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刚踏上田埂往回走,身后泉面忽然传来轻响——那株顶着金绿花的稻苗竟顺着泉壁往上攀,细茎缠着月光凝成的丝,慢慢贴到稻草人垂下的根须上。老水手回头时,正见稻苗的花瓣轻轻颤动,抖落三两点金粉,落在草人肩头的旧布上,布纹里立刻浮出淡金的稻穗纹,与梯田里的稻穗晃出相同的频率。
“这苗竟跟着咱们走了?”守礁人的女儿停下脚步,竹篓里的花籽忽然集体发烫,她掀开篓盖,只见新结的籽壳上竟映出泉面的“光月”虚影,虚影里,那株稻苗正顺着根须往稻草人方向挪,每挪一寸,籽壳上的“光月”就亮一分。
谢怜低头看向手中的《花盟新岁记》,方才萤火虫落下的空白页旁,又多了行浅金色的小字:“苗随根走,籽映月行”。他指尖刚触到字迹,书页忽然透出微光,将篓里的花籽都照得发亮,籽壳上的“光月”虚影竟飘了出来,在空中连成半圈小月亮,跟着众人的脚步往前飘。
花城抬眼望向故事阁的方向,那延伸过来的光链忽然加快了速度,链上的星点逐个亮起,与空中的小月亮形成呼应。“星图在等这株苗。”他话音刚落,稻草人忽然轻轻晃动,草人身后的根须网猛地收紧,将那株稻苗稳稳托在中央,根须上的光纹顺着稻苗的茎往上爬,在花瓣上凝成颗小小的星珠,珠里映出故事阁顶层的星图缺口。
瑶儿蹲下身,指尖碰了碰根须网,网眼立刻透出暖光,将她的影子映在地上,影子旁竟多了道小小的稻苗影,与真苗晃得一模一样。“这网在留苗呢。”她说着,往根须上洒了点海底花胶的余液,胶液刚沾到根须,网眼就长出细巧的稻芒,将稻苗裹成个半透明的光茧,茧外的月光纹正慢慢往故事阁方向延伸。
小海娃摇了摇金沙铃,铃响未落,空中的小月亮忽然集体往泉边飘,落到泉面的月膜残痕上。残痕被月光一照,竟重新聚成完整的月膜,膜里映出故事阁的星图——原本空缺的“南田星”位置,正对着稻草人托着的稻苗光茧,连星纹的弧度都分毫不差。
“星位对上了!”小海娃拍手时,光茧忽然裂开道缝,稻苗的花瓣顺着裂缝往外舒展,金绿的纹路与空中星图的光链缠在一起,像根发光的线,将梯田与故事阁连了起来。谢怜翻开《花盟新岁记》,书页里的月牙泉剪影旁,竟自动添上了稻草人托着稻苗的图案,图案旁的小字又多了半句:“星位归位,新志添章”。
夜风忽然转暖,梯田里的稻穗晃得更急,穗尖的光纹顺着根须网往光茧里流,光茧的裂缝越来越大,最后“啵”地一声散开,稻苗带着星珠,顺着光链往故事阁飘。众人跟着光链往前走,竹篓里的花籽忽然集体轻响,籽壳上的“光月”都转成了星纹,与空中的星图完全重合。
走到故事阁楼下时,稻苗已飘到顶层的星图旁,星珠轻轻嵌入“南田星”的空缺处。星图被一补全,整座故事阁都亮起暖光,光链顺着窗棂往下绕,缠在众人的竹篓上,篓里的花籽立刻透出更亮的光,捏在手里,能清晰感觉到星图跳动的节奏,像与整片天地的脉搏连在了一起。
老水手摸了摸篓里的花籽,忽然笑出声:“走了半辈子路,总算见着星星是怎么长出来的。”守礁人的女儿望着顶层的星图,轻声接道:“是泉边的月光,田埂的稻穗,还有咱们手里的花籽,一起织出来的。”
谢怜合上书时,书页最后添上了完整的句子:“泉聚月光,穗缠花籽,南田的星,织进新志;苗随根走,星逐光归,天地的脉,连入初心。”夜风裹着稻花香吹过,故事阁的光链轻轻晃动,像是在回应——看,这世间的星,从来都不是独自亮着的,是无数双手,无数片月光,一起织成了完整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