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第一中学,是北江省重点中学,也是省级示范学校。学校创建于解放前,原来就叫东阳中学,后来改名为东阳市第一中学,也就是东阳市民口中的“东阳一高”。
现在正是吃晚饭的时间,李杨下班后便来到了东阳市第一中学大门前。郭毅将纪委的那辆商务车开了出来,停好车后也跟着丁博文一起来到了李杨身后。发生了这次交通事故后,市委秘书长张吉光今天下午还专门把他们两人喊过去谈了话,要他们两个人在李书记外出期间必须紧跟着,以免再次发生意外。
李杨回头看了身后两人一眼,笑道:“你们也不要那么紧张,今天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交通意外,再说了就算是针对我个人的报复行为,现在短时间内他也不敢再次冒头。特别是你丁博文,现在小郭开车送我过来就行了,你不回去休息却硬要跟着过来。”
郭毅并没有出声,也只是笑了笑,丁博文接茬笑道:“李书记,反正我下班后也是一个人,也没什么事,还不如陪您过来转一转。”
李杨笑了笑,来到学校门口门卫处,现在学校放了暑假,所以门卫处也只有一名门卫在值守。他看见走过来的李杨三人,站了起来问道:“现在学校放了假,没什么人了,你们是来干什么的?”
李杨递过去一根烟,待门卫接过去后,问道:“我听说你们一中的学府花园小区就在这学校里面,想问一下我们要找人怎么进去?”
那门卫将烟插在耳朵上,回答道:“这个学府花园的确在里面,但是去年市教育局认为住户和学生都从这大门出进一是影响教学秩序,二来也不安全。所以专门在学校北面为小区单独开了一个门,并且还从学校里面将小区这面又用围墙隔开了。”说完后,还从门卫室走出来,指着学校围墙告诉李杨三人应该怎么走。
李杨跟门卫道谢后,便顺着围墙向北面走去。决定来东阳一高找这个退休老教师前,李杨还专程跟打电话回去跟北阳市的纪委书记谢军涛问了退休老教师的基本情况。
一转弯没多远,李杨就看见了学府花园小区的大门,一看就知道是新开没多久的,安装的电动门,也有门卫室,但是里面没有人,门卫室墙上倒是挂了一个学府花园的铭牌。
李杨三人直接从门卫室旁边小门处走了进去,一进去就看见几栋六七层楼高的步梯楼房出现在眼前。楼房前的空地上还三三两两坐着一些人在聊天,其中都是一些年纪大的为主。
这些坐在外面的人看到李杨三人的陌生面孔后,都齐刷刷看了过来,连聊天的声音都变小了。李杨脸上带着笑容,来到离他们最近的一堆人面前,照样先掏出香烟撒上一铺,一边发烟一边问道:“您们大家都在外面坐着乘凉呀,我可不可以找大家打听一个人?”
兴许看见李杨三人面善又都带着笑容,一个先接了烟的老头笑眯眯点燃了烟抽了一口后,说道:“看你们也不是我们这附近的人,不知道你们要打听谁,我们这院子里住的基本上都认识。”
可当李杨说出“刘和良”三个字时,不仅那吸烟老头不出声了,其余的人更是沉默以对。但是李杨也观察到有几人在听到自己说出“刘和良”名字时目光不由自主的瞟向了其中一个人。
李杨心里明白这个人估计就是刘和良本人了,面对在场众人的冷淡,李杨也毫不在意。他自顾走到这个人面前,蹲了下来,看着这个年龄60多一点的老头,仍然笑道:“我看您是刘和良老师吧,我在北阳工作时,您给我写过举报信的事还记不记得?”
听到这句话,这老人才重新打量起李杨来,虽然不认识李杨,但是他知道北阳的市委书记是个年轻人,现在年龄是对上了,可是自己儿媳妇那件事人家不是为自己主持了公道吗,今天找自己又有什么事?
李杨见这老人还是沉默,也知道人家的顾忌,他干脆开门见山道:“老人家,我从北阳调到我们东阳工作了,当时您为自己儿媳妇被许省长的二儿子许旭升欺负摔伤了给我写的信,还有您儿子媳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恢复教师身份,再说我这刚来人生地不熟的,所以今天就想过来拜访您老人家一趟。”
其实这老头,也就是刘和良本人已经相信李杨的话了。他站了起来,对李杨用歉意的语气说道:“不好意思了,李书记,虽然现在没有人来找我们了。但是这些老邻居们还是对原来老有人来骚扰我感到担心,所以才会这么警惕。”
“没事没事,保持一颗警惕心还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是你也不认识我们。”李杨也是哈哈笑道。
这时也有人问刘和良:“刘老师,看来你应该认识这几个人呀。”刘和良笑着点了点头,指着李杨向大家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前些日子跟大家说过的北阳那边的市委书记,我家的事就是李书记给办的。”介绍完后,又对李杨说道:“李书记,就去我家里坐坐吧。”李杨笑着点了点头,跟在刘和良后面向楼房那边走去。
刘和良家很近,就在一楼,并且为了方便出行,他把一楼阳台部分改成了一个入户大门,可以不经过楼道就直接回家了。进去后,李杨发现这房子是个3室1厅的结构,面积也不算大,大概接近一百个平方的样子。家里没人,刘和良介绍说老伴现在跟着儿子媳妇在省城。因为孙女放假了,老伴就把孙女带去省城去了,还说过段时间全家人就会都回来的。
李杨听到这,就问道:“难道学校还没有恢复您儿子媳妇的教师待遇吗?”刘和良苦笑道:“李书记,虽然事情是真相大白了,我也去找过学校,可是学校领导说要上报教育局,还让我不要着急,总是要有个说法的。其实孩子们劝过我,说让对方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就很满足了,现在他们两人在省城一个私立学校教书,虽然不是什么铁饭碗,但是也算有个工作了。”
李杨也知道,只要许海军还是副省长,东阳这边应该没有人会为解决这件事而去得罪许海军这个省领导的。现在自己来东阳了,那么必须是要落实这件事的,但是这事现在肯定不能跟刘和良说的。
于是李杨岔开话题道:“刘老师,刚才说了我现在调到咱们东阳工作来了,我今天过来其实还是有事请教您的。”
“呀,李书记您真到我们东阳工作了,也是市委书记。”刘和良虽然是老师,但是对官场上的职级还是不算清楚的,他认为北阳市委书记调到东阳来,那肯定也是市委书记。李杨也是笑着解释道:“那还差着呢,我现在是市委副书记。”
但是这话听到刘和良耳朵里,就变成了李杨被贬职了,你想从市委副书记降到副书记了,这不是贬职是什么。为什么贬职,这肯定是为自己家里的事得罪了省里的领导了。想到这,刘和良更是愧疚万分,很是不好意思的说道:“李书记,您看您为我们的事连市委书记的职务都免了,这真是对不起您,害的您......。”
“别、别”李杨赶紧制止了继续说下去的刘和良,然后解释道:“刘老师,您千万不要自责了,我这个调动根本不是什么贬职,严格意义上讲我其实还升官了。”见刘和良还是一副我是读书人,你骗不了我的表情时。李杨就拿平湖县和北阳市打比方,说自己在北阳当市委书记和现在平湖的县委书记一般大,虽然北阳是市,但是也只是一个县级市,最后还开玩笑道平湖的县委书记被提拔后还当不了自己现在的职务。
这一通解释下来方才打消了刘和良的疑虑,刘和良不好意思的笑道:“这样说下来我就放心了,我就说像李书记这样不畏强权的领导才应该提拔。您能来我们东阳工作,更是我们东阳人的福气。”
李杨也是连连摆手,直说这话说过了,东阳的领导干部还是蛮称职的。刘和良也知道话里意思到就行了,再说多了也是不好,他记得李杨找自己时说有事咨询,便问道:“李书记,您说找我有事,不知道我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
李杨也没有客气,直接将曾传文的事说了出来,还说当时曾传文担任校长时,有个老师举报过他有贪污行为,最后这个老师却被车撞的身亡了,所以自己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他当时在学校时的情况。
没想到,刘和良听完李杨今天找自己的原因后,也是激动地一拍大腿,叫道:“我就说像曾扒皮这样的干部,只有李书记来了才能收拾他,恰巧您说的这件事发生时我还没有退休。这样,李书记您等会,我去喊一个人来,相信对您肯定有帮助。”说完,不等李杨开口回话就站起来小跑着出去找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