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打打闹闹来到正殿,一入院子就见到端坐在榕树下石桌前的三人正含笑交谈着,身前放着冒着热气的莲子羹,听到二人的动静,他们止住谈话目光向来人看去。
谢如意眼中含笑语气嗔怪道:“怎么一见面就吵吵闹闹的,当真是一点也消停不下来,也不怕卫缘大人瞧了笑话。”
卫缘嘴角带着清浅的笑意,眼眸平静无澜,淡声道:“无妨,少年郎当如此般鲜活明艳才是,若当真像我这般心如死水倒是怪哉。”
二人止住嬉闹,乖乖巧巧端正站好朝他们作揖问候:“阿爹阿娘\/义父义母。”
“嗯,”谢如意点点头又向吴素成介绍道:“成儿,这位是恒辰城来的佛侍大人,你义妹此次回城一路来多亏卫缘大人相护才能平安回城,来,快来见过佛侍大人。”
吴素成这才看向一旁瞧起来无欲无求、眼中无物的中年男子,朝他恭敬行了一礼,语气感激又郑重:“素成见过佛侍大人,多谢大人对嫣然的照顾,战场凶险,刀剑无眼,此后也有劳大人多费心,成万般感激。”
谢如意欣慰的瞧了眼拱手行礼的吴素成,当初那个跟在侯爷身后的失孤小儿总算是长成明朗稳重的少年郎了。
“卫缘大人莫怪,两个孩子自幼感情深厚,如今兵事再起难免会忧心些他妹妹的安危。”王执安朝卫缘赔笑道。
“兄妹情深,爱惜血亲此乃人之常情,我又怎会见怪呢。”
卫缘朝王执安笑笑,起身将依旧躬身作揖的吴素成扶了起来,如同白玉般清润的声音道:“小公子不必多礼,身为陈子自当忠君,陛下命臣护卫郡主,臣便是拼死也会护的郡主周全的。”
吴素成不安的心似乎一下子定了下来又对卫缘道了声谢才缓缓入座,一旁的王嫣然立刻推了一碗莲子羹在他面前,用嘴型说道:义兄这般操心,倒是比阿爹还要唠叨,当心年纪轻轻就折腾成老头子。
目光落在爱女身上的王执安自然注意到兄妹的互动,本慈爱含笑的嘴角一僵,心底啧了声,这没良心的臭丫头,还有将那什么老头同我放一起说莫不是在嫌我老?!
谢如意余光瞥了一眼王执安如调色盘一般变了再变的神色就知道这男人心里不知又在上演什么大戏,颇为头疼的瞥了一眼三个不靠谱的,笑着朝卫缘道:“卫缘大人多费心了,大人与我们的恩情倒让我无处去还,这莲子羹是我亲手做的,味道虽不如京中厨娘却也是勉强可以入口的,大人不妨尝尝。”
“长公主殿下和忠勇侯驻守南境二十载,为启明万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凡事启明百姓皆受恩于二位,卫缘若能减轻些公主和侯爷的后顾之也算是还二位大恩了。”
卫缘说这话时语气十分真诚,抬手轻轻端起面前的莲子羹,一丝清凉的触感透过瓷碗传入指尖,他慢条斯理地用汤匙轻轻搅动莲子羹,一阵阵清香传入鼻尖,修习佛法常伴青灯,他对口腹之欲并未甚念想,瞧见一旁吃的正欢的兄妹二人忽然心底也生出想要一尝的心思。
“长公主殿下说笑了,能吃到殿下亲手所做的莲子羹是卫某之幸。”
卫缘在四人难以忽视的期待和好奇的目光下,动作优雅淡然地舀起一匙送入口中,清凉连同莲子特有的清甜一同传到舌尖,仿佛如同置身于夏日荷丛中泛舟一般,疲惫烦扰之緖一荡而空。
“清甜可口,甜香不腻,单单从这一碗莲子羹就能品出辽源城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境,依臣看殿下的莲子羹就算是宫中御厨也做不出这般好。”卫缘语气真诚,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谢如意被他这般高的评价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神色却十分愉悦:“大人谬赞了,不过是普普通通一碗莲子羹罢了。”
“非也,莲子羹配上此情此景此地就是绝妙。”
一旁的王嫣然一个劲的点头,神色骄傲,挽上谢如意的手臂整个人靠在她身上撒娇讨乖道:“卫缘大人说的对,阿娘做的莲子羹就是最好的,我看若是阿娘在外头支个摊子卖莲子羹,保准光顾的人能从城里排到城外去。”
谢如意勾了勾鼻尖,溺宠道:“你这丫头惯会逗我开心。”
王嫣然嘿嘿一笑,王执安却难得给了自家捧在掌心疼的闺女一记白眼,没好气道:“王嫣然,你丫头说什么呢,你阿爹的俸禄可都在阿娘手中,她哪里还需要支什么摊子,再不济就是阿爹去卖武赚些外快也舍不得你阿娘操劳,可不许再胡言。”
王嫣然仗着有阿娘撑腰朝自家占有欲超强的爹爹吐了吐舌,谢如意羞恼地瞪了一眼王执安:“侯爷莫不是大白日的就喝醉了,净胡言乱语!”
王执安见自家娘子生气了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敢暗自叫屈,自家娘子的手艺只能自己尝,外人想都别想,不错,就是想也不能想!哼!
卫缘不动声色地瞧了眼面带红晕瞪着王执安的谢如意又瞧了眼眼神巴巴只敢幽怨无声瞧着自家娘子的王执安,心中感慨,原来陛下说得忠勇侯喜欢粘着长公主的话当真绝非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