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区净化序列”的通告如同末日丧钟,在深磐之心每一个幸存者心头蒙上了厚重的阴影。七十二小时的倒计时,像无形的鞭子抽打着所有人。恐慌不可避免地在新增人口中蔓延,甚至一些原住民眼中也流露出绝望。
然而,林澈知道,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越是绝境,越需要秩序。深磐之心不再是小团队,近四十人的规模,若无章法,无需“净化”,内部崩溃就在眼前。
“我们不能乱。”林澈站在人群前,声音压过了窃窃私语,冷静得近乎冷酷,“逃跑?十公里外哪里是安全区?未知的荒野可能比‘净化’更致命。留下?我们就必须像一个整体一样战斗。而首先,我们要知道谁是自己人,该如何行动。”
他当即宣布了三项紧急法令:
一、军事管制。 所有人员,无论新老,即刻编入防御和建设序列,取消一切非必要休息。由林澈担任总指挥,下设防御、建设、后勤、情报四个小组,组长直接对他负责。
二、物资配给与贡献度挂钩。 取消平均分配。设立基础生存配给,确保无人饿死。额外配给,包括更好的食物、药品、装备,必须通过承担危险任务、完成关键工作或提出有效建议来获取“贡献点”兑换。沈玟负责记录。
三、安全连坐。 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违规或通敌,全组连坐受罚。知情不报者,同罪。
法令简单、严苛,甚至不近人情,但在死亡倒计时面前,无人反对。求生的本能让人们迅速接受了这套铁律。
接下来的两天,深磐之心像一架骤然上紧发条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防御组在大山带领下,疯狂加固工事,布置陷阱,操作缴获的重机枪进行适应性训练。建设组在老周等新加入工匠的指导下,利用一切材料强化结构,甚至开始挖掘应急逃生通道。后勤组由沈玟统筹,精确计算着每一份物资的消耗。情报组则由苏晚秋牵头,除了监听外界信号,重点便是研究那金属板、唐志强笔记以及……那台偶尔会闪烁一下的加密通讯器。
贡献度体系初步显现效果。为了获得更多食物或更安全的岗位,人们争相承担更艰苦的工作,几个原本有些懒散的俘虏也为了生存拼尽全力。但同时,矛盾也开始滋生。一名原住民队员因不满一名新来的工匠因技术贡献获得额外药品而发生了争执,差点动手。
林澈毫不犹豫地执行了连坐——争执双方所在小组当日配给减半。惩罚的即时性和严厉性瞬间震慑了所有人,也让“规则”二字深深烙入每个人心中。
第二天深夜,苏晚秋带着浓重的黑眼圈找到林澈。她在唐志强笔记的夹缝和李瑾遗留的符号中,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关联。
“林澈,你看,”她铺开几张草纸,“金属板的纹路,笔记里这个模糊的符号,还有李瑾画的‘共振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核心几何结构有相似之处。它们可能指向同一种……东西,或者原理。”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另外,我尝试分析了那‘净化’通告的音频信号背景音,里面有极其微弱的、类似……但频率高得多的嗡鸣。和我们地下传来的,还有之前‘银眼睛’发出的,有些相似,但更……尖锐,充满攻击性。”
这意味着,“净化”可能并非简单的轰炸,而是与山里这些诡异现象同源的技术?这个猜测让林澈不寒而栗。
就在此时,负责监视俘虏的队员押着阿杰过来。阿杰脸色惨白,浑身发抖。
“林首领……我……我说……”他仿佛下了巨大决心,“那把匕首……是信物。‘鹞鹰’低级外围人员的标识,用于在……在‘净化’前,被自己人识别并……可能回收。”
他恐惧地看了一眼那加密通讯器:“那个……它不光是通讯器,也是……定位信标和……身份标识。‘净化’开始时,持有它的人,或许……或许能暂时安全。”
室内一片死寂。阿杰的坦白印证了最坏的猜想——“鹞鹰”不仅要净化区域,连他们的外围棋子也一并清理,只保留极少数可能有用的“标识”持有者。
“你怎么知道这些?”林澈盯着他。
“我……我以前是‘鹞鹰’一个外围实验室的清洁工……无意中听到的……后来实验室出事,我逃出来,加入了黑石营地混口饭吃……”阿杰语无伦次。
他的话真假难辨,但提供了关键信息。林澈让人带他下去,严密看管。
“我们还有不到二十四小时。”林澈看着苏晚秋和闻讯赶来的沈玟、大山,“不能指望‘鹞鹰’的怜悯。我们必须利用一切可能。”
他的目光落在那台加密通讯器和从“夫人”箱子里找到的、无法打开的黑色盒子上。
“也许,‘钥匙’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手里。”
就在这时,据点外负责警戒的哨兵发出了急促的警示哨音!
众人立刻冲上围墙。只见远处山林中,数个快速移动的黑影正悄无声息地逼近,它们动作迅捷而诡异,在月光下反射着非金属也非生物的冷硬光泽。
不是人类,也不是已知的变异兽。
是“净化”序列的……先遣部队吗?
深磐之心的新规则,即将迎来第一次血腥的检验。而真正的“钥匙”,似乎还隐藏在一片迷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