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清晨,省委会议室的玻璃窗映着朝阳,将“基层‘政策+信息化’实践与督导经验交流会”的红色横幅染得透亮。长条桌两侧,各市县的基层工作负责人陆续落座,笔记本摊开,钢笔横放,目光里满是对“政策落地”与“信息化推进”双重经验的期待。
秦宇轩站在走廊尽头,手里的汇报稿捏出浅浅折痕。稿纸上,“政策督导”与“信息化落地”两大板块清晰分明,既写着红星镇用系统规范补贴发放的成效,也记着东风乡排查出的政策执行偏差案例。
“林书记特意交代,政策督导的经验要重点讲,不少市县都头疼‘政策到基层走样’的问题。”赵科端来两杯热水,水汽氤氲了镜片。孙工抱着一摞《政策督导与系统适配手册》走来,手册扉页便印着“政策落地无偏差,信息化推进有方法”的核心思路。
九点整,林书记步入会议室,全场瞬间安静。他坐在主位上,抬手示意秦宇轩:“开始吧,大家不仅想听信息化的做法,更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把政策督导抓实的。”
秦宇轩走到发言席,目光扫过台下:“四个月前,我们带着‘政策落实督导’的核心任务出发,却发现‘政策走样’常和‘执行工具落后’绑在一起。”他从红星镇合作社用算盘记账导致补贴核算偏差说起——此前该镇因手工统计失误,3户农户漏领种植补贴,直到推广信息化系统才发现问题。
“政策督导不能只看‘有没有文件’,更要查‘执行到不到位’。”秦宇轩翻出东风乡的督导台账,“我们在那里发现,部分村没吃透‘技改补贴新政策’,把‘设备更新补贴’和‘研发补贴’混为一谈,导致企业多报补贴1.2万元。后来靠系统标注政策细则,再配上专人讲解,才彻底纠正过来。”
台下立刻有人举手:“我们县也有政策解读不及时的问题,你们怎么确保基层能吃透政策?”
“建‘三级解读’机制。”赵科接过话头,“县级出解读手册,乡级开专题培训会,村级设政策宣传员。比如岚水县,我们把‘种植补贴调整’的政策编成顺口溜,印在系统登录页上,农户打开电脑就能看见,比发文件管用多了。”
孙工则补充道:“系统里专门加了‘政策预警’模块,比如某村申报的补贴金额超出政策上限,系统会自动标红,督导人员一眼就能发现问题,比人工核查效率高十倍。”
三个小时的交流会,提问多围绕“政策督导难点”展开。三人分工配合,把“政策督导”与“信息化”结合的经验讲得透彻。散会时,参会人员围着要督导台账模板,手册被翻得卷了边。林书记看着这一幕,悄悄对身旁的罗竟尧说:“选对了人,基层的问题就能挖得深、解得实。”
午后阳光斜照进办公室,身着深灰色中山装的罗竟尧推门而入:“秦主任、赵老师、孙老师,林书记让你们过去,新任务和‘政策督导’紧密相关。”
走进林书记的办公室,《全省“政策落实督导+信息化”双试点推广方案》摊在桌上。“你们的调研成果,为省里推进基层工作提供了清晰思路。”林书记指着方案,“省里计划启动10个试点县推广工作,你们三人是核心骨干,不用跑遍10个县,而是各带一组,分别牵头一个重点试点县,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经验,再辐射其他7个县。”
秦宇轩心头一振,连忙追问:“我们各自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清河县政策落地基础薄弱,宇轩去了重点抓‘问题排查’,先理清现有政策执行偏差,建全问题整改台账;古川县政策全但执行慢,赵科负责‘流程优化’,把信息化和现有政策执行流程深度融合;云溪县企业多,孙工要重点督导‘惠企政策落实’,避免补贴错发漏发,同时优化系统的企业适配功能。”林书记伸出三根手指,罗竟尧适时递来配套的分工清单,“你们的任务是扎根各自负责的县,把‘督导+信息化’的模式做扎实,其他7个县会派干部来你们的试点学习,再带回本地推进。”
“这样分工更精准,能集中精力把每个试点做深。”赵科点头说道。孙工也补充:“我们可以把在三地调研的经验,针对性地用到各自负责的县,避免重复走弯路。”
6月28日,距离出发只剩两天。秦宇轩在宿舍收拾行李,帆布包里除了推广方案和系统安装盘,还多了厚厚的《政策督导工作手册》和空白问题台账。他翻看清河县的前期资料,红笔圈出“种植补贴发放不及时”“技改政策解读模糊”两个突出问题,这将是他抵达后的首要督导任务。
“清河县对接人说,他们去年有12笔惠企补贴拖了三个月才发,咱们得先查清楚原因。”赵科打来电话,语气严肃。秦宇轩点头:“明天视频会重点问这个,顺便把政策解读的系统模块调试方案定下来。”
孙工则在实验室忙到深夜,电脑屏幕上跳动着“惠企政策预警系统”的代码:“云溪县企业多,我加了‘政策匹配’功能,输入企业信息就能自动匹配可申领补贴,既方便企业,也方便我们督导核查。”
6月30日晚,台灯下,秦宇轩在日志本上写下:“调研是摸清路,推广是铺好路。我们三人各守一个试点,就像三颗钉子,把‘政策+信息化’的模式钉在基层,再连成线、铺成面。”他把清河县的政策清单夹进本子,每一条都标注了督导要点。
7月1日清晨,朝阳爬过省委大楼的飞檐。秦宇轩三人背着帆布包,在楼前遇见等候的罗竟尧。他递来三个密封袋:“里面是各县的政策执行现状报告和督导联络表,林书记特意交代,你们各自负责的试点是重中之重,遇到复杂问题随时对接,省里会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其他7个县的学习计划也附在里面了,下个月会陆续派人到你们的试点报到。”
“谢了,竟尧。”秦宇轩接过袋子,指尖触到厚实的报告,心里更踏实了。
“清河查问题,古川优流程,云溪惠企业,咱们各抓重点,三个月后看成果!”赵科挥了挥手,三人朝着不同方向走去。
秦宇轩踏上东行的班车,窗外风景从城市楼宇变成田野村落。清河县对接人发来消息:“乡企办把去年的补贴发放记录整理好了,就等你们来查。”
他望着掠过的麦田,指尖摩挲着包里的督导手册。四个月前,红星镇漏发补贴的遗憾犹在心头;如今,带着明确的分工和使命再出发,他更清楚肩上的责任——不是要跑遍所有试点,而是要把自己负责的这片土地深耕好,让“政策落地有保障、信息化推进有实效”的经验,真正成为可复制的样本。
班车驶进清河县境,远处乡企办的牌子渐渐清晰。秦宇轩握紧帆布包背带,知道这趟新旅程,要从核查第一笔补贴、解读第一条政策开始,用扎实的行动,为10个试点县的推广工作,打下坚实的第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