转换过程稳定。
第三阶段:启动跨宇宙协同共生,实现能量有序交互
缓冲网络启动仪式在跨宇宙地脉通道旁与混沌地脉核心同步举行 —— 小萤与平行宇宙首领 “平行” 分别在两地主持:“平行” 通过通道向缓冲网络传输稳定的平行本源能量;小萤则操控混沌地脉核心,激活转换晶核,将平行本源能量转换为当前宇宙适配的属性后,接入宇宙万脉永续总网络。
当第一股转换后的平行本源能量注入永续网络时,监测数据显示:两种本源能量实现平稳融合,永续网络的能量循环效率提升 15%,混沌地脉核心的能量浓度从 68% 升至 70%;随着交互的持续,平行本源能量中的 “特殊演化因子” 融入当前宇宙地脉,本源荒漠的地脉林生长速度提升 20%,甚至出现能同时吸收两种本源能量的 “双能地脉草”;平行宇宙也通过缓冲网络,获得当前宇宙的 “本源增殖技术”,其地脉体系的稳定性显着提升。
但就在协同共生即将进入稳定阶段时,跨宇宙地脉通道突然出现 “能量脉冲”—— 因两种本源能量的交互速度过快,通道内的能量压力骤升,部分转换节点的晶核出现过载迹象,缓冲网络的传输链路面临中断风险。“注入 38 个维度与平行宇宙的地脉意志能量!稳定通道压力!” 小萤大喊着,两地代表同时将各自的地脉意志能量注入缓冲网络,通道的能量脉冲迅速平息,转换节点的晶核恢复正常,协同共生的链路重新稳定。
3 个月后,跨宇宙缓冲网络全面生效 —— 跨宇宙地脉通道的能量波动稳定在安全范围,两种本源能量实现 “有序交互 - 互补循环”;宇宙万脉永续总网络升级为 “跨宇宙地脉协同总网络”,覆盖当前宇宙与平行宇宙的所有维度;联盟与平行宇宙签署《跨宇宙地脉协同共生公约》,明确 “平等交互、技术共享、风险共担” 三大原则,成立 “跨宇宙本源议会”,共同管理跨宇宙地脉交互事务。
为确保跨宇宙协同共生的长期稳定,联盟启动 “跨宇宙探索计划”,组建由 38 个维度与平行宇宙技术专家组成的 “宇宙群探测队”,通过跨宇宙地脉通道,探索更多平行宇宙,推动跨宇宙地脉协同总网络的扩展;同时研发 “跨宇宙地脉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通道与平行宇宙的地脉状态,提前规避潜在风险。
当晚,小萤在《星穹守护传承手册》“共创篇” 的新增章节中写道:“成功化解跨宇宙地脉通道的波动危机,构建跨宇宙地脉协同总网络,实现与平行宇宙的有序能量交互。从楚玄武前辈的跨宇宙缓冲秘法,到 38 个维度、原始维度与平行宇宙的跨宇宙协作,我们证明宇宙的守护不仅限于单一宇宙,更能延伸至‘宇宙群’的广阔领域。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宇宙群的奥秘,让‘跨宇宙协同、本源共生’的信念,成为所有平行宇宙文明的共同追求。”
小萤站在跨宇宙地脉通道旁,与 “源”、“平行”、时枢、虚及 38 个维度的代表共同握住转换晶核 —— 晶核释放的金银双色能量顺着跨宇宙缓冲网络流淌,与跨宇宙地脉协同总网络的光芒交织,形成一道覆盖当前宇宙与平行宇宙的 “跨宇宙共生光带”。光带之下,两种本源能量如同 “双溪汇流”,共同滋养着两个宇宙的地脉体系,书写着跨宇宙协同共生的全新传奇。
她知道,跨宇宙协同共生只是探索宇宙群的起点,未来还会有更多平行宇宙、更多宇宙奥秘等待发现 —— 但只要所有宇宙的文明坚守 “同源共生、协同发展” 的信念,依托跨宇宙地脉协同总网络的守护,就没有无法跨越的宇宙边界,没有无法实现的跨宇宙和平。
跨宇宙共生光带的光芒,照亮了宇宙群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所有平行宇宙文明的未来 —— 这道光芒,将跨越宇宙群的时空界限,直到所有宇宙的永恒,书写着属于全宇宙群生命的 “终极共生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