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那个小心翼翼的握手,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短暂地接通了两人之间断开的线路。但电流过后,留下的不是顺畅的交流,而是一种更加微妙的、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尴尬。
向暖发现,沈时韫似乎把“以后尽量”这句话,当成了一个需要严格执行的KpI指标。
他开始尝试“分享”,只是方式依旧带着浓重的“沈氏风格”。
比如,他会在她分享食堂新出的、据说能一拳打死牛的硬核馒头后,隔几个小时回复一张他食堂餐盘的图片,里面是纹路对称得如同解剖图的清蒸鱼和焯水青菜,配文:【晚餐。】
向暖看着那张毫无食欲可言的图片,哭笑不得。这算哪门子分享?伙食汇报吗?
又比如,他会在她吐槽战术理论考核太难时,直接甩过来一个云盘链接,里面是他整理的、堪比教科书目录的《军事基础理论逻辑框架梳理(精简版)》。
向暖点开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思维导图和标注,感觉自己需要吸氧。她是想求安慰,不是想补课啊沈老师!
最让她无语的是,某次她随口说了句“今天训练胳膊有点酸”,第二天就收到了一个同城快递,里面是一整套专业的筋膜枪、按摩滚轴和一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上肢肌肉疲劳恢复操作指南(图文版)》,图文并茂,步骤清晰,就差配上解剖动画了。
向暖看着那堆器械和说明书,扶额长叹。她是不是该庆幸他没直接给她预约个康复理疗?
林晓晓听了她的吐槽,笑得直拍大腿:“哈哈哈!沈医生这是什么直男式关爱!也太好笑了吧!”
向暖无奈:“好笑是好笑,但……总觉得隔了一层。他好像在完成某种任务,而不是真的想和我交流。”
她怀念以前那个虽然冷淡,但偶尔会流露出真实情绪的他。而不是现在这个仿佛装了“恋爱标准程序”、却运行得bug百出的沈时韫。
这天晚上视频,向暖决定主动出击。她没像往常一样叽叽喳喳,而是托着腮,看着屏幕里正在看文献的沈时韫,忽然问:“沈时韫,你妈妈……最近身体好点了吗?”
这是那次不欢而散的探病后,她第一次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沈时韫敲键盘的手指顿住了。他抬起眼,看向屏幕,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沉默了几秒,他才开口,语气比平时更低沉些:“老毛病,需要静养。”
“哦……”向暖观察着他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那……你们……”
“她下周回欧洲。”沈时韫打断了她,语气恢复了平淡,但向暖敏锐地捕捉到他眉宇间一闪而过的、如释重负般的放松,“那边有她习惯的医疗环境。”
看来,母子关系依旧紧张。向暖识趣地没再追问,转而换了个轻松点的话题:“那你呢?最近忙不忙?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玩……呃,有意思的病例?”她及时把“好玩”咽了回去。
沈时韫似乎思考了一下,才回答:“有一个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的病例,处理方式……比较棘手。”
然后,他就真的开始详细讲解起脑脊液鼻漏的成因、几种修补术式的优劣对比以及这个病例的特殊性……
向暖:“……” 她默默拿起旁边的水杯喝了一口。好吧,至少他愿意跟她“分享”工作了,虽然分享的内容让她有点头皮发麻。
她强撑着听完,在他间歇时,赶紧插话:“那个……沈时韫,其实你不用这样。”
沈时韫停下讲解,疑惑地看着她。
“我的意思是,”向暖组织着语言,“你不用刻意找话题,或者觉得必须‘分享’点什么。就像以前那样,偶尔回个‘嗯’,或者看我嘚啵嘚啵,也挺好的。”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些,“我更喜欢……真实的你。哪怕那个你,有点闷,有点笨。”
屏幕那端的沈时韫愣住了。他看着向暖带着点无奈却又无比认真的眼神,心底某个坚硬的角落,似乎被这句话轻轻叩击了一下。
他好像……又搞错了方向?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极其缓慢地,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嗯。”他应了一声。这一次,不再是完成任务式的回应,而是带着一点……如释重负的意味。
视频结束后,沈时韫独自坐在书房里,看着屏幕上向暖最后那个带着点小委屈又努力理解他的表情,久久没有动作。
他拿起手机,点开那个被他置顶的、备注为“小太阳”的对话框,删掉了里面刚刚打好的、关于另一个罕见病例的简述。
或许……他需要学习的,不是如何“分享”,而是如何……放松。
他揉了揉眉心,第一次觉得,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比完成一台最复杂的手术,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而另一边的向暖,则在放下手机后,看着天花板,轻轻叹了口气。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不过,至少冰山先生愿意迈出尝试的脚步了,哪怕姿势笨拙得让人想笑。
慢慢来吧。她对自己说。
只是,此刻的两人都未曾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即将打乱这缓慢而笨拙的磨合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