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熬了几天,眼睛干涩发胀,肩膀也僵硬得像块石头。但心里那团火,却烧得旺旺的。
“锦斓”这个项目,像一块硬骨头,啃得我牙关发酸,却又甘之如饴。每一个微小的发现,每一次思路的突破,都带来巨大的满足感。这种纯粹的、专注于创造的快乐,是过去三年灰暗日子里,不敢想象的奢侈品。
只是,奢侈品通常昂贵。代价就是睡眠严重不足,以及因为饮食不规律而隐隐作痛的胃。
周五晚上,我又一次在办公室待到快十点。整层楼只剩我这边一点光亮。保存好文档,关掉电脑,感觉身体像被掏空了一样,脚步都有些发飘。
走出写字楼,夜风一吹,才觉得脑袋清醒了些。疲惫感后知后觉地涌上来,我现在只想立刻滚回家,瘫倒在床上。
走到公寓楼下,习惯性地往门口角落瞥了一眼——空的。
心里莫名松了一下,又有点说不清的失落。这段时间,我和陆砚深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偶遇”或直接上门,更多的是信息问候,或者在我明显加班很晚时,会开车到楼下等我,确保我安全到家。
但今天,并没有他的消息,楼下也没有那辆熟悉的车。
也好。我揉着额角,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进电梯。现在这副鬼样子,实在不适合见人。尤其是他。
掏出钥匙,打开门。玄关的感应灯应声而亮。
然后,我的脚步顿住了。
门口的地垫上,安安静静地放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质的文件袋。没有署名,没有便签。
但我的心,却猛地跳快了一拍。
一种强烈的预感攫住了我。
我蹲下身,手指有些发颤地拿起那个文件袋。很沉。解开缠绕的线绳,打开袋口。
里面不是一份文件,是好几份。印刷精美的行业白皮书,装订严谨的案例分析,甚至还有几份全英文的、关于传统奢侈品牌数字化转型的一手调研报告。有些报告的封面上,还印着某些顶尖咨询机构或投资公司的内部资料水印。
这些东西,绝不是市面上随便能买到的。有些甚至可能涉及商业机密。
我抽出最上面那份案例分析,快速翻看着。里面精准地剖析了几个与“锦斓”处境类似的老牌奢侈品,是如何通过挖掘品牌遗产、拥抱新渠道、讲好新故事而成功翻身的。案例翔实,数据充分,切入点极其刁钻和具有启发性。
正是我目前最需要、却苦于无处寻找的“他山之石”。
我坐在地上,背靠着冰冷的墙壁,一页一页地翻看。血液好像重新开始在血管里奔流,疲惫感被一种巨大的、汹涌的情绪冲散。
是他。
只能是陆砚深。
他甚至没有问我一声,没有邀功似的发条信息说“我给你找了点资料”。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把这份沉甸甸的“弹药”放在了我的门口。
他知道我需要什么。他一直都知道。
我抱着那摞资料,把脸埋进带着油墨香的纸页里,眼眶突然有点发热。
过了好久,我才深吸一口气,拿起手机。屏幕解锁,找到那个名字。指尖悬在对话框上,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谢谢?太轻了。
最终,我只发了三个字:「收到了。」
发送成功。几乎是在下一秒,对话框顶端就显示了“对方正在输入…”。
他回得很快,但内容却简单得出乎意料:「嗯。早点休息。」
没有问“有用吗”,没有说“这是我费了好大劲弄来的”,更没有借此提出“明天见面聊聊?”
他只是告诉我,早点休息。
我看着那行字,心里酸酸软软,像被什么东西泡发了。
我抱着资料起身,走进屋里,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上最显眼的位置。然后去洗漱。热水冲刷着身体,带走疲惫。镜子里,我的脸色依然憔悴,但眼底却有着光。
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脑子里反复回放着收到资料的那一刻,和他那句简单的“早点休息”。
我明白他在做什么。
他在用一种全新的、我从未想象过的方式“支持”我。
不是过去那种带着施舍意味的“我帮你搞定”,也不是恋爱中常见的黏腻关怀。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建立在尊重和信任基础上的——成就。
他清楚地知道,这个项目对我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重塑自信、找回价值的战场。他不想剥夺我征战的权利,更不想让我觉得欠他什么。所以他选择站在幕后,在我需要的时候,默默递上最锋利的武器。
然后,把战场完全交给我自己。
这种支持,无声,却重如千钧。
是我在以往任何一段关系里,都未曾获得过的。
包括和以前那个年轻气盛、掌控欲极强的他在一起时。
现在的陆砚深,好像真的不一样了。他学会了克制,学会了等待,学会了用我需要的方式,而不是他想要的方式来表达。
我侧过身,看着窗外朦胧的月色。
手机屏幕又亮了一下。还是他。
「记得按时吃饭。胃药在资料最下面。」
我愣住,猛地坐起身,扑到书桌前,手忙脚乱地翻看那个文件袋。在厚厚一摞纸张的最底部,摸到了一个硬硬的小盒子。
是一盒进口的胃药。和我以前常吃的是一个牌子。
他连我这个老毛病都记得。连我忙起来会忘记吃饭,会胃痛都料到了。
我看着那盒药,再看看桌上那堆珍贵的资料。
心里那点因为他今晚没出现而产生的微小失落,早已被一种更汹涌、更踏实的热流淹没。
他不在我身边。
但他的支持,无处不在。
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我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