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暴风雪在黎明前停歇,汴京皇城被裹在一片刺眼的银白之中,寂静得可怕。但这寂静之下,是几乎要破壁而出的紧张与肃杀。

几个时辰前,宫中那场短暂而血腥的清洗,消息已被严密封锁。参与周怀政密谋的两名殿前司指挥使在营中被就地拿下,未经审讯便被处决。周怀政本人,则被罗崇勋亲自带人从其值房中“请”出,直接押入了皇城司最深处的暗牢。整个过程干净利落,甚至没有惊动病榻上的真宗皇帝。

此刻,天色微明。刘娥并未休息,她换上了一身庄重的深青色祎衣,坐在偏殿中,面前是燃烧了一夜的烛台,烛泪堆叠。王钦若、丁谓,以及枢密使曹利用等重臣,被连夜召入宫中,此刻正肃立在下首,人人脸色凝重,心中各有盘算。他们已知晓周怀政事败,但具体细节和皇后将如何处置,仍是一片迷雾。

“都……查清楚了?”刘娥开口,声音因一夜未眠而略带沙哑,却更添威严。

罗崇勋躬身,将一份名单呈上:“回娘娘,周怀政及其同党,皆已招认。其密谋于官家……不讳之时,矫诏拥立太子,诛杀大臣,并欲召寇准回京。同谋者名单在此,涉及禁军军官三人,翰林院官员二人,另有内侍若干。”

刘娥接过名单,目光冷冷地扫过,并未细看,而是直接递给了王钦若:“王相公,你也看看。”

王钦若双手微颤地接过名单,快速浏览,越看越是心惊。周怀政的计划竟如此大胆!更让他后背发凉的是,皇后能在不动声色间将其一网打尽,这份心机和掌控力,实在可怕。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镇定:“皇后娘娘明察秋毫,粉碎逆谋,实乃社稷之福!周怀政等人大逆不道,罪该万死!当依律严惩,以儆效尤!”

丁谓也立刻附和,言辞恳切,仿佛与周怀政从不认识一般。

刘娥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淡淡道:“周怀政侍奉官家多年,竟生出如此狼子野心,着实令人心寒。此事,关系重大,若处置不当,恐惊扰圣驾,动摇国本。诸位相公以为,该如何了结,方能将影响降至最低?”

她将问题抛了回去,既是在试探,也是在逼迫他们表态。

王钦若心念电转。周怀政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内侍,若大张旗鼓地审理,势必牵扯到皇帝和太子,甚至可能波及自身(毕竟他曾与周怀政有过不少往来)。他立刻有了决断:“娘娘,臣以为,此案……不宜声张。周怀政及其核心同党,可速速秘密处决,对外只称其‘急病暴毙’。其余从犯,或流放,或贬斥,尽快将此事平息下去。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绝不能引起任何动荡!”

这正是刘娥想要的结果。公开审理,只会让宫廷内斗暴露于天下,于她声誉有损。秘密处决,干净利落,既能铲除威胁,又能维持表面稳定,彰显她“顾全大局”的姿态。

“王相公老成谋国,所言极是。”刘娥点了点头,随即语气转冷,“只是,死罪不可免,活罪也难饶。传本宫懿旨,周怀政凌迟处死,夷三族。其余主犯,一律斩立决。其家产,抄没入官。”

轻飘飘的话语,决定了数百人的生死。殿内温度仿佛骤然降低,连王钦若和丁谓都感到一阵寒意。这位平日里温和的皇后,下起手来,竟是如此狠辣决绝!

周怀政及其党羽被迅速而隐秘地清除,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深潭,只在权力核心层激起了一圈涟漪,并未在朝野引起太大波澜。官方邸报只轻描淡写地称其“因病去世”,真宗皇帝在病中听闻此讯,也只是恍惚了片刻,叹口气道:“这老奴……竟先朕而去了吗?” 并未深究。

然而,这场未遂政变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像一把淬毒的匕首,割开了“天禧”盛世最后一块遮羞布,露出了其下腐朽而危险的真相。

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刘娥。她不仅铲除了一个致命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她借此机会,极大地强化了自己的权威。经此一役,宫内上下,再无一人敢轻视这位“权同处分”的皇后。罗崇勋顺势接管了周怀政的大部分职权,成为内侍省实际上的首领,刘娥对宫廷的掌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与此同时,真宗皇帝的病情,如同秋日残烛,在经历这次惊吓(虽然他并不完全知情)后,急速恶化。天禧四年(1020年)末,他已基本无法理事,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偶尔清醒,也是神志不清,口中念念有词,尽是“天帝”、“天书”之类的呓语。

帝国权力的重心,不可逆转地、彻底地倾斜到了刘娥一方。

朝臣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王钦若经此一事,锐气大挫,变得更加谨慎,甚至有些畏缩,他知道,自己已无力与这位手段果决的皇后正面抗衡。而丁谓,则更加坚定了投靠刘娥的决心。他开始更加主动地向刘娥靠拢,甚至在一次帘前奏对时,公然提出:“如今官家圣体不安,太子年幼,内外大事,皆系于皇后娘娘一身。娘娘虽天纵圣明,然终究……于外朝事务,或有不便之处。臣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为娘娘分忧,沟通内外,确保政令畅通。”

这几乎是赤裸裸的表忠了。刘娥对此不置可否,但开始将一些原本属于王钦若权限的、不太紧要的政务,交由丁谓去处理。这是一种默许,也是一种驾驭。

时间推移至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皇帝已到了弥留之际。富丽堂皇的寝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一种死亡的沉寂。曾经那位渴望建立不世功业、却又被内心恐惧和虚荣所困的皇帝,此刻瘦得脱了形,静静地躺在龙榻上,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刘娥、太子赵祯(时年十二岁,已更名赵受益,后复名祯)、以及王钦若、丁谓、冯拯(新任宰相)等核心重臣,皆跪伏在榻前。

真宗浑浊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太子稚嫩而悲伤的脸上,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只能发出嗬嗬的气音。他艰难地抬起枯瘦的手,指了指太子,又指了指刘娥,然后目光投向虚空,仿佛在寻找那从未真正降临过的“天帝”的踪影,最终,手臂无力地垂落。

大宋第三位皇帝,赵恒,谥号神德文烈钦明仁孝皇帝,庙号真宗,就此驾崩。终其一生,他试图用“天书”和封禅来证明自己的天命所归,最终却在一片神神鬼鬼的迷惘中,结束了他的时代。

皇帝的崩逝,并未引起巨大的混乱。刘娥早已做好了准备。在真宗咽气后不过一刻钟,她便在众臣面前,强忍悲声(无论这悲痛有几分真实),展现出惊人的镇定,以“权同处分军国事”的身份,连续下达命令:

“即日起,皇城诸门落锁,非有懿旨,任何人不得出入!”

“殿前司、侍卫亲军马步军司,即刻接管汴京内外防务,严加巡逻,有敢散布谣言、图谋不轨者,立斩!”

“诏令翰林学士,即刻拟写先帝遗诏、新帝登基诏书!”

“礼部、太常寺,速备大丧礼仪及新帝登基大典!”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不容置疑。王钦若、冯拯等老臣,此刻也只能依令而行。在绝对的权力和严密的掌控面前,任何异动都是徒劳。

在先帝灵前,一场关乎帝国未来走向的争论,在众臣之间爆发。焦点在于,遗诏中如何界定刘娥在新朝的地位。

王钦若凭借其首席宰相的身份,提出:“按祖制,新帝即位,当由母后皇太后垂帘听政。然,皇后(指刘娥)虽抚育太子有功,终究……非太子生母(太子生母为李宸妃,已早逝)。且‘权同处分’之权,乃先帝特旨,先帝既已大行,此权……是否自动延续,尚需斟酌。依老臣之见,可在遗诏中尊皇后为皇太后,与新帝共理国事,但具体仪制,当由外朝议定。”

他试图利用“非生母”和“祖制”来限制刘娥的权力,将“垂帘”的具体规则掌控在外朝手中。

丁谓立刻站出来反驳:“王相公此言差矣!皇后娘娘在先帝朝便已‘权同处分军国事’,辅佐先帝,处理政务,夙夜匪懈,朝野共睹。太子更是由皇后娘娘亲自抚养教育,母子情深,视若己出。如今新帝冲龄,正需皇后娘娘以皇太后之尊,继续辅政,以定社稷,安人心!此乃顺理成章之事,何须再由外朝‘议定’仪制?莫非王相公认为,皇后娘娘不堪此任?”

他这话直接将刘娥的辅政地位与江山社稷的稳定挂钩,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冯拯等大臣则面面相觑,不敢轻易表态。

就在争论不下之际,刘娥在珠帘之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先帝将社稷、太子托付于本宫,信任有加。本宫一介妇人,本不敢当此重任。然,太子年幼,国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为保大宋江山平稳,赵氏宗庙安宁,本宫……唯有勉为其难,依先帝故事,继续辅佐皇帝,直至其成年亲政。”

她没有纠缠于“生母”、“非生母”的细节,也没有去争论“祖制”,而是直接抬出了先帝的托付和江山社稷的最高利益,将自己放在了无可辩驳的位置上。她顿了顿,语气转冷,目光似乎穿透珠帘,落在王钦若身上:“至于仪制,皆是为国事服务。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便依丁相公所言,于遗诏中明确:‘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分。’ 诸位相公,可有异议?”

殿内一片寂静。王钦若张了张嘴,看着帘后那个模糊却无比威严的身影,以及旁边虎视眈眈的丁谓,还有殿外那些隐约可见的、属于皇城司的带刀侍卫,最终,所有的不甘和挣扎都化为了一声无力的叹息,他匍匐在地:“臣……无异议。”

乾兴元年二月戊午日,太子赵祯在先帝灵柩前即位,是为宋仁宗。尊刘娥为皇太后。遗诏颁行天下,明确:“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分。”

登基大典结束后,十二岁的小皇帝穿着不太合身的龙袍,坐在宽大的御座上,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在他的御座之后,一道浅黄色的纱帘缓缓垂下。

纱帘之后,刘娥端坐在凤椅之上,衮服冕旒,面容隐在帘后,看不真切,只能看到一个庄严肃穆的轮廓。她微微侧首,对身旁的皇帝(实际上是对帘外的百官)轻声道:“皇帝,可以开始了。”

仁宗有些紧张地清了清嗓子,用尚带稚气的声音说道:“众卿……平身。”

百官依礼起身。当他们抬头望向御座时,看到的不仅是年幼的新君,更是御座后那道象征着至高权柄的帘幕。

一个新的时代——仁宗朝,开始了。

但所有人都明白,至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真正执掌这个庞大帝国命运的,是帘幕之后的那位女性。

刘娥,这位出身微贱、历尽坎坷的蜀地女子,终于走到了权力的极致。她不再是“权同处分”,而是名正言顺、昭告天下的“权取处分”。她垂下的帘幕,不仅隔开了她与百官,也隔开了一个时代。

她微微抬起眼,目光似乎穿透了帘幕,穿透了宫殿,望向了远方。那里,有西北虎视眈眈的党项,有北方依旧强大的辽国,有朝堂上心思各异的臣子,还有这万里江山下,无数生民的期盼与苦难。

道路,依然漫长。但至少此刻,她已立于万人之上,拥有了按照自己意志,去塑造这个帝国未来的可能。

而远在雷州(寇准再遭贬谪之地)的寇准,听闻真宗驾崩、刘娥正式垂帘的消息后,面向北方,久久不语,最终,只是深深地、深深地叩拜下去。不知他这一拜,是为逝去的先帝,还是为这前途未卜的新朝。

(第二十二章 终)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造化一炁神诀原神:一株草也可斩落星辰天之湮永恒界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原神:最可爱的魔神!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童年回忆:从恐龙宝贝继续开始开棺大吉股市风云之逆袭传奇盗墓:开局大慈大悲手魔法这么练也是可以的吧帅小白封神路火影之星噬黄亦玫每日一问,宝宝今天亲亲吗快穿:疯批宿主在线作妖熊出没:异界幻想亮剑:满级悟性,手搓M1加兰德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逆天仙途:废柴的崛起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雁行录拒绝清北的我,只好去盗墓了俏寡妇搞钱上瘾,小狼狗他求贴贴四合院:和贾东旭一起进厂重生九零小辣椒职业大神竟然是邻家哥哥穿越七零年代:冬至春又来七零:暴躁小妹靠打人救爹暴富啦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修无敌仙路我的大小美女老婆逃婚当天,我傍上了大佬人在奥特:开局这个世界开始娘化德哈:重温旧梦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鬼律师卿本佳人,奈何要做母老虎救命!病弱小可爱他超乖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天道闺女之九门小师妹爱人祭天,大小姐杀疯了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穿书女配太嚣张,绿茶白莲心慌慌亲爱的请抓牢天道九叶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港综:天命反派,别人装逼我变强时空雷主灵韵峰无敌小师弟带着系统赚钱钱我在符文之地的妹妹有一点多道之始祖残土纪元原神:雪夜送桃拜金猎手:开局反杀成首富宿主的梦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八极天帝灰烬纪元:我在末日吞神明西游,假如孙悟空不放水躺平成圣:我的咸鱼系统超神了什么?开局就是测灵根?战锤40k:我靠巨剑砍平一切膳时通古今双界逍遥行:我在现世当神豪蓝星:星星的快递到了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凡尘财道:我的系统能买万物我在中欧当上帝!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剑尽人间崩坏:死过之后被追着套牢凡骨魔尊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金丹家族:青华徐氏崛起记末世尸神,老婆强我也强娱乐圈:惊!曲神被歌王拿捏了我要崩坏天道轨迹,谁都别玩!洪荒:我的梦想是提前退休穿越之剧情里面都没有提到的路人官场褶皱17岁金球?鲁尼将十号双手奉上四合院:我的系统是追到冉秋叶万维圣辉:终末救赎之约窃国之诡重生1983:开局战神归来界墟源核:从意识凝体到诸天墟极人妖同法八零辣妻残废兵王被我撩成小狼狗宝可梦:犯贱后全世界都吻了上来摊牌了:我就是修仙界搅屎棍龙盟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退役兵王重返学院漫威丧尸宇宙女武神异界:出生小队已经没有人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