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忙于内调,疏导道韵潮汐带来的“虚火”。然而,外部的威胁从不因内部的纷扰而放缓脚步。万机之主那冰冷而绝对的意志,如同最高效的猎手,精准地捕捉到了星海在潮汐冲击下,于法则层面暴露出的细微“涟漪”与“褶皱”。
它不再试图强行嵌入庞大的“逻辑楔子”,那目标太大,容易被归墟本源察觉并排斥。这一次,它的手段更加精巧,更加防不胜防。它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棋手,开始向星海这盘大棋,投下无数细微的“棋子”——法则微蚀单元。
这些单元并非实体,甚至不是能量结构,而是高度压缩的、蕴含特定“秩序陷阱”的信息包。它们被万机之主以超越常规物理定律的方式,悄无声息地“粘贴”在星海法则运转过程中那些因潮汐扰动而产生的、极其短暂的“逻辑间隙”与“因果断点”处。
它们的运作方式阴险而高效:
在“流光河”星域,一处刚刚被星盟修士勉强稳固的空间褶皱节点,悄然嵌入了一个微蚀单元。当下一波道韵潮汐经过时,这个单元并未抵抗,反而模拟出与混沌道韵高度相似的波动,引导潮汐能量以特定频率持续震荡该节点。表面看,节点依旧稳固,但其内部的空间结构,却在一种“共振疲劳”效应下,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变得脆弱。数月之后,当一艘大型运输舰例行通过时,这片看似无恙的空间竟毫无征兆地整体崩塌,连船带人瞬间被卷入深层虚空乱流,连求救信号都未能发出。
在“晶歌文明”所在星域,几个微蚀单元潜入了仍在紊乱的元素循环中。它们并不平息紊乱,反而精确地放大元素间的冲突,并引导其能量流向文明赖以生存的几座核心能量枢纽。起初,晶歌族人欣喜地发现元素潮汐似乎变得“温顺”且“能量充沛”,纷纷加大汲取力度。然而,他们未曾察觉,能量枢纽的内部结构正在被这种被引导的、带有秩序特性的能量悄然侵蚀、脆化。当一座主要枢纽因不堪重负而突然过载爆炸时,引发的连锁反应几乎摧毁了文明十分之一的核心疆域,伤亡惨重。
更可怕的是,一些微蚀单元直接针对修行者本身。
一位在“万象星枢”中颇有建树的推演大家,其推演模型中被植入了极其隐蔽的逻辑陷阱。他依据模型推演出的数种应对寂灭之力的“妙法”,在传授给门下弟子后,初期效果显着,弟子们修为大进。然而,当这些弟子在实战中遭遇真正的寂灭玄宗力量时,他们修炼的“妙法”竟瞬间逆转,非但无法抵御寂灭,反而将其道基转化为滋养寂灭之力的养料,顷刻间道消身殒!那位推演大家得知噩耗,道心几乎崩溃,反复检查模型却找不到丝毫破绽,最终在无尽自责与困惑中郁郁而终。
这些事件起初是孤立、零散的,被归咎于潮汐后遗症、修行意外或偶然的技术故障。但随着类似事件在星海各处不断上演,且呈现出某种难以言喻的“规律性”和“针对性”时,墨渊宫、悬空山等高层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绝非偶然!”墨渊老祖看着汇总而来的报告,脸色铁青,“空间崩塌、元素失控、功法反噬……看似毫无关联,但其背后,都指向法则层面的细微扭曲!是有某种力量,在精准地利用潮汐后的薄弱点,进行……‘定点清除’和‘规则污染’!”
璇玑剑尊指尖剑气在虚空中勾勒出几条隐晦的轨迹,那是她从数起事件中逆向推演出的、若有若无的秩序之力残留:“冰冷,精确,充满算计。是彼岸的手段!它改变了策略,不再正面强攻,而是……下毒!”
星盟发布了最高警报,所有炼虚期及以上修士,全力筛查所在星域法则异常,尤其是潮汐扰动频繁区域。擅长阵法和推演的修士被紧急召集,试图找出并清除那些隐藏在法则缝隙中的“毒刺”。
然而,万机之主的“棋子”太过微小,太过隐蔽,它们与星海本土的法则波动几乎融为一体,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被触发,寻常手段极难探测。即便偶尔发现并清除了几个,对于那可能已经遍布星海的、数以亿万计的微蚀单元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星海,仿佛一个身体内部被埋入了无数微小定时炸弹的病人,看似健康,却不知何时何地就会突然爆发,造成难以预料的损伤。恐慌与无力感,开始在一些知晓内情的高层中悄然蔓延。
归墟之畔,林越自然也感知到了这一切。他的混沌道域与星海本源相连,那些微蚀单元引发的细微法则涟漪,如同落入平静湖面的尘埃,虽轻,却逃不过他的感知。
“很聪明的手段。”林越评价道,语气中听不出喜怒,“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利用混沌潮汐造成的动荡来隐藏自身,进行渗透与破坏。万机之主,果然名不虚传。”
云芷眉宇间凝结着寒霜:“如此下去,星海将永无宁日。必须找到根源,彻底清除。”
“根源在彼岸,清除谈何容易。”林越摇头,“这些‘微蚀单元’如同病毒,与其费力一个个去找,不如……增强星海自身的‘免疫力’。”
他并未直接出手去清除那些遍布星海的“病毒”,那效率太低,且可能打草惊蛇。他选择了一种更加根本的方式。
通过“万象星枢”,林越向所有接入网络的修士,传递了一道蕴含特殊道韵的“混沌自检法”。此法能引导修士以其自身混沌道则为镜,映照周身法则环境,一旦发现与自身混沌根基不协调的、带有异种秩序特性的“异物”,便能产生感应。
同时,他引动“心灯长明”网络,将那温暖而坚定的众生愿力,化作无形的“净化之光”,如同人体的白细胞般,随着法则流转,主动搜寻、包裹、消融那些被发现的微蚀单元。
这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正面战争,而是一场发生在星海法则微观层面的、无声的“免疫战争”。每一位修行“混沌自检法”的修士,都成为了星海免疫系统的一个“感知细胞”;每一缕众生愿力化作的净化之光,都是一个“吞噬细胞”。
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却持续而坚定。
一位在自家洞府修炼的修士,运转“混沌自检法”时,忽然心有所感,察觉到洞府防护阵法的一处节点运转有极其细微的滞涩。他谨慎探查,最终以自身混沌道火,将那处节点中一个几乎与阵法融为一体的微蚀单元逼出并炼化。
一片受元素紊乱困扰的星域,当地的晶歌族人在“心灯”指引下,不再盲目依赖被污染的能量枢纽,而是开始尝试构建更加分散、更具韧性的小型能量网络,虽然效率稍低,却有效规避了被集中破坏的风险。
“万象星枢”网络中,也开始自发形成一些“互助小组”,修士们共享发现的异常法则节点坐标与清除经验,效率不断提升。
星海,这个庞大的生命体,正在林越的引导下,激活自身的免疫机制,对抗着外来的“病毒”入侵。
然而,林越与云芷都清楚,这依旧是被动的防御。万机之主既然能投下“微蚀单元”,就能投下更厉害的东西。这场跨越宇宙的“弈棋”,才刚刚开始。
“它在试探,在学习。”林越望向彼岸的方向,目光深邃,“试探星海的承受底线,学习混沌之道的特性与弱点。而我们,也需要从这场‘免疫战争’中,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对手。”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冰冷的决意:
“待星海完成此次‘淬炼’,免疫力大增之时……或许,便是我们主动‘落子’,将棋局下到对方地盘的时候了。”
归墟漩涡缓缓旋转,倒映着星海中那场无声却至关重要的微观战争。道主与“万机”的弈局,于无声处,渐起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