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窗,在林薇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刚刚结束一场关于“钉刺”平台新功能上线的视频会议,指尖还停留在微热的咖啡杯沿。就在这个平静的午后,那封来自“长风资本”陆先生的邮件,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了一圈圈涟漪。
与其他急功近利的资本截然不同,陆先生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耐心和诚意。他没有像许多投资人那样,在初次会面后就穷追猛打地催促,也没有用咄咄逼人的语气追问盈利时间表。相反,他仿佛一位耐心的园丁,以恰到好处的频率与林薇保持着联系。
每隔两周,林薇的邮箱里总会准时出现陆先生的邮件。有时是分享某个行业峰会的观察笔记,有时是对最新政策的独到解读,偶尔还会附上几篇关于企业长期战略的深度文章。这些内容从不涉及商业机密,却总能给林薇带来新的思考角度。
更难得的是,陆先生似乎深谙“润物细无声”的相处之道。在一次通话中,他无意间提到某地政府正在规划智慧园区建设的消息,并主动表示可以引荐相关人士。另一次,在林薇为某个技术难题困扰时,他恰到好处地分享了一个海外类似案例的解决方案。
“林总,这只是同行间的正常交流。”每当林薇表达感谢时,陆先生总是这样轻描淡写地回应,“优秀的创业者值得被善待。”
这种持续而克制的互动,渐渐在林薇心中积累起对这位投资人的好感。就连一向谨慎的秦悦也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这位陆先生,至少看起来比其他投资人更懂得尊重创业者。”
几次深入的交流后,陆先生终于正式提出了“长风资本”的投资方案。
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在“钉刺”公司的会议室里,陆先生亲自带着团队前来洽谈。他身着深灰色西装,举止优雅从容,将一份精心准备的投资方案书轻轻推到林薇面前。
“这是我们为‘钉刺’量身定制的方案。”陆先生的声音温和而有力,“我们完全尊重林总提出的三条原则:无对赌协议、创始人绝对控股、全力支持公司独立发展。”
林薇翻开方案书,映入眼帘的估值数字让她微微动容。这不仅仅是一个合理的报价,更体现了对方对“钉刺”价值的准确理解。但真正打动她的,是随后陆先生阐述的战略价值。
“我们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层面有着深厚的资源积累。”陆先生的手指轻轻点在方案书的战略协同页面上,“可以协助‘钉刺’承接更多大型国企、园区的数字化升级项目。这块市场虽然壁垒较高,但一旦进入,将会带来极其稳定的收入来源。”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钉刺”核心团队,继续说道:“同时,我们在东南亚、欧洲设有分支机构,可以为‘钉刺’的出海业务提供全方位的本地化支持。包括政策咨询、合作伙伴引荐,甚至在必要时提供资金担保。”
会议室里静默无声,只能听到窗外细雨敲打玻璃的细微声响。乔娜的眼中已经闪现兴奋的光芒,就连一向沉稳的秦悦也不自觉地微微点头。
“最重要的是,”陆先生的声音忽然变得格外郑重,“我们不强求快速上市,我们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健康度。我们希望陪伴像‘钉刺’这样的优质企业,一起成长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公司。”
这番话,几乎说到了林薇的心坎里。这正是她夜不能寐时反复思考的问题——如何突破现有的市场格局,如何让“钉刺”迈向下一个发展阶段。陆先生描绘的蓝图,仿佛就是为她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会议结束后,团队立即召开了内部讨论。
“从商业条款来看,几乎挑不出毛病。”秦悦仔细审阅着方案书的每一个条款,“估值合理,条款干净,战略协同效应明显。如果承诺的资源能够兑现,这确实是个理想的选择。”
乔娜难掩兴奋之情:“薇姐,这家资本看起来是真正做事的!如果他们承诺的政府资源和出海支持都能落实,那我们接下来的发展就不用愁了!”
林薇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被雨水洗刷得格外翠绿的梧桐树叶。她的内心确实被说动了,但王老那句“某些资本背景复杂”的警告,始终在她心头萦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薇表面上与陆先生保持着积极沟通,暗地里却启动了一场极其隐秘和深入的背景调查。
这场调查分两条线进行:秦悦通过其在金融圈积累多年的人脉,从官方渠道了解“长风资本”的投资记录、基金规模和业界口碑;乔娜则动用了她精心构建的“情报网”,从非公开渠道挖掘更深层的信息。
初步反馈回来的信息都十分正面:长风资本成立十二年,管理着超过百亿规模的资金,投资风格以稳健着称。被投企业的创始人对他们评价普遍不错,认为他们确实是“长期主义者”。陆先生本人的履历也很光鲜,常春藤名校毕业,在创立长风前曾在知名投行工作,业内口碑良好。
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
就在林薇几乎要打消疑虑,准备推进与长风的合作时,乔娜在一个深夜突然敲响了她的办公室门。
“薇姐,有重大发现。”乔娜的脸色异常凝重,她将一份加密文件放在林薇面前,“我从一个极其隐秘的渠道,挖到了长风资本一支早期基金的Lp名单。”
林薇迅速浏览着文件,当她的目光落在其中一个名字上时,心脏猛然一紧。这个名字通过层层股权穿透,最终指向了一个设立在开曼群岛的家族信托。而进一步调查显示,这个家族信托的受益人之一,竟然是徐天一位早已移居海外、极少露面的堂叔!
“这个徐家堂叔,曾在寰宇集团早期发展中提供过关键资金支持,与徐天关系密切。”乔娜的声音压得很低,“虽然在徐天掌权后他就淡出了,但这个关联确实存在。”
林薇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这笔资金在长风资本庞大的资金盘中占比很小,可能真的只是一笔普通的财务投资。但这个发现,无疑在原本完美的画卷上撕开了一道令人不安的裂缝。
难道徐天的阴影,正以另一种方式重新笼罩她的生活?长风资本接近她,究竟是看好“钉刺”的未来,还是另有所图?陆先生知道这笔资金的存在吗?他是被利用而不自知,还是本身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无数个疑问在她脑海中盘旋,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第二天,林薇果断叫停了与长风的进一步谈判。在给陆先生的电话中,她以“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内部讨论”为由,暂时搁置了合作进程。
令人意外的是,陆先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投资是大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他的声音依然温和,“我们会耐心等待林总的决定。”
这种过分的通情达理,反而让林薇更加不安。她立刻联系了王老,将这个发现和盘托出。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最后传来王老一声沉重的叹息:“我就知道……这家机构的背景不简单。徐家虽然倒了,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徐天倒台后空出来的市场空间和利益,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钉刺’现在就是一块肥肉,谁都想来咬一口,或者……借着咬你,去达到别的目的。”
“您认为,长风资本是徐天旧部的白手套?”林薇追问。
“不一定。”王老的分析依然老辣,“也可能是别的势力,想利用徐家的残余资源来做局。但无论如何,与长风合作的风险极高。你很可能是在与虎谋皮。”
挂断电话后,林薇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夕阳的余晖将城市的天际线染成金黄,可她的内心却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明明看起来是最优的选择,背后却可能藏着最深的陷阱。商业世界的复杂和凶险,总是超乎她的想象。
难道真的要因为这份疑虑,就拒绝所有资本,独自艰难前行吗?这个念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就在她陷入沉思之际,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起。前台小姐的声音显得有些紧张:“林总,楼下有一位姓徐的女士,没有预约,但坚持要见您。她说……她说她叫徐黎,是徐天的妹妹。”
徐天的妹妹?林薇的瞳孔骤然收缩,手中的钢笔“啪”的一声掉在桌面上。徐家的人,竟然在这个敏感的时刻,直接找上门来了?
这是挑衅?是求和?还是与长风资本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窗外,暮色渐浓,乌云正在天际线处聚集。山雨欲来风满楼,林薇感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