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皇帝把玩着手中的玉玺,脸上却是一脸阴鸷。太监总管李德全躬身站在一旁,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陛下,时辰到了。\"李德全小心翼翼地提醒。
皇帝抬了抬眼,将玉玺放回锦盒中:\"镇国公世子到了?\"
\"回陛下,慕容世子已在殿外候着。\"
\"让他进来吧。\"皇帝整了整衣冠,脸上瞬间挂上了和煦的笑容,仿佛刚才那个眼神阴鸷的帝王只是错觉。
慕容显大步走入,一袭月白色锦袍衬得他风度翩翩。他行礼的动作标准得像是用尺子量过,连衣袍下摆扬起的弧度都恰到好处。
\"臣慕容显,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皇帝亲自上前虚扶一把,\"这次接待使团,爱卿功不可没啊。\"
慕容显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他心知肚明自己除了安排几场酒宴外几乎毫无建树,但皇帝的夸奖还是让他心头一热。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皇帝满意地点头,拍了拍慕容显的肩膀:\"今晚庆功宴,朕自有安排。爱卿只需记住,无论朕说什么,你只需谢恩便是。\"
慕容显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恭敬应下:\"臣遵旨。\"
待慕容显退下,皇帝脸上的笑容渐渐冷却。他转向李德全:\"长公主那边如何?\"
\"回陛下,探子汇报说长公主殿下似乎对萧烬颇为赏识,常召她入寝殿说话并且一直伴随左右。\"
皇帝冷哼一声:\"哼,一个叛变的暗卫,\"他眯起眼睛,\"朕记得当时就下令处死她,怎么还活着?\"
李德全额头渗出细汗:\"这...老奴这就去查。\"
\"不必了。\"皇帝摆摆手,\"今晚之后,朕要她活不过三日。\"
……
华灯初上,太极殿内丝竹声声。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觥筹交错间尽是阿谀奉承之词。林昭端坐在女眷首位,一袭绛紫色宫装衬得她雍容华贵。萧烬作为贴身护卫站在她身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全场。
\"陛下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殿内瞬间安静下来。皇帝身着明黄龙袍缓步而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威严与亲和。
\"众爱卿平身。\"皇帝在龙椅上落座,目光扫过下方众人,\"众爱卿可知今日为何设宴?\"皇帝开场就抛了个明知故问的问题,活像现代领导开会非要人接茬。
礼部尚书立刻跳出来捧哏:\"自然是庆贺使团之事圆满解决!陛下圣明!\"
\"爱卿说得不错。\"皇帝满意地捋须,目光扫过林昭平静的面容,\"此事多亏皇姐与慕容爱卿通力合作。\"他故意在\"通力合作\"四个字上咬了重音。
萧烬差点翻白眼。通力合作?慕容显那草包除了会安排歌舞宴饮,最大的贡献就是没让使团在御花园迷路。真正解决问题的明明是她家殿下和...呃,她自己。
\"慕容爱卿接洽有功,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加授光禄大夫。\"皇帝说完转向林昭,笑容立刻淡了几分,\"皇姐...也辛苦了,赐南海珍珠一斛,苏绣屏风一对。\"
这差别待遇明显得连殿角的青铜仙鹤都该看出来了。萧烬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她家殿下连日操劳,就值几颗珠子和一块绣布?她偷瞄林昭,发现自家殿下正优雅地转着酒杯,仿佛皇帝在讨论今天的糕点甜了还是咸了。
\"说起来...\"皇帝突然提高音量,殿内立刻安静得能听见香灰落下的声音,\"朕记得之前就说过,皇姐与慕容爱卿的婚事。\"
萧烬的指甲猛地扎进掌心。来了!这老狐狸要动真格了!
皇帝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如今使团之事圆满解决,正说明你二人配合默契?不如就趁此吉日...\"他故意拖长声调,活像个蹩脚的媒婆。
\"陛下圣明!\"工部尚书突然蹦出来,激动得像中了头彩,\"六月荷花盛开时最宜婚嫁!臣记得先帝当年也是六月大婚!\"
萧烬瞪着这个马屁精,心想您老话真多啊,下次不要说了。
林昭缓缓起身,裙摆纹丝不动:\"皇弟如此记挂臣姊的终身大事...\",萧烬看见皇帝眼角抽了抽,\"只是夏季炎热...\"
\"皇姐多虑了。\"皇帝打断她,笑容假得能刮下来当粉刷墙,\"朕已命尚宫局备好冰鉴百具,保准婚仪清凉舒爽。\"说着突然拍案:\"那就定在六月十六!礼部即刻着手准备!\"
宴会后半程,萧烬注意到几个灰衣人正在殿角移动。暗卫营的人。她假装整理衣领,偷偷观察着。
好在那几个灰衣人没有什么动静了,酒过三巡,群臣纷纷向慕容显敬酒,赞他\"年少有为与长公主天作之合\",仿佛全然忘了真正出力的是谁。萧烬静立林昭身后,冷眼看着众人虚情假意的嘴脸,指间摩挲着剑柄。
宴会终于结束,林昭起身告退,萧烬紧随其后。走出殿门,夜风拂面,吹散了满殿虚伪的热闹。
\"殿下……\"萧烬低声道。
\"回去再说。\"林昭目视前方,声音极轻。
……
皇帝的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敲出沉闷的节奏,像极了一柄无形的铡刀在计数。
\"三日内。\"他突然停下动作,声音轻得像在讨论今日的茶点,\"朕要看到那个叛变暗卫的首级。\"
暗卫统领跪在殿心,额头贴着冰冷的金砖。他清楚地看到皇帝袖口沾染的朱砂。
\"属下斗胆,萧烬如今是长公主的贴身...\"
\"朕不管她贴的是谁的身!\"皇帝突然将茶盏砸在地上,碎瓷片在暗卫统领手边迸裂,\"一个本该处死的叛徒,也配在朕的眼皮底下活这么久?\"
殿角的铜漏滴下第三滴水珠,皇帝已经恢复了平静:\"用意外,别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