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血泪,父女隔空谋
林潇潇几乎是抢过那封沾满泥污的信函,手指因激动和担忧而微微颤抖。她迅速拆开火漆,展开信纸,父亲那熟悉的、此刻却显得有些潦草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很长,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与急迫。
林如海在信中详细描述了江南局势的糜烂。白莲教并非突然起事,而是经过长期渗透布局,利用漕运、盐务积弊,勾结地方胥吏、甚至部分低阶武将,早已织成一张大网。钦差遇刺,正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旨在激怒朝廷,促使派兵,从而为他们制造更大的混乱提供借口。
他提到,自己暗中查访,已掌握部分白莲教在江南核心人物的名单及据点,但对方显然也有所察觉,他已遭遇数次不明身份的刺客袭击,幸得身边死士护卫,才侥幸脱身。他判断,白莲教在江南的首要目标,并非占领城池,而是摧毁漕运枢纽和江南粮仓,从根本上断绝朝廷命脉,引发全国性的大饥荒和动荡!
信的末尾,林如海的笔迹愈发仓促:“……女见字如面,江南事已不可为,为父恐难全身而退。然,白莲妖人,所图甚大,绝非仅在江南。京师恐有其内应,位高权重者亦未必干净!汝在宫中,位份尊荣,然亦是众矢之的,万望谨慎,保全自身与皇子。若事有不谐,可……可借太后之力,或……早做打算……勿以为父为念……”
这几乎是一封遗书!父亲已抱定死志!他在提醒她,白莲教的势力可能早已渗透到朝廷高层,甚至……宫中!他在为她安排后路!
林潇潇看完信,眼前一黑,几乎晕厥过去,幸而被甄嬛和安陵容及时扶住。
“姐姐!”
“娘娘!”
林潇潇强行稳住心神,将信紧紧攥在手中,指甲几乎掐进肉里。不能慌!父亲还在江南苦苦支撑,皇帝病重,京城危机,她绝不能在此刻倒下!
父亲提供的名单和据点信息,至关重要!必须立刻交给怡亲王,用于清剿京畿和指导江南平叛!
但父亲信中提及的“京师内应”、“位高权重者未必干净”,如同阴云笼罩在她心头。会是谁?粘杆处?军机处?还是……宗室亲王?她谁都不敢轻易相信。
她迅速抄录下父亲信中提到的重要信息(隐去了关于内应和安排后事的部分),然后对甄嬛和安陵容道:“嬛儿,陵容,本宫需要你们做一件事。”
“姐姐请吩咐。”
“你们立刻设法,通过绝对可靠的渠道,将这份抄录的信息,直接送到怡亲王手中!切记,要绕过所有可能经手的官员,直接交到王爷本人手里!”林潇潇目光决然。此刻,她只能选择相信这位一直忠于皇帝的怡亲王。
“臣妾明白!”甄嬛和安陵容也知道事态严重,郑重接过纸条,立刻离去安排。
送走她们,林潇潇独自一人,看着父亲那封原信,泪水终于无声滑落。父亲……那个从小教导她诗书礼仪、为她遮风挡雨的父亲,如今却身处绝境,而她,无能为力。
巨大的悲痛与无力感几乎将她吞噬。但她知道,自己连悲伤的时间都没有。
她擦干眼泪,将父亲的原信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这件事,绝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现在,她必须去做另一件更重要的事——稳定皇帝病情,或者说,确保皇权能够平稳过渡。雍正病危,若一旦……国不可一日无君!三阿哥年幼,必然需要辅政大臣。谁能保证,那些辅政大臣中,没有白莲教的内应?或者,没有怀揣异心的权臣?
她必须去见太后!皇帝的生母,宫中地位最尊崇的女人!在这种时刻,太后的态度和支持,至关重要!
然而,当她来到太后宫中时,却被告知,太后因忧心皇帝病情和京畿叛乱,旧疾复发,已卧床不起,无法见人。
是真的旧疾复发,还是……有人不想让她见到太后?
林潇潇站在太后宫门外,看着那紧闭的宫门,心中一片冰凉。她仿佛看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缓缓收紧,要将她,将病重的皇帝,将这大清的江山,一同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