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正月的阳光,终于褪去了腊月的凛冽。当第一缕晨光越过东市的牌楼,洒在 “逸品轩” 旁那块刚平整好的空地上时,空气中已带着几分回暖的暖意。七八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平民,早已围在一块三尺高的青石碑旁忙碌起来,石匠手中的凿子敲在青石上,发出 “笃笃笃” 的声响,在清晨的街巷中格外清晰。

为首的是城南隔离区的老农林伯,他今年六十有二,头发已花白大半,却仍精神矍铄。此刻他手里攥着墨斗,正踮着脚在石碑上拉墨线,苍老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却每一笔都拉得笔直。“王石匠,你看这横线齐不齐?可得把‘惠民’二字的位置留足,要让来往的人老远就能看见!” 林伯回头喊着,声音里带着几分执拗 —— 这石碑是他牵头,三十多户曾在疫症中受李逸帮助的百姓凑钱买的,从选石到运石,再到请石匠,每一步他都亲自盯着,容不得半点马虎。

旁边的王氏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正蹲在地上整理散落的凿子和錾子。她的儿子在腊月里染过疫症,高烧不退,是苏瑶带着汤药连夜赶来,又教她用艾草熏屋、用肥皂洗手,才把孩子从鬼门关拉回来。此刻孩子趴在她怀里睡得安稳,小脸蛋红扑扑的,王氏看着石碑,又低头摸了摸儿子的额头,脸上满是郑重:“林伯您放心,这碑咱们得刻得比自家祠堂的碑还用心,李公子和苏姑娘的恩情,可不能马虎。”

石匠王二放下手中的凿子,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 虽是正月,他却已忙活得出了汗。他拿起磨得锋利的錾子,在石碑顶部比划着:“林伯您瞧,这‘惠民’二字我打算用隶书刻,字体宽扁,大气!是之前在逸品学院学过识字的小周姑娘写的底稿,她特意说要写得端正些,才配得上李公子的功劳。”

说着,王二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张麻纸,上面是 “惠民” 二字的底稿,旁边还有几行小字,是小周姑娘根据百姓们的口述整理的碑文:“长安疫起,公创隔离之法,制口罩、熬药汤,活民三百余,民感其德,立碑以记。” 林伯凑过去,虽然不认多少字,却仍仔细看着,嘴里念叨着:“活民三百余…… 可不是嘛,光咱们城南巷,就有二十多户人家靠李公子的法子活下来了。”

旁边帮忙的张大叔,是个做木工的,此刻正用刨子修整石碑旁的木架 —— 这木架是用来在落成仪式上挂红绸布的。他笑着说道:“林伯,您还记得腊月里,您家老婆子染疫时,您急得在隔离棚外哭吗?是李公子亲自把汤药送过去,还跟您说‘只要按法子治,一定能好’,这话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林伯眼眶一红,点点头:“怎么能忘?那时候俺老婆子烧得说胡话,俺以为再也见不到她了。是李公子派苏姑娘天天来换药,又给俺们发口罩,说‘戴上这个,就不会传染给孩子’。后来老婆子好了,俺给李公子送鸡蛋,他说啥也不要,还说‘这是我该做的’。这样的官,俺们不记着,谁记着?”

说话间,又有几个百姓提着工具赶来帮忙 —— 有送茶水的,有帮忙清理碎石的,还有抱着自家孩子来的,孩子们围着石碑跑闹,却被大人轻声叮嘱 “别碰着石碑,这是给李公子立的功德碑”。不一会儿,空地上就聚集了二十多人,大家各司其职,没人组织,却井然有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同样的郑重。

消息传到李逸耳中时,他正在工部的文书房里查看工匠名册。李治的升官旨意前几日已下,他再过三日就要正式就任工部郎中,此刻正拿着厚厚的名册,逐页翻看工匠的姓名、技艺和待遇 —— 他想提前摸清工匠管理的现状,上任后好尽快着手改善。

“公子,城南的林伯带着百姓,在‘逸品轩’旁给您立碑呢!”“逸品轩” 的大掌柜匆匆赶来,语气里满是激动,“听说碑名叫‘惠民碑’,还要刻上您抗疫的功劳,百姓们都去帮忙了,场面热闹得很!”

李逸手中的名册 “啪” 地掉在桌上,他猛地站起身:“立碑?他们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他知道百姓们淳朴,却没想到会用立碑这种方式表达感谢。抗疫本是他的职责,怎敢受此大礼?李逸当即拿起外套,对大掌柜说:“快,备车,我去看看!再把苏姑娘也请来,她在疫症中也出了不少力,百姓们肯定也记着她。”

半个时辰后,李逸和苏瑶赶到东市时,空地上的人更多了。石碑上的 “惠” 字已刻了一半,王二正拿着凿子细细雕琢笔画,周围围了一圈百姓,都屏息看着,生怕打扰了他。林伯看到李逸,连忙放下手中的墨斗,快步迎上来:“李公子,您怎么来了?俺们还想等碑刻好了,再请您来参加落成仪式呢!”

李逸看着那块刻了一半的青石碑,上面的 “惠” 字笔画刚劲,透着一股朴实的力量,心中又感动又不安。他走上前,轻轻抚摸着石碑上的刻痕,对林伯说:“林伯,您这是何苦?腊月抗疫,是朝廷的调度,是太医们的诊治,是百姓们的配合,我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怎能受此大礼?这碑…… 咱们还是别立了。”

“李公子,您可别劝!” 林伯固执地摆摆手,把袖子一挽,露出胳膊上因在隔离区帮忙搬运物资留下的疤痕,“俺们百姓心里有数,谁是真心为俺们好,谁是走过场。腊月里,多少官员怕被传染,躲都躲不及,您却天天往隔离棚里跑,给俺们送口罩、发汤药,还教俺们洗手、熏屋。您知道吗?俺们巷的张阿婆,儿子在外地,染了疫后没人照顾,是您派伙计天天给她送饭,她才熬过来的。这碑不是给旁人看的,是俺们百姓心里的‘公道碑’,要让子孙后代知道,大唐有这么个为百姓办事的好官!”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附和:“是啊,李公子,您就别推辞了!”“俺家男人在隔离区当志愿者,您还特意给他涨了工钱,说‘辛苦你们了’,这么贴心的官,俺们咋能不记着?”“往后谁要是再敢说您是‘纨绔子弟’,俺们第一个不答应!”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李逸面前,从怀里掏出一块叠得整整齐齐的粗布帕子,递给李逸:“李公子,这是老婆子连夜织的,您别嫌弃。要不是您,老婆子早就没了,这帕子您拿着,就当是老婆子的一点心意。”

李逸接过帕子,帕子上还带着老妇人的体温,粗糙的布料上绣着一朵简单的兰花,却一针一线都透着真诚。他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百姓,看着他们眼中真挚的感激,喉咙突然有些发紧,之前准备好的劝阻的话,此刻一句也说不出来。

苏瑶轻轻拉了拉李逸的衣袖,凑近他耳边,轻声说:“李公子,百姓的心意,你就收下吧。这碑不是为了彰显你的功劳,是为了让更多官员看到,民心从来不是靠官阶和赏赐换来的,是靠一件一件实事攒下来的。你若是推辞,反而会让百姓心里不安。”

李逸转头看着苏瑶,她眼中满是理解与支持。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 —— 他明白了,这碑不仅是对他的感谢,更是百姓对 “好官” 的期盼。他走到石碑前,对着在场的百姓深深躬身:“既然大家执意要立这碑,我便不再推辞。但我有一句话要说 —— 此碑非我一人之功,是陛下的信任,是朝廷的支持,是太医们的辛劳,更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我李逸在此立誓,往后定当继续为百姓做实事,绝不辜负今日大家的这份心意!”

百姓们闻言,纷纷鼓掌,掌声在东市的街巷中回荡,引来不少路人驻足。有人好奇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当得知是百姓为抗疫有功的李逸立碑时,不少路人也加入进来,有的帮忙清理碎石,有的回家拿来自家的糕点分给大家,场面愈发热闹。

接下来的三日,百姓们几乎天天都来空地帮忙。林伯每天天不亮就到,盯着石匠刻字;王氏带着孩子,给大家送茶水和点心;张大叔则赶制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惠民碑” 三个大字,打算在落成仪式上挂在石碑旁。逸品学院的学生们也来了,小周姑娘还特意写了几十张碑文,分发给百姓,教大家认字,讲解碑文的意思。

三日后,“惠民碑” 落成仪式如期举行。这天清晨,东市 “逸品轩” 旁的空地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连周围的屋顶上都站满了人。石碑被一块大红绸布盖着,旁边摆着百姓们送来的糕点、布匹和鲜花,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的清香 —— 这是百姓们特意焚烧的,说是能 “驱邪纳福,保佑李公子平安”。

辰时三刻,林伯走上前,双手握住红绸布的一角,高声说道:“今日,俺们为李公子立‘惠民碑’,感谢他在疫症中救了俺们的命,也感谢他为百姓做的每一件实事!现在,俺宣布,‘惠民碑’落成!”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林伯和几位年长的百姓一起,用力扯下红绸布 —— 阳光洒在青石碑上,“惠民碑” 三个苍劲的隶书大字格外醒目,下面的碑文清晰可见:“长安疫起,公创隔离之法,制口罩、熬药汤,活民三百余,民感其德,立碑以记。”

百姓们齐声欢呼,声音震耳欲聋。有人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在街巷中回荡;孩子们拿着鲜花,跑到石碑旁,将花放在石碑底座上;几位老妇人则双手合十,对着石碑轻声祈祷。

李逸和苏瑶站在石碑前,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动。苏瑶轻声对李逸说:“你看,百姓们多淳朴。你为他们做一件实事,他们就记你一辈子。”

李逸点点头,走上前,再次对着百姓躬身:“多谢大家!我李逸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往后会继续改良农具、推广防疫之法,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

就在这时,人群中挤进来一个背着画板的年轻人,他是长安有名的民间画师,听闻这里在举行立碑仪式,特意赶来记录。他迅速铺开画纸,拿起画笔,将百姓簇拥石碑、李逸躬身致谢的场景,一笔一笔地画了下来 —— 他要把这充满民心的一幕,永远定格在画纸上。

仪式结束后,百姓们还不愿散去,纷纷围着李逸,诉说着自家的近况:“李公子,俺家今年打算种您说的棉花,您说能行吗?”“李公子,俺儿子想进逸品学院学工匠,您看他行吗?” 李逸耐心地一一回答,直到日头偏西,才在百姓们的送别声中离开。

几日后,那位民间画师将画好的《惠民碑落成图》送到了 “逸品轩”。李逸看着画中热闹的场景 —— 青石碑立在中央,百姓们或欢呼、或献花、或祈祷,自己和苏瑶站在碑前,脸上满是真诚的笑容,心中满是感慨。他让人将画装裱起来,打算挂在书房里,时刻提醒自己 “民心不可负”。

后来,这幅画被魏徵偶然看到,他觉得这幅画生动地展现了 “官民同心” 的景象,便将画呈给了李治。李治坐在御书房里,仔细看着画中的每一个细节 —— 青石碑上的 “惠民” 二字、百姓们脸上的笑容、李逸躬身的模样,眼中满是欣慰。

他指着画,对魏徵说:“魏卿你看,这才是朕想看到的景象。官员为百姓做事,百姓记挂官员的好,民心所向,莫过于此。李逸这孩子,从赌债缠身的纨绔,到如今能让百姓自发立碑,这份转变,这份实绩,没让朕失望啊!”

魏徵躬身说道:“陛下英明。李逸之所以能得民心,是因为他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上,做的每一件事都贴合百姓需求。这‘惠民碑’,不仅是百姓对李逸的认可,更是对陛下‘以民为本’治国理念的肯定。”

李治笑着点头,将画挂在御书房的墙上:“这幅画就挂在这儿,让朕每日都能看到,也让朝中的官员们都来看看 —— 民心不是靠权力得来的,是靠实事换来的。”

此时的东市,“惠民碑” 旁依旧热闹。常有百姓驻足观看碑文,有人轻声念着上面的字,有人给孩子讲解李逸抗疫的故事。林伯每天都会来石碑旁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人损坏石碑,遇到不懂碑文的路人,还会主动讲解:“这是俺们百姓为李公子立的碑,他可是个好官啊……”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 “惠民碑” 上,将石碑染成了温暖的金色。石碑上的 “惠民” 二字,在余晖中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民心与实绩的故事,也预示着李逸未来的路,将始终与百姓的期盼紧密相连。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造化一炁神诀原神:一株草也可斩落星辰天之湮永恒界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原神:最可爱的魔神!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童年回忆:从恐龙宝贝继续开始开棺大吉股市风云之逆袭传奇盗墓:开局大慈大悲手魔法这么练也是可以的吧帅小白封神路火影之星噬黄亦玫每日一问,宝宝今天亲亲吗快穿:疯批宿主在线作妖熊出没:异界幻想亮剑:满级悟性,手搓M1加兰德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逆天仙途:废柴的崛起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雁行录俏寡妇搞钱上瘾,小狼狗他求贴贴四合院:和贾东旭一起进厂重生九零小辣椒职业大神竟然是邻家哥哥穿越七零年代:冬至春又来七零:暴躁小妹靠打人救爹暴富啦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修无敌仙路我的大小美女老婆逃婚当天,我傍上了大佬人在奥特:开局这个世界开始娘化德哈:重温旧梦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鬼律师卿本佳人,奈何要做母老虎救命!病弱小可爱他超乖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天道闺女之九门小师妹爱人祭天,大小姐杀疯了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穿书女配太嚣张,绿茶白莲心慌慌亲爱的请抓牢天道九叶本姑娘体重二百八花见花开人人夸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相亲结婚后,禁欲总裁他超爱惊喜觉醒空间我要去霍霍鬼子高武:多子多福,截胡绝品天骄!守护之劫全府偷听我心声觉醒,我躺赢海贼之铠铠果实,开局纯金到手棺生诡道尸忆破案局重生复仇:病娇男主的掌心娇予你十年盛夏铠甲勇士设计解构幻想纪元:开局惨遭病娇女主锁喉我在大宋当军阀失足皇女?也要手拿Ak?光遇:以光为引说好的赛博废柴反手掏出诛仙阵!白切黑掉马后他囚禁了金主带球跑路后被御姐总裁追到了纨绔博士的王朝争霸路盗墓:开局被黑瞎子一见钟情末日暴君:开局救下漂亮校花综影视之倾城美人我以格物证修仙四合院:傻柱爷爷别老打孙子了锦绣农门:养个反派成忠犬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消费返现百倍,神豪大小姐杀疯了带着空间在位面走私仙逆成神厨神空间:逆袭爽爆玄灵界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快穿猎杀手册杀手之王者复仇星穹铁道:彦卿仗剑走天涯无尽的拉格朗日之文明演化我的婆娘是狐妖星辰大帝在都市跑男:全能巨星,迷倒北鼻诗诗水浒说岳英雄传谁还在用现金啊!梦动三国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铁人李建国都市修仙系统升级重生1951,我是傻柱?霍格沃茨开局被邓布利多盯上了病弱太子的全宫团宠日常混沌帝尊之李清玄非正常人类同居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