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区,这个曾经被阴霾笼罩的驻地,如今成了整个大同世界目光汇聚的焦点,更成了一台由五千多万人共同驱动的、充满奇思妙想的庞大“唤醒机器”。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心意、无数的声音、无数的成果,如同百川归海,汇聚到那间简陋却又承载着无限希望的医疗室。
信息,以近乎“狂轰滥炸”的方式,被精心筛选后,通过詹云山团队的脑波协同设备,以及最原始却也最真诚的口述,传递到李默的耳边,渗透向他那逐渐松动却依旧冰封的意识深处。
来自教育的回响:
云染染风尘仆仆地赶到,她没有哭泣,而是拿着一份份报告,用清晰而有力的声音汇报:
“默哥,教育改革第一阶段已在百分之七十的驻地铺开。3—18岁的‘超人’教育框架已经初步完成定稿,这是个可以根据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方案,用您的话来说就是能升级的方案,上不封顶。孩子们用的正是您当年亲自审定的启蒙教材。”
“编号881驻地,一位在旧时代被认为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新型教育评估中展现出惊人的空间想象能力,已被选拔进入初级机械构造兴趣小组……”
“我们收到了超过十万封来自各地教师和学生的信件和画作,他们都在问,默首领什么时候能再去看看他们的新教室?”
一幅幅充满童稚色彩的画被贴在医疗室的墙壁上,画上是孩子们想象中的大同世界,色彩斑斓,充满阳光。
来自净世株的生机:
环境改造小组的负责人每日汇报进度:
“首领,186区东侧第一批抗辐射树种已成功栽种,成活率百分之九十二!”
“周边三个驻地的土壤改良剂已投放,初步检测显示,有害物质浓度下降明显!”
“我们根据您之前提出的构想,尝试构建的小型生态循环模块,在测试驻地运行稳定,已成功产出第一批无污染蔬菜!”
空气中,似乎开始弥漫起一丝淡淡的、属于新生植物的清新气息。
来自民生的温度:
那位曾与李默对话的母亲,在生活得到切实改善后,带着自己亲手做的一份简单却干净的食物,在医疗室外,用带着口音却无比真挚的话语说道:
“首领……俺……俺家娃今天吃上肉了……驻地新来的管理员说,是您定的规矩,娃们长身体的时候不能缺了营养……您……您快点好起来,俺们……俺们现在不怕了,真的……”
她的声音哽咽,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希望。
来自龙城的脉动:
以张志高为首的核心特殊团队,直接将办公地点设在了医疗室旁。他们处理公务的声音,各部门协调的对话,龙城各项数据平稳运行的汇报,成为了持续不断的背景音。
“能源供应稳定。”
“外部威胁等级维持低位。”
“新一批物资已按计划分发至各驻地。”
这一切都在告诉李默:你缔造的系统仍在稳健运行,大同世界无恙。
来自“抓流星”的理性之光:
墨星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演算。他们不再试图直接“计算”灵魂,而是转而构建最优信息输入模型。
“根据情感共鸣系数和记忆关联度加权计算,下一个信息包应优先传递教育改革类成果,配合编号007号童谣的特定频率波段。”
“检测到脑波对‘公民自发行为’类信息反应更显着,建议加大此类信息比重。”
他们用冰冷的数字,为温暖的“反哺”规划着最有效的路径。
下至嗷嗷待哺的婴儿,被父母抱着,在医疗室外发出咿呀之声,仿佛在呼唤;上至寿元将近的老者,拄着拐杖,将自己珍藏的一小罐干净的水,或者一句祖传的、寓意平安的祝福语送来……
五千多万份心意,五千多万个声音,用各自不同的方式,汇聚成一股磅礴而温暖的洪流。它们或许杂乱,或许朴素,或许带着些许笨拙,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核心——
“醒来吧,首领!”
“看看您播下的种子,正在开花!”
“听听您守护的人们,正在歌唱!”
“大同世界需要您!我们需要您!”
这股由五千万人共同奏响的唤醒狂想曲,日以继夜,不休不止,如同温暖的阳光和润物的春雨,持续不断地冲刷、融化着那意识深处的坚冰。李默的生命体征,在这狂轰滥炸却又充满爱意的“信息风暴”中,正以稳定而坚定的速度,一点一点,向着光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