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选择摆在面前,各具诱惑,也各藏风险。
李默的目光在三幅投影间快速移动,大脑飞速权衡。天池山谷看似桃源,但封闭的环境和可能的土壤问题限制了发展,而且他的心脏跳个不停,直觉告诉他,不能选;林场要塞资源丰富,但防御和辐射隐患是心头刺,这个虽然没有心脏剧烈跳动,但想到那些变异的物种,这个留着备用;地下长城节点最为神秘,风险最大,但那“极其坚固,天然防核”的描述,对于从核爆中侥幸生还的他们来说,拥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这最后一条,他的直觉消失了,心脏也趋于平坦,正常跳动。
他没有犹豫太久,手指坚定地指向了第三个选项:
“选第三个,地下长城节点!”
他环视众人,解释道:“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资源,是绝对的安全!一个能扛过核爆的掩体,才能让我们睡个踏实觉!林场和天池再好,万一再来点天灾人祸,或者被那些变异怪物盯上,我们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
他的理由简单粗暴,却直指核心——生存底线。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指向第二个选项,目光看向小雅、孙思玲和林倩等人:
“第二个等到拥有自保能力后,留着给你们研究用!” 他眼中闪烁着规划者的光芒,“那里有现成的房子,有开阔地,靠近水源。等我们站稳脚跟,那里可以改造成我们的农业试验站、医疗研究点或者对外联络的前哨!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最后,他看向第一个选项:
“第一个那个先暂时放弃!暂时列为待开发区域。” 他顿了顿,补充道,“那里位置太特殊,易守难攻也意味着容易被困死。等我们实力足够强了,或许可以把它打造成一个应急避难所或者……最后的堡垒。”
说完他的决策和初步规划,他看向众人,语气带着征询,但眼神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如何?”
机舱内安静了一瞬。
她们之中只有小雅知道李默的天赋,那种能提前知道些什么的本能,或者叫它直觉。
小雅率先点头:“我同意!安全是第一位的。而且分散布局的思路很好,能降低风险,拓展我们的活动范围。”
孙思玲也表示支持:“地下结构如果能改造成垂直农场,光照问题可以用人造光解决,或许比露天种植更稳定。我大胆猜测一下,如果那里被人改造过,里面可能有前人留下设备,仪器之类的,我们过去就是摘桃子。比自己去开发一个洞穴更有价值。”
林倩推了推眼镜:“从生物安全角度,一个可控的、洁净的封闭环境,对于医疗和研究至关重要。我支持选择三。”
开拓者5号总结道:“决策逻辑清晰,优先级明确。风险与收益评估通过。”
全票通过!
李默这个决定,不仅选择了一个安全的巢穴,更展现出了超越普通生存者、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寻找食物的幸存者,而是在尝试为一个微缩文明的重生,规划蓝图。
“好!5号,设定航线,目标——地下长城节点!”李默意气风发地下令。
“航线已设定。预计抵达时间:45分钟。”
庞大的米-26调整方向,如同一只认准了巢穴的巨鹰,朝着那片隐藏着未知与希望的山脉,坚定地飞去。他们即将拥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而围绕着这个家,一个微小的、顽强的生命与文明的火种,即将在新的土壤上,尝试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