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运河,京畿现疑云
钦差大臣遇刺身亡!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瞬间传遍朝野,引起轩然大波!一位朝廷正二品大员,奉旨出巡,竟在返京途中的运河上被刺,这无异于对朝廷、对皇权的公然挑衅!
养心殿内,刚刚病情稍有起色的雍正闻此噩耗,气得浑身发抖,猛地将药碗摔得粉碎,连声咳嗽,几乎再次呕出血来。
“反了!反了!!”他嘶声怒吼,眼中是滔天的杀意,“查!给朕彻查!无论是谁,背后是何人指使,朕要将他碎尸万段!”
朝堂之上,群情激愤。先前主张安抚的官员此刻也哑口无言,事实胜于雄辩,漕运乱象绝非简单的劳资纠纷!林如海等人更是痛心疾首,直言此乃白莲教逆党蓄谋已久的叛乱信号,请求朝廷立刻派兵镇压,清剿乱党。
然而,派谁去?如何剿?成了新的难题。江南局势不明,白莲教隐藏极深,贸然派大军前往,恐激起更大民变,且粮草后勤亦是问题。
最终,雍正强撑病体,下旨:擢升一位素以干练着称的满洲镶黄旗都统为钦差,持王命旗牌,率三千精锐绿营兵,火速前往江南,接管漕运,弹压乱局,并彻查钦差遇刺一案!同时,命各地督抚严密监视地方,严防白莲教趁机作乱。
京畿之地,也因此事而气氛紧张。九门提督下令加强京城戒备,盘查往来行人,粘杆处更是倾巢而出,在京城内外明察暗访,搜寻白莲教活动的蛛丝马迹。
翊坤宫内,林潇潇忧心如焚。钦差遇刺,表明白莲教已然狗急跳墙,行事愈发嚣张狠辣。父亲林如海仍在江南,身处险境,她如何能安心?
她再次修书,措辞极其严厉,要求父亲无论如何,必须立刻寻机返回京城,江南之事,已非他一人之力可以扭转。
然而,信使派出不过两日,一个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震动了整个粘杆处和宫廷——在清理修缮翊坤宫偏殿废墟时,工匠们在烧焦的梁柱深处,发现了一个被烧得变形、却依稀可辨的玄铁令牌!令牌上,刻着一朵盛开的莲花,莲花中心,是一个诡异的火焰图腾!
白莲教令牌!竟然藏在她的翊坤宫废墟之中!
消息传来,林潇潇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头顶灌到脚底!这绝非巧合!果郡王、或者是那个已然自尽的青岚,他们竟早已将白莲教的东西埋在了她的宫里!若当初这把火没有烧起来,或者这令牌在搜查果郡王府时被提前发现……那“勾结白莲教”的罪名,恐怕就要死死扣在她的头上,百口莫辩!
好毒的计策!一石二鸟,既要毁物证(她可能掌握的文书),也要杀人,更要嫁祸!
她立刻带着这枚令牌,前往养心殿面圣。
雍正看着那枚触手冰凉、带着焦糊味的玄铁莲花令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自然认得这是白莲教核心教徒的信物。
“皇上明鉴!”林潇潇跪在地上,声音带着后怕与决绝,“此物藏在臣妾宫中废墟,绝非臣妾所有!定是那果郡王或乌拉那拉氏余孽,早已设下此局,意图构陷臣妾!其心可诛!请皇上为臣妾做主!”
雍正凝视着她,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她的内心,看清她所言是真是假。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朕……信你。”
短短三个字,却让林潇潇悬着的心,稍稍落下了一些。但他接下来的话,却又让她的心提了起来。
“只是……潇潇,”雍正目光深邃,“这白莲教的影子,为何总是与你……有所牵连?先是青岚遗言,如今又是这宫中令牌……朕,不得不多想。”
他还是疑心了!即便相信她未曾勾结,但也认为她似乎成了某种“焦点”,被白莲教刻意针对或利用。这种“焦点”位置,本身就带着巨大的风险和帝王的猜忌。
“臣妾……”林潇潇百口莫辩,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委屈与无力感。
就在这时,苏培盛连滚爬爬地冲进殿内,声音惊恐万分:
“皇上!娘娘!不好了!京西……京西皇觉寺附近,出现大批白莲教逆党,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聚众作乱,已……已攻占了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