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刘彻还对“南天门计划”的真假耿耿于怀,对着天幕大骂黎哲手滑太快时,新的视频已经无情地开始播放了。
【这一次,画面出现了一本后世小童的《语文》课本,上面印着一幅他们颇为熟悉的、忧国忧民的诗人画像。】
【视频开场直接抛出知识点:“大家还记得课本上这幅经典的杜甫画像吗?其实,画里的人根本不是杜甫,而是画家蒋兆和本人!”】
【课本上的杜甫画像被放大,旁边并排放上了画家蒋兆和的照片,眉眼间的相似度极高。】
杜甫本人闻听此言直接愣住:
“???某........某之长相,何时变成了这般模样?这.......这对吗?”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瘦削的脸颊。
李白也是一脸问号:“子美兄的画像,后世竟是按画师自己的模样画的?” 他对这种操作感到十分新奇。
视频继续爆料:
【“当年蒋兆和先生受邀绘制杜甫像,但他翻遍了古籍,也找不到关于杜甫外貌的确切描述。无奈之下,他只好——照着镜子,把自己画了上去。”】
各朝代的艺术家和文人们先是觉得画工不错,但听到这个解释后,心态就变了:
“这算不算......夹带私货?”
“后世之人便是如此考据先贤容貌的?”
“还能这样?!”
“找不到就可以自己上了??”
然而,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这还不算完!你们课本上的李时珍画像,是他照着自己的岳父画的!”】
【李时珍的课本画像出现,旁边是蒋兆和岳父的照片。】
正在撰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抬头看天,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看着天幕上那个与自己毫无相似之处的“李时珍”,手中的笔差点掉下来。
【视频的“打击面”继续扩大:】
【“还有数学家祖冲之的画像,是他根据好友、着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样子创作的!”】
祖冲之的画像与竺可桢的照片并列。
冲之先是愕然,随即又有点莫名的欣慰:“后世竟皆知吾名?虽容貌有误......然,似乎亦不算坏事?” 他重点有点跑偏了。
视频最后来了一句神总结:
【“搞了半天,咱们小时候膜拜的那些历史名人标准像,约等于蒋兆和先生和他的亲朋好友大型cosplay现场!”】
各朝代的人已经被这一连串的操作弄得不知该作何表情了。
愤怒吗?好像也不至于,毕竟后世也是无奈之举。
好笑吗?确实有点,尤其是想到后世万千学子对着“蒋兆和全家桶”肃然起敬的样子。
一种极其微妙的荒诞感,弥漫在历史长河中。
刘邦指着天幕哭笑不得:“这后世的画师.......真是个妙人!倒也省事!”
嬴政揉着额头,开始担忧自己在后世的画像会不会也被哪个画师“自由发挥”了。
而黎哲,看着这个视频,笑得直拍大腿:“哈哈哈!原来我们背了那么多年的杜甫、李时珍都不是本人的啊,蒋兆和您老可真是个人才!”
视频那句“蒋兆和和他的亲朋好友大型cosplay”的总结余音未落,黎哲已经手快地点开了评论区。
热评第一条就道出了无数后世学子的心声,点赞数极高:
【“你是说……我们考试前拜了又拜、磕了又磕的杜甫像、李时珍像……其实全都是您老人家的亲朋好友???”】
各朝代的古人看到这条评论,先是一愣,随即也忍不住腹诽:
“这画师.........真没夹带私货?吾不信也!”
“后世学子竟有此等习俗?临考拜先贤?倒是有趣。”
“拜了半天,拜的却是画师本尊及其家眷......这岂非南辕北辙?”
黎哲看着这条热评,感同身受地回复了一条:
【“黎哲:难怪以前拜了总感觉不灵验......(狗头)”】
这下,各朝代人彻底明白了后世学生那种“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想着那些孩子对着“错误答案”虔诚祈祷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然而,接下来的第二条热评,直接将“战火”引向了另一位重量级人物:
【“最让我搞不懂的就是霍去病了!人家明明少年将军,英年早逝,活到老了吗?蒋大师您就给人家画成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
配图是课本上那幅老成持重、丝毫看不出少年锐气的霍去病画像。
大汉时空。
正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霍去病本人,看到这条评论和那幅画像,直接愣住了:
“???未曾活到老......呃,难道我中年便.........”
未央宫中,刘彻也懵了,霍去病没能善终?
这条热评下方的回复更是“杀人诛心”,模仿蒋兆和口吻:
【“(摊手)没办法,男女老少,甭管是谁,到了我手上,最后都会变成老头。”】
“噗——”
看到这条回复,黎哲终于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总结也太精辟了!
简直就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那种时代局限下的程式化画风。
各朝代的观众在最初的错愕之后,也爆发出一阵哄笑。
那位封狼居胥、勇冠三军的少年英雄,被画成白发老翁,这反差实在太大!
卫青看着天幕上外甥那“老态龙钟”的画像,又看看身旁英气逼人的霍去病,这后世的画像过于离谱。
一场关于课本画像的揭秘,在跨时空的欢笑、吐槽和一点点“幻灭”中,落下了帷幕。
而黎哲,也带着轻松的心情,继续了他的网上冲浪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