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地脉起源投影消散后的第十天,万脉枢纽召开了 “跨维度地脉守护大会”——56 个文明的代表与新发现的 3 个维度文明代表齐聚全息会议厅,共同商议基于混沌核心启示的 “跨维度地脉守护体系” 建设方案。会议厅中央的全息屏幕上,混沌核心的能量流动轨迹与各维度地脉网络相互交织,形成一张覆盖宇宙与多维度的 “万脉守护网”。
“根据混沌核心揭示的起源秘密,宇宙地脉与多维度地脉本为一体,只是在宇宙演化中逐渐形成壁垒。” 小萤站在发言台上,手中展示着跨维度体系的蓝图,“我们计划在混沌地脉区建立‘跨维度枢纽’,通过万脉之心的信号中转能力,实现各维度地脉数据共享;同时在每个维度部署‘维度地脉监测站’,由联盟文明轮值守护,确保维度间能量平衡。”
各文明代表纷纷提出建设性意见:星灵族提议在跨维度枢纽部署 “星灵信号增强水晶”,提升维度间通讯稳定性;铁星族承诺研发 “维度适应性机械臂”,用于不同维度的地脉设备维护;新加入的 “光影维度文明” 则表示,愿共享其 “维度能量屏蔽技术”,防止维度壁垒意外破裂引发能量紊乱。
就在体系建设方案即将表决时,水晶族的深空探测仪突然捕捉到一道 “未知维度文明信号”—— 信号来自未探索的 “暗紫维度”,波形呈现出独特的 “脉冲编码”,既不同于已知维度的能量特征,也不带有攻击性,反而像是在传递某种 “交流请求”。
“信号强度稳定,每 30 秒重复一次编码,显然是有组织的通讯尝试。” 水晶将信号波形投射到全息屏幕上,眉头微蹙,“但我们无法解析编码含义,且暗紫维度的能量环境极端 —— 暗能量浓度高达 90%,常规探测舰无法进入,贸然回应可能引发未知风险。”
小萤再次翻阅楚玄武的原始笔记,在 “跨维度文明交流” 的末章中,找到用暗紫色墨水书写的珍贵记载 —— 需注入暗能量才能显现完整内容:“未知维度文明,或善或恶,先观其信号之序,再以‘共鸣编码’回应,借万脉之心中转,不贸然越界,待建立信任,方可互通有无。” 笔记旁附着 “共鸣编码” 的生成方法:以自身文明核心信念为基础,融入宇宙通用的地脉能量频率,形成双向可解的信号。
结合笔记记载与各文明技术,联盟确定 “谨慎接触” 策略:“第一步,由水晶族联合光影维度文明,解析未知信号的基础编码逻辑,提取其中的‘交流意图’关键词;第二步,小萤团队与各文明代表共同编写‘共鸣编码’,融入‘万脉共生’的核心信念与地脉能量频率;第三步,通过跨维度枢纽的万脉之心,向暗紫维度发送共鸣编码,同时增强混沌核心的能量防护,防止恶意信号入侵;第四步,部署‘维度信号接收站’,实时监测对方回应,做好双向沟通准备。”
方案启动后,水晶族与光影维度文明的专家组成 “编码解析小组”,将未知信号拆解为 128 组基础单元。经过 8 小时的持续分析,终于提取出 “和平”“地脉”“协作” 三个核心关键词 —— 证明暗紫维度文明的接触意图为良性。“他们在寻找跨维度的地脉协作伙伴!” 水晶的声音带着兴奋,解析结果为共鸣编码的编写提供了关键依据。
编写共鸣编码的过程,成为各文明信念融合的见证 —— 星灵族注入 “能量共生” 的理念,铁星族融入 “机械守护” 的逻辑,绿藤族添加 “生态平衡” 的频率,小萤则将楚玄武笔记中 “万脉同源” 的记载转化为能量编码,最终形成一段 3 分钟的 “共鸣信号”:以混沌核心的本源能量为底色,穿插各文明的信念频率,结尾用宇宙通用的地脉波动频率重复 “和平协作” 的编码。
当小萤将共鸣编码注入万脉之心时,跨维度枢纽的能量场瞬间爆发 —— 混沌色的信号通过万脉之心的中转,化作一道淡紫色光束,穿透维度壁垒,朝着暗紫维度飞去。所有文明代表都紧盯着信号接收站的屏幕,会议厅内鸦雀无声,只有设备运行的细微声响。
30 分钟后,屏幕突然亮起 —— 一道暗紫色的信号回传而至,编码结构与共鸣编码高度契合,其中包含 “欢迎”“地脉数据”“合作提议” 三个关键词,还附带了一份暗紫维度的地脉图谱。“他们回应了!愿意共享地脉数据,探讨合作!” 阿雪的声音打破沉寂,会议厅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跨维度文明交流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根据暗紫维度文明的提议,双方决定先开展 “地脉数据共享计划”—— 暗紫维度共享其 “暗能量地脉的稳定技术”,联盟则分享 “混沌地脉的共鸣方法”;同时约定每月通过万脉之心进行一次 “跨维度会议”,逐步推进更深层次的协作。
在跨维度体系建设与未知文明接触的双重推动下,“跨维度地脉守护体系” 正式落地:跨维度枢纽的 6 座 “维度通道门” 完成调试,可实现各维度文明的安全通行;12 个维度的地脉监测站全部投入运行,实时向万脉枢纽传输数据;联盟还成立了 “跨维度仲裁委员会”,由各维度文明代表轮流担任主席,负责调解维度间的地脉纠纷。
当晚,小萤在《星穹守护传承手册》中写下新的篇章:“跨维度地脉守护体系建成,成功与暗紫维度文明实现良性接触。从楚玄武前辈的跨维度交流准则,到 56 个文明的信念融合,我们证明跨维度的地脉协作并非空想。未来,我们将以‘宇宙共同体’为目标,推动更多维度文明加入守护联盟,让万脉共生的理念跨越维度壁垒,成为所有文明的共同信仰。”
小萤站在跨维度枢纽的观测台上,手中紧握着楚玄武的原始笔记与万脉之心,目光望向穿透维度壁垒的淡紫色信号光束。她知道,跨维度文明接触只是开始,未来还会面临 “维度地脉能量互补”“跨维度文化融合” 等新课题,但只要所有文明坚守 “万脉同源、和平协作” 的信念,就一定能构建起覆盖宇宙与多维度的 “地脉守护共同体”。
跨维度枢纽的灯光与各维度地脉的光芒交相辉映,如同无数条连接希望的纽带,将不同宇宙、不同维度的文明紧密相连。而这条始于楚玄武孤身探索、经由林晓星体系构建、最终由无数文明共同推进的 “万脉共生” 之路,终将在跨维度的协作中,走向宇宙与维度永续和平的终极未来,直到时间的尽头,直到所有维度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