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蛋在一旁瞅着,眼珠一转,又憋出个主意。他悄悄把苏梅拉到一边:“苏工,你这预警系统好是好,属于被动防御。咱得主动出击啊!爸不是怕去医院做胃镜吗?我听说苏联有种新技术,不用插那么硬的管子,吃个小胶囊进去就能看,或者用根特别细特别软的管儿,没啥感觉……”
苏梅皱眉:“有这种技术吗?我没听说啊。而且国内肯定没有。”
“嗐!爸又不知道!”二蛋挤挤眼,“咱就说有!我找个细软的胶皮管,头上前弄个小灯泡(虽然不亮),骗爸说这是最新技术,无痛查胃病,让他试试。其实咱往里滴点养胃的药面儿糊糊,给他来个心理暗示加物理给药,双管齐下!”
苏梅听得直摇头:“你这太胡来了!骗爸不说,那管子万一……”
“哎呀,没事!我找的保证是干净软和的胶皮管,就跟听诊器那管差不多细。药就用医生开的养胃散,调稀点,绝对安全!主要是攻克爸的心理关!”二蛋信心满满,“这叫‘老六疗法’,兵不厌诈!”
他真就偷偷捣鼓起来,找了个细软的透明胶管,一头磨得光滑,另一头接了个小漏斗。又偷偷把雷大炮的养胃药粉调成稀糊糊。
这天晚上,瞅着雷大炮胃又有点隐隐不舒服,正拿着那个气压表嘀咕“这指针咋乱跳”的时候,二蛋捧着他的“先进设备”出现了,一脸严肃。
“爸!托人从大医院弄来的最新设备!苏联技术!软管胃镜!毫无痛苦,一边检查一边给药,直达病灶!咱试试?”
雷大炮将信将疑地看着那根细管子和小漏斗:“这……能行?看着是比医院那铁家伙软乎……”
“绝对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二蛋拍着胸脯,“来,您张嘴,深吸气,眼一闭一睁,就完事了!完了给您吃糖!”
徐兰和苏梅在旁边看着,想拦又不好拦,苏梅一个劲给二蛋使眼色,二蛋全当没看见。
雷大炮大概是真被胃病折腾怕了,又对儿子那点“技术”存着点莫名其妙的信任,居然真犹豫着张开了嘴。
二蛋小心翼翼地把软管往他嘴里送,一边送一边忽悠:“对……放松……感觉就像吸溜一根面条……是不是没感觉?高科技吧!”
眼看那管子进去一小截,二蛋正准备用针管往漏斗里推药糊糊,雷大炮突然觉得喉咙口异物感强烈,猛地一阵恶心,“呕”一声干呕,下意识就把管子往外吐,手还胡乱一抓!
这一抓,正好抓在二蛋拿着漏斗的手上,药糊糊“噗”一下,全挤了出来,没进胃里,反倒糊了二蛋一脸一身!白乎乎的,跟唱戏似的。
“呸呸呸!啥玩意!”雷大炮呛得直咳嗽,定睛一看,儿子满脸药糊,手里拿着那根可笑的软管,啥都明白了。
“好你个雷二蛋!敢忽悠到你老子头上了!还苏联技术!我让你技术!”雷大炮顿时忘了胃疼,抄起炕笤帚就蹦了起来。
二蛋见事败露,抹了一把脸上的药糊,扭头就跑:“爸!爸!冷静!科学实验难免有失败!我这初衷是好的……哎哟!”
父子俩一个举着笤帚疙瘩,一个顶着满脸药糊,在屋里上演全武行。徐兰又是气又是笑,赶紧拦着。苏梅看着这场闹剧,无奈地叹了口气,默默拿起抹布清理洒掉的药糊。
一场“高科技诊疗”以彻底失败告终。不过,经过这么一闹腾,雷大炮出了身汗,胃疼好像还真减轻了不少。也不知道是运动促进了血液循环,还是让儿子这么一气,转移了注意力。
晚上,雷大炮一边喝着徐兰重新热过的小米粥,一边瞪着角落里罚站、脸上还带着药渍的二蛋:“以后老子的病,少给我瞎整这些幺蛾子!有那功夫,不如帮我把那预警装置弄弄结实!”
二蛋蔫头耷脑地应着。苏梅把改进好的气压预警装置再次递给雷大炮,这次还在上面加了个小红灯,是从旧自行车尾灯上拆下来的。
“爸,压力超过安全值,这个灯会亮,提醒您得更注意了。”
雷大炮接过这个看起来靠谱多了的小装置,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雷大炮的胃病,在徐兰的精心记录、苏梅的预警装置以及二蛋那顿笤帚疙瘩的“辅助治疗”下,总算慢慢消停了几天。家里刚消停没一会儿,新的“工程项目”又提上了日程。
这回是徐兰先开的口。晚上吃完饭,她瞅着俩闺女越长越高,屋里那点地方越发显得捉襟见肘,叹了口气:“眼瞅着小玲都快有她姐高了,小燕也不矮了。这姐俩还挤在一张小床上,翻个身都吱呀响。咱家这屋子,要是能多个阁楼就好了,哪怕矮点,也能多放张床,或者给孩子们当个看书躲清静的地儿。”
这话一下戳中了雷大炮的心事。他当了一辈子钳工,手巧,好面子,家里住房紧张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以前是没条件,现在家里日子稍微松快点,二蛋和苏梅又都有工资,这心思就活络了。
“搭阁楼?”雷大炮眯着眼琢磨了一下,“倒不是不行。咱这屋举架还算高,能勉强隔出一层。就是这材料……眼下木材金贵,砖头水泥也紧张,不好弄啊。”
二蛋一听搞建设,立马来了精神,把碗一推:“材料怕啥?咱不是有计划嘛!爸,您忘了?前些日子我跟您说的,用竹筋混凝土!竹子咱能淘换到,水泥我想办法去厂里看看有没有报废指标或者边角料,沙子河滩上有的是!这方案省钱又轻便,最适合搭阁楼!”
这竹筋混凝土的主意,二蛋琢磨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不知从哪本旧技术杂志上看到过,说南方有些地方用竹子代替钢筋搞建设,他就一直心心念念想试试。
雷大炮皱着眉:“竹筋?那玩意儿能行吗?听着就不牢靠!别到时候睡到半夜,阁楼塌了,把咱一锅烩了!”
“咋不行?”二蛋不服气,“杂志上白纸黑字写的!竹子抗拉强度不错,处理好了一样用!这叫因地制宜,土法上马!”
苏梅在一旁听着,推了推眼镜,没直接反驳二蛋,而是说:“竹材作为增强材料,理论上确实有一定可行性,但需要对竹子的防腐、防虫、与混凝土的粘结力进行特别处理。而且承重计算必须非常谨慎,安全系数要留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