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轩在万人大会上的宣言,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正迅速扩散至陕东省权力结构的每一个角落。他深知,高调之后的反弹必将接踵而至,而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政法委的“合规之剑”。果然,第一个发难的是政法委书记赵宏达。他没有选择私下沟通,而是直接在一次省委常委会结束后的非正式碰头时,当着省委书记王伯龄和省长袁为民的面,用一种看似关切实则施压的语气说道:
“宇轩同志,‘强基铸魂’工程势头很猛,是好事。不过啊,我这边接到一些反映,尤其是涉及境外技术合作和敏感人才引进的项目,比如那个光刻胶团队,是否存在程序上的瑕疵?安全风险评估是否充分?现在国际形势复杂,我们还是要稳字当头,有些步子,是不是迈得急了点?”
这话绵里藏针,直接将“程序瑕疵”和“安全风险”两顶帽子悬在了空中。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秦宇轩。
秦宇轩面色平静,放下手中的茶杯,迎向赵宏达的目光,语气沉稳而清晰:“宏达书记的提醒很重要,安全和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强基铸魂’所有项目,尤其是涉及境外的,立项和引进都严格遵守了国家及我省的相关规定,经过了专家评审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批,程序上不存在任何问题。至于安全风险评估,”他略微加重了语气,“指挥部有专门的流程和团队负责,并且与省国家安全机关保持着密切沟通。如果宏达书记或者政法委认为哪个具体项目存在疑虑,我们可以随时提供全部审批档案备查,也欢迎政法委组织专项督导。”
他既表明了合规底气,又将“具体问题具体调查”的皮球踢了回去,避免了对整个工程的否定。最后,他转向王伯龄和袁为民,补充道:“王书记,袁省长,我认为,在守住安全和纪律底线的前提下,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突破,正是贯彻中央精神、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因为怕风险就裹足不前,而是要通过更规范的程序、更透明的运作来管控风险。”
王伯龄微微颔首,不置可否。袁为民则接口道:“宇轩同志说得在理。规范是前提,发展是目的。宏达书记的关切也有道理,必要的监督程序不能少。具体事宜,下来后你们两家可以加强沟通嘛。”
第一回合,秦宇轩凭借充分的准备和对规则的熟悉,在两位主要领导面前,堪堪抵住了赵宏达的这次突袭。
舆论的“软刀子”。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赵宏达的正面质疑刚过,另一种更隐蔽的攻击开始浮现。几篇署名为“独立观察员”、“资深产业分析人士”的文章开始在省内一些颇有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和网络上散播。这些文章不再攻击具体个人或项目,而是将矛头指向了“强基铸魂”工程的决策模式本身,质疑其“资源过度集中”、“可能形成新的行政垄断”、“挤压了其他中小科技企业的生存空间”云云。
同时,省发改委主任冯凯也适时地来到秦宇轩办公室“汇报工作”,委婉地提到:“秦省长,下面有些地市和厅局的同志,对指挥部二期项目的评审标准和资源分配有些看法,觉得……门槛是不是太高了?过程能不能更透明一些?”
秦宇轩立刻意识到,这是对手改变了策略,从直接阻击转向了更阴险的离间和舆论瓦解。这把“软刀子”目的就是动摇“强基铸魂”工程的群众基础和体制内支持度。
他沉思片刻,对冯凯说:“老冯,有质疑是正常的,说明大家关心。这样,你以发改委和指挥部联合名义,尽快筹备一个‘强基铸魂’项目评审标准与流程说明会,邀请所有相关厅局、地市代表、相关领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部分受邀媒体参加。我们把标准、流程、考量因素全部摊开到桌面上,接受质询,公开答疑。”
冯凯有些迟疑:“秦省长,这……会不会把矛盾公开化了?万一现场控制不好……”
秦宇轩摆摆手,目光坚定:“越是有人想让我们关起门来做事,我们越要把门打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击碎谣言最有力的武器。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做事出于公心、程序公正,绝大多数同志是能理解和支持的。就这么定,规模可以搞大一点,态度要诚恳,准备要充分。”
独木支大厦。夜幕降临,秦宇轩独自坐在办公室,窗外是平西市的万家灯火。他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这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重压。赵宏达的步步紧逼,孙德海的冷眼旁观,网络上的暗流涌动,体制内的不同声音……他仿佛真的成了一棵孤木,试图支撑起一片创新的天空。
秘书周凯轻手轻脚地进来,给他换了一杯热茶,低声道:“省长,周亦菲主任那边传来消息,关于那家咨询公司的线索,有了些进展,指向可能比预想的更深。”
秦宇轩只是“嗯”了一声,没有细问。他信任周亦菲的能力,此刻他需要思考的是更宏观的布局。他拿起笔,在稿纸上写下四个字:“聚势”、“破局”。
“聚势”,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公开透明的“阳谋”进行到底,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瓦解对手的离间计。
“破局”,光防守是不够的,必须找到关键突破口,要么在“潜航”行动中拿到决定性证据,要么在项目建设上取得更醒目的突破,用事实说话。
他意识到,仅仅守住现有项目还不够,必须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他脑海中开始构思一个更大的计划——联合周边省份,共同打造一个“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将陕东的“强基铸魂”置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大盘中。这既能提升项目的战略高度,也能有效化解“资源垄断”的指责,更能借力打力,整合更广泛的资源。
想到这里,他精神微微一振。他拿起电话,直接打给省委书记王伯龄的秘书,预约了第二天早上的汇报时间。他需要争取王伯龄对“区域协同创新”思路的初步支持。
放下电话,秦宇轩再次望向窗外的灯火。孤独感依然存在,但眼神已然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他知道,在这深水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他别无选择,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勇气和那份为民为国的公心,将这艘大船,驶向风浪更急的远方。下一场的风浪,或许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