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三刻,朱雀大街上已经肃清了闲杂人等。萧烬按剑立于宫门前,看着禁军将鎏金仪仗沿御道两侧摆开——金瓜、钺斧、朝天镫在晨光中闪着冷冽的光芒,八百名玄甲卫士肃立如林。
\"萧大人,\"礼部员外郎擦着汗跑来,\"燕国使团已到承天门外,请速报长公主殿下。\"
萧烬快步走向宫门,只见林昭一袭正紫色朝服,头戴九翚四凤冠,正在检视仪仗。阳光穿过云层,照在她发冠的明珠上,折射出七彩光晕。
\"殿下,燕使到了。\"
林昭微微颔首,指尖拂过腰间玉带:\"按昨日议定的流程来。\"
承天门外,宇文弘率领三十六名燕国文士肃立等候。见宫门缓缓开启,他整了整衣冠,却故意站在原地不动——这是要给大周一个下马威。
\"燕国使臣宇文弘,奉王命入朝觐见——\"
洪亮的唱喝声从宫门内传来,十二名礼官手持节钺缓步而出。紧接着是三百六十名禁军,分列御道两侧,手中长戟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萧烬注意到宇文弘的眉头跳了跳。这套\"迎宾\"阵仗,是林昭特意安排的——既要彰显国威,又不失礼数。
\"燕使请随我来。\"礼部尚书亲自出迎,却故意不走正中御道,而是引着使团绕行侧路。
这是第二道下马威。萧烬跟在林昭身后,看着燕国人不得不穿过长长的千步廊。廊柱上雕刻着大周历代战功,其中不乏大败燕军的场景。宇文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却不得不保持微笑。
终于来到麟德殿前,九重汉白玉台阶高耸入云。殿前广场上,文武百官按品级列队,衣冠整肃,鸦雀无声。
\"宣燕国使臣觐见——\"
宇文弘深吸一口气,领着使团缓步上前。按照礼制,他需行三跪九叩大礼。但就在第一个跪拜时,他突然高声道:
\"外臣宇文弘,奉大燕国王之命,特来朝见大周皇帝陛下。我王虽居北地,然国富兵强,愿与陛下共襄盛世——\"
这话说得漂亮,却暗藏机锋。萧烬看到林昭的指尖在袖中微微一动。
\"燕使远来辛苦。\"皇帝高坐龙椅,语气平淡,\"赐座。\"
宇文弘却不急着入座,反而拍了拍手。十二名燕国力士抬着六口鎏金大箱进入殿中。
\"外臣特备薄礼,请陛下笑纳。\"
第一口箱子打开,顿时珠光宝气——十二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排列其中,在昏暗的大殿内自行发光。
\"此乃北海鲛人泪所化明珠,置于暗室可光照百步,价值连城。\"
第二口箱子中是六株三尺高的红珊瑚,通体赤红如血。
\"南海火珊瑚,百年方长一寸,此物已生长三百年有余。\"
第三口箱子最引人注目——打开后,里面竟是一头活生生的白象!
\"南诏进献的瑞象,能蹈火不伤,踏水不沉。\"
殿中群臣哗然。萧烬偷眼看向林昭,发现她依然神色自若,只是右手轻轻抚摸着左腕上的玉镯——这是事先约定的暗号。
\"燕王有心了。\"皇帝淡淡一笑,\"不过明珠朕库中已有百余,珊瑚更是寻常。至于这白象...\"他看向礼部尚书,\"朕记得去年南诏进贡过一对?\"
礼部尚书会意,立刻接话:\"回陛下,确有一对,如今养在御苑中,已产下一头小象。\"
宇文弘脸色微变,随即打开第四口箱子——里面是一卷竹简。
\"此乃《兵》原始竹简,与我燕国皇室珍藏数百年。\"
这下连皇帝都坐直了身子。要知道大周流传的《兵》都是后世抄本,若得原始竹简,价值不可估量。
林昭突然轻咳一声:\"宇文大人,可否让本宫一观?\"
宇文弘得意地将竹简奉上。林昭仔细查看后,突然笑了:\"宇文大人怕是被骗了。此简所用乃楚地湘妃竹,而作者乃齐人,如何会用楚竹着书?再者,这墨色也太新了些。\"
殿中顿时一片窃笑。宇文弘额头冒出细汗,急忙打开第五口箱子转移话题:
\"此乃西域'火浣布',遇火不焚,反能去污。\"
一块看似普通的白布被取出,侍者用火点燃,果然越烧越白净。
这次没等皇帝开口,工部尚书就笑道:\"此物我朝称之为'石棉布',陇西道年年进贡,宫中膳房多用它做炊布。\"
宇文弘脸色铁青,猛地打开最后一口箱子:\"此乃...\"
\"且慢。\"林昭突然起身,\"陛下,燕国远道而来,诚意可嘉。臣姊斗胆,请先展示我朝回礼。\"
皇帝会意,点头应允。林昭拍了拍手,二十四名宫女手捧锦盒缓步入殿。
第一个锦盒打开,是一套青瓷茶具。
\"越州秘色瓷,薄如纸,声如磬,光照见影。\"
第二个锦盒中是十二匹流光溢彩的丝绸。
\"蜀地缭绫,一匹价值千金,入水不湿。\"
第三个锦盒最小,里面只有一本书。
\"此乃《永乐大典》精选本,收录天下学问。\"
宇文弘的眼睛瞪得溜圆。《永乐大典》的名声他早有耳闻,据说收录了从天文地理到医卜星相的各类知识,是真正的国之重宝。
\"此外,\"林昭继续道,\"陛下还准备了黄金千两,茶叶百斤,瓷器十车,以酬燕王美意。\"
这一手反客为主,让燕国使团措手不及。他们本想炫耀国力,却被大周的回礼压了一头。
宇文弘强作镇定:\"大周果然物华天宝。不过外臣此来,还带了几位不成器的学生,想与贵国才子切磋诗文...\"
\"此事不急。\"林昭微笑打断,\"陛下已在麟德殿备下国宴,请宇文大人先入席。\"
宴席上,又是一轮无形的较量。大周用上了最精致的餐具——金樽玉箸,琉璃盏琥珀杯。每道菜都有讲究:熊掌取自北山,燕窝采自南海,连配菜的笋尖都是从江南八百里加急运来的。
乐师奏起《霓裳羽衣曲》,舞姬们身着轻纱翩翩起舞。宇文弘看得目不转睛,他身边的文士们更是连连惊叹——这等精妙的乐舞,燕国确实没有。
宴至半酣,宇文弘终于忍不住了:\"久闻大周文风鼎盛,不知今日可否赐教?\"
林昭放下酒杯:\"宇文大人想如何切磋?\"
\"简单。\"宇文弘一挥手,一名燕国文士上前,\"三局为定,如何?\"
殿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萧烬看到林昭的手指在案几下轻轻敲击——这是不安的表现。翰林院准备的诗人,真的能胜过燕国这些蓄谋已久的文士吗?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入内,在林昭耳边低语几句。林昭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平静。
\"既然宇文大人有如此雅兴,\"她缓缓起身,\"本宫自当奉陪。\"
萧烬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她隐约感觉到,一场不见刀光的恶战,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