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号”如同游弋在暗礁区的鱼儿,借助庞大星骸的阴影,悄无声息地向着那片暗红色的基地靠近。
陆晨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飞船,规避着侦查单元用损失换来的、标注在星图上的一个个危险区域。周期性扫过的低强度能量波纹、看似空无一物却能让空间微微扭曲的引力陷阱、以及偶尔快速掠过的晶角族巡逻艇影子……都让这段航程充满了紧张感。
在这种极致的专注下,他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也变得敏锐。根据系统日志,从释放侦查单元到此刻逼近基地外围,已经过去了近八个蓝星时。
“宇宙标准时…真是漫长。”他心中暗自感慨。在蓝星上,八个小时足以经历一场漫长的会议或是一次短暂的休整。但在这浩瀚的星骸带,这点时间仅仅够他完成一次不成功的侦查和一段小心翼翼的潜航。这让他对宇宙的广袤与自身行动的渺小,有了更具象的认知。一个宇宙标准时,约等于一点二个蓝星时,这意味着他刚才花费了差不多整个蓝星的夜晚时段,才仅仅摸到了敌人巢穴的边缘。
【接近基地外围警戒圈极限距离。建议停止前进。】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及时。
陆晨稳稳地将“星尘号”停靠在一块巨大、内部结构足以屏蔽大部分探测信号的战舰装甲板后方。从这里,已经能用高倍光学传感器清晰地看到那座狰狞基地的细节。那些如同生物血管般搏动的能量管道,以及防御平台上偶尔转动的、如同眼珠般的生物晶体炮台,都带来一种生理上的不适感。
他现在面临最关键的问题:如何进去?如何在那位“砺锋大人”抵达之前,拿到“灵能髓液”?
强攻是下下之策。且不说基地本身的防御力量,一旦动静过大,引来那位至少是星使境的“大人”,他除了利用升级后的空间操作能力狼狈逃窜,几乎没有第二种可能。
潜入?晶角族显然拥有生物与科技结合的感知网络,常规的物理潜行和能量伪装恐怕效果有限。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在基地外围残骸间忙碌的小型工程艇。它们如同工蚁,穿梭于固定的航线,将采集到的矿物或能量运回基地。
“系统,分析工程艇的航线、进出基地的认证流程,以及其能量屏蔽特性。”
【分析中…基于侦查单元最后传回的数据…】
【航线:固定,三点一线(采集点 - 缓冲区 - 基地入口)。】
【认证流程:观测到生物能量波动扫描与特定结构信号交互,推测为生物基因识别与内部编码验证。】
【能量屏蔽:为便于在残骸区作业,工程艇具备基础的能量与信号屏蔽层,强度一般,但足以规避大部分环境干扰和低级探测。】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陆晨脑中迅速成型。
偷梁换柱!
他无法完美模拟晶角族的生物信号,但他可以……“回收”一艘工程艇,然后“合成”一艘外观、信号一模一样的仿制品!他自己,则藏身于仿制品内部!
关键在于进出基地的那一瞬间的生物认证。他无法模拟,但他可以……“挟持”认证。
“系统,如果我能在极短时间内,控制一艘载有晶角族驾驶员的工程艇,在其通过认证的瞬间,由你完成对认证信号的捕获与复制,并同步应用到我们的仿制品上,成功率有多高?”
【方案可行性分析中…】
【前提:需在基地防御火力反应前,完成对目标工程艇的瞬间压制与控制,并确保驾驶员存活且能配合完成认证。】
【信号捕获与复制:成功率92.7%。】
【实时信号同步与应用:成功率85.1%(存在因空间环境干扰导致的微小延迟风险)。】
【整体行动成功率(包含潜入、获取、撤离):估算为31.4%。风险等级:高。】
百分之三十一点四。
一个赌徒都不会轻易下注的几率。
但陆晨的眼神却亮了起来。对于在废土和蓝星无数次从绝境中杀出血路的他而言,只要有超过三成的机会,就值得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搏一把!
“足够了。”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进行最后的准备。
他首先合成了一些必要的小玩意儿:【高强度束缚索(星尘级)】、【神经麻痹毒素(对晶角族特化型)】、【一次性信号中继与干扰器】。
随后,他将目光锁定在一条最繁忙的工程艇航线上,选择了一处位于航线中段、有较多残骸遮挡、便于动手的“伏击点”。
“星尘号”悄然移动,提前抵达伏击点,将自己完美隐藏起来。
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根据之前的观测,大约每半个宇宙标准时(约蓝星时间三十六分钟),就会有一批工程艇经过。
果然,没过多久,三艘臃肿的、如同放大了数十倍的水滴形甲虫的工程艇,排着松散的队形,慢悠悠地沿着固定航线驶来。它们毫无戒备,显然不认为在自家据点门口会有什么危险。
就是现在!
当最后一艘工程艇即将经过陆晨隐藏的残骸时,他动了!
“星尘号”并未现身,但他本人如同蓄势已久的猎豹,通过一次精准的短距离空间闪烁,直接出现在了那艘工程艇的顶部舱门处!
艇内的晶角族驾驶员似乎察觉到了顶部的轻微震动,疑惑地抬起头。
然而,迎接他的,是一双平静却蕴含着绝对力量的人类手掌!
砰!
陆晨的手掌覆盖着凝练的星能,无视了工程艇脆弱的舱门结构,直接将其震开!在驾驶员惊恐的目光和即将按向警报按钮的前一刻,陆晨的另一只手快如闪电,蕴含着神经麻痹毒素的指尖精准地点在了驾驶员额间晶角下方的神经簇上!
驾驶员身体猛地一僵,眼神瞬间涣散,动作停滞。
陆晨如同鬼魅般钻入驾驶舱,反手将瘫软的驾驶员用束缚索捆了个结实,并迅速将【一次性信号中继与干扰器】贴在了工程艇的主控台上。这个小玩意儿能暂时屏蔽工程艇对外发出的异常信号,并作为系统中继点。
整个过程,从闪烁突入到完成控制,耗时不到三秒!另外两艘工程艇毫无察觉,慢悠悠地消失在前方的残骸中。
“系统,执行‘偷梁换柱’计划第一步:扫描并复制该工程艇全部结构与非生物信号数据!”
【指令确认。扫描中…数据复制中…】
【扫描完成。已建立“晶角族工蚁-III型工程艇”完整数据模型。】
“第二步:以最快速度,利用现有材料,合成一艘完全相同的仿制品!”
【指令确认。消耗“星骸带常见合金单元”x300,“导能水晶”x15,“破损的晶能引擎”x1,积分x2000…】
【合成中…预计耗时:4分17秒。】
合成需要时间!而这里,距离基地入口并不远,随时可能有其他巡逻单位经过!
陆晨心跳微微加速,但眼神依旧冷静。他一边监控着被俘驾驶员的状态,确保其不会提前苏醒或死亡,一边通过“星尘号”远程监视着周围的动静。
每一秒,都如同在刀尖上舞蹈。
四分多钟,在此时显得无比漫长。
终于……
【合成完成!“晶角族工蚁-III型工程艇(仿制品)”已存入系统空间。】
陆晨毫不犹豫,立刻将仿制品取出。一艘与被俘工程艇一模一样的飞船出现在旁边。他迅速将俘虏转移至仿制品内,并将其放置在原本的位置。而将那艘真正的工程艇直接回收。
【回收“晶角族工蚁-III型工程艇”x1,获得积分+1500,“常见合金单元”x80,“低纯度能量晶角”x1(来自驾驶员)。】
做完这一切,他深吸一口气,坐进了仿制品的驾驶位。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启动仿制品引擎,推动操纵杆,让这艘“李鬼”船,沿着既定的航线,不紧不慢地驶向那座散发着不祥气息的暗红色基地入口。
能否成功,就在那认证的一瞬间。
(第47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