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像一块浸透墨汁的绒布,将滨海市的喧嚣轻轻覆盖。林薇薇的临时办公区里却灯火通明,她坐在电脑前,手指飞快地刷新着微博热搜榜,看着#苏清颜 抄袭#的话题从第十位一路攀升到第三位,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掩饰的得意。
“林姐,水军和营销号都已经安排好了!”助理拿着一份报表快步走进来,语气兴奋,“我们联系了20个头部营销号,500个中层水军账号,还有10个专门做‘公益话题’的KoL,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批量转发您的长文,带#苏清颜 打压前辈# #苏清颜 窃取创意#的话题了!”
林薇薇接过报表,目光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账号名单——有专门炮制娱乐八卦的“吃瓜前线君”,有擅长煽动情绪的“公益发声台”,甚至还有几个披着“媒体人”外衣的营销号,这些账号的粉丝量加起来超过五千万,是鼎盛资本花了大价钱才撬动的舆论力量。
“很好。”林薇薇放下报表,打开微信,点开一个名为“舆论引导群”的聊天框。群里已经炸开了锅,水军头目正在发布统一话术:“重点突出林薇薇‘原创不易’‘被大主播打压’,把苏清颜塑造成‘仗势欺人’‘窃取他人成果’的形象。评论区要多刷‘心疼薇薇’‘抵制抄袭’,遇到质疑的网友,就扣‘苏清颜粉丝洗白’的帽子,别跟他们讲道理,直接带节奏。”
消息刚发出,群里立刻弹出上百条“收到”的回复。林薇薇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消息,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补充了一条指令:“找几个账号伪装成‘业内人士’,发‘内幕消息’,说苏清颜团队早就知道林薇薇的创意,故意抢在前面筹备拍摄,还威胁成都的商家不准和林薇薇合作。越具体越好,最好能编几个‘商家名字’‘合作细节’,增加可信度。”
水军头目立刻响应:“明白!马上安排‘业内人士’账号发文,再买几个‘热门评论’,让更多人看到!”
不到半小时,微博、知乎、豆瓣等平台就被相关话题刷屏。在微博上,营销号“吃瓜前线君”发布了一篇《深度扒皮:苏清颜<颜食记>创意来源,竟是林薇薇半年心血》的长文,文中用大量主观臆断的“证据”,将苏清颜团队的筹备过程歪曲成“窃取创意后的紧急跟风”,还配上了林薇薇“考察照片”和苏清颜团队的拍摄计划对比图,故意模糊时间线,误导读者。这篇长文很快被顶上热搜,转发量突破十万,评论区里满是水军的控评:“原来苏清颜是这种人,太失望了!”“支持林薇薇维权,不能让原创者寒心!”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看待苏清颜疑似抄袭林薇薇公益vlog创意,并打压前辈主播?”,下面的高赞回答全是水军精心撰写的“黑料”:“我朋友是成都豆瓣酱厂的员工,听说苏清颜团队之前威胁厂家,不准和林薇薇合作,否则就撤掉所有推广资源”“苏清颜的团队早就拿到了林薇薇的创意方案,只是一直没公布,等林薇薇要发布了,才紧急筹备拍摄,想抢占市场”——这些回答都被买了“推荐”,牢牢占据着页面顶端,让真正想了解真相的网友难以看到客观评论。
豆瓣“娱乐八卦小组”里,更是出现了“苏清颜 抄袭实锤”的高楼帖子,楼主用“时间线梳理”的名义,故意将林薇薇“创意初稿”的日期提前,将苏清颜团队的脚本创作日期延后,制造“苏清颜抄袭”的假象。帖子里还夹杂着大量苏清颜的“黑历史”,从她刚做主播时的“口误”,到她和陆时衍的“恋情炒作”,甚至连她“公益直播时穿的衣服太贵”都被拿出来攻击,试图全方位抹黑她的形象。水军在帖子里不断附和:“苏清颜早就该糊了,靠人设圈钱,现在连创意都要偷!”“以后再也不看她的直播了,支持原创,抵制抄袭!”
更过分的是,有营销号还将话题引向了《文化寻踪记》节目组,发布了一篇《苏清颜靠抄袭创意获得综艺资源?<文化寻踪记>节目组疑似知情》的文章,暗示苏清颜是靠“不正当手段”拿到综艺邀约,甚至还编造“节目组内部人员爆料”,说“节目组早就知道创意有问题,但为了流量,还是选择和苏清颜合作”。这篇文章很快被转发到各大平台,不仅给苏清颜带来了负面影响,还连累了节目组,导致很多观众在节目组官方账号下留言,要求“取消苏清颜的录制资格”。
林薇薇看着网上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心里乐开了花。她拿起手机,给张诚打了电话,语气里满是炫耀:“张总,您看网上的情况!现在所有人都在骂苏清颜抄袭,支持我的人越来越多!《文化寻踪记》节目组也被牵连了,估计很快就会迫于压力和苏清颜解约!这次我们肯定能彻底打垮她!”
电话那头的张诚也很满意,语气轻快:“做得好!我已经让公关团队再加码,联系了几家纸质媒体,明天他们会刊登相关报道,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受害者’的形象,别再发攻击性言论,偶尔发几条‘感谢支持’‘相信真相’的微博,让粉丝觉得你‘温柔又坚强’,彻底巩固路人缘。”
“我明白!”林薇薇挂了电话,立刻编辑了一条微博:“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关心,我现在很好。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也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这件事,不要因为我的事去攻击任何人。原创不易,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这条微博刚发布,就被水军和粉丝顶上了热门,评论区里全是“薇薇加油”“我们永远支持你”的留言。林薇薇看着这些留言,仿佛已经看到了苏清颜身败名裂、自己成为“公益主播一姐”的场景,她躺在椅子上,嘴角的笑容久久没有散去。
而此刻,苏清颜工作室的舆情监测室内,气氛却异常沉重。小张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弹出的负面消息,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记录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清颜姐,情况越来越糟了!”她拿着监测报告,快步走进苏清颜的办公室,“现在网上全是抹黑您的言论,水军不仅攻击您抄袭,还编造您‘威胁商家’‘靠关系上综艺’的谣言,甚至连您的公益项目都被说成‘作秀圈钱’!很多粉丝都被误导了,在评论区问我们为什么不回应,还有一些合作方也发来消息,询问事情的真相。”
正在整理证据的苏清颜,听到这话抬起头,接过监测报告快速浏览。当看到营销号编造的“威胁商家”“靠关系上综艺”的谣言时,她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但语气依旧平静:“水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通过大量虚假信息淹没真相,让我们陷入‘自证清白’的困境。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慌,必须找到他们的破绽,一击致命。”
她指着报告上的一条“内幕消息”,对小张说:“你看这条‘豆瓣酱厂员工爆料’,里面提到的‘张厂长’,其实是我们之前合作过的望江县猕猴桃种植户的名字,成都豆瓣酱厂的厂长姓王,根本不姓张。还有这条‘节目组内部人员爆料’,说‘节目组为了流量忽略抄袭问题’,但《文化寻踪记》的核心宗旨就是‘真实、原创’,他们不可能为了流量放弃原则。这些漏洞,就是我们反击的突破口。”
苏清颜顿了顿,继续说道:“你立刻安排舆情组的人,收集水军编造谣言的证据,尤其是那些‘内幕消息’中的错误信息,比如张冠李戴的商家名字、编造的合作细节,整理成‘谣言澄清清单’。另外,联系我们之前合作过的商家和节目组,请他们发布声明,澄清这些谣言——豆瓣酱厂的王厂长可以证明我们没有威胁商家,《文化寻踪记》节目组也可以证明我们是通过正常流程获得录制资格,这些第三方的澄清,比我们自己辩解更有说服力。”
“好的,我现在就去办!”小张立刻转身离开,心里的焦虑渐渐被坚定取代。她知道,虽然现在舆论对他们不利,但只要找到水军的破绽,用证据说话,就一定能扭转局面。
苏清颜看着小张忙碌的背影,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被雨水冲刷的街道。夜色深沉,但远处的路灯依旧明亮,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她知道,这场舆论战会很艰难,林薇薇和鼎盛资本掌握着大量的舆论资源,会用各种手段抹黑她、打压她。但她更相信,真相永远不会被虚假掩盖,只要团队团结一心,坚持用“真实”对抗“谎言”,就一定能等到雨过天晴的那一刻。
她回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脚本修改记录——这份记录上,清晰地标注着每一次修改的时间、参与人员和讨论内容,从今年3月第一次提出“美食公益vlog”的创意,到4月确定成都为第一站,再到5月完成最终脚本,每一个环节都有迹可循,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这些真实的证据,就是她对抗谣言的最大底气。
“林薇薇,鼎盛资本,你们想靠水军和谣言打垮我,没那么容易。”苏清颜轻声说道,眼神里满是坚定,“这场仗,我们奉陪到底。”
深夜,苏清颜工作室的灯光依旧亮着。团队成员们都在加班加点地忙碌着:舆情组在收集水军造谣的证据,法务组在准备针对营销号的律师函,内容组在整理脚本创作的时间线证据,运营组在联系合作方发布澄清声明。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里却充满了斗志——他们知道,他们不仅是在为苏清颜辩护,更是在为“真实”和“正义”而战。
而此刻的林薇薇,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她梦见自己站在聚光灯下,接受着“最佳公益主播”的颁奖,台下满是支持她的粉丝,而苏清颜则站在角落里,脸色惨白,无人问津。只是她不知道,这场美梦很快就会破碎,她精心编织的舆论假象,也将在真实的证据面前,彻底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