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故人又见,那前世的种种,不自觉地充斥着苏淮的大脑,他有些痛苦。
“苏淮,你想什么呢。我问你话呢,你怎么什么都不说。”这时坐在苏淮对面的陈钢,出声打破了苏淮的回忆。
“噢,不好意思。上午黄工交待的事我没做好,被批了两句。突然想起来,有些不好意思。你刚才问什么来着?”苏淮飞速地编出来个好借口。
“行了吧你。除了你,整个计划科,你见黄工给谁好脸过。我问你认不认识那个新来的姑娘。”
“不认识。我到哪认识去。”苏淮为了省去麻烦,直接否认。
“嘁,我还以为你认识呢。你刚才说话那个随意劲儿,搞得她跟你媳妇似的。得,回头我找后厨的小何问一下。”
“嗯。不过那姑娘一看就不是好惹的,你可得小心着点儿。”
“女怕缠郎……”
苏淮低头干着饭,耳朵里充斥着陈钢那嗡嗡的声音。一顿上好的午餐,让苏淮没滋没味地硬塞进了肚子里。
————
下班之后,苏淮没精打采地回到家里。往躺椅上一坐,就没有想起身的意思。
张蕊看到丈夫这副模样,以为他是累坏了,赶紧端茶倒水递到手里。然后就是准备饭菜,酒杯酒瓶给丈夫摆好。
看到温柔体贴的妻子,苏淮的心情才好了许多。他甩了甩脑袋,把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甩走,又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然后起身去厨房给妻子打下手。
等一家人吃饭的时候,看到二弟苏洛,苏淮觉得自己真不该为张宁烦恼。如果把张蕊换成她,她肯定不愿意自己把工作让给二弟。也会为此两个人大吵大闹一番,连带着母亲、弟弟、妹妹们跟着伤心。
一切都想明白了之后,苏淮这才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和家人们聊着家常。
“大淮,看你回家时的模样,是不是今天在厂里累着了。”母亲永远最在意儿子。
“妈,不累。就是一开始要记的东西多。脑子有点不够用。要我看呀,这个工作还真不适合我。小洛,你抓紧多吃点儿,明年你一满十六,哥就把工作让给你。”
苏淮一边说着,一边隔着桌子,给苏洛的碗里夹了块肉。
“苏淮,眼看着这天也凉了。你寄回来的工具都长灰了。你是不是也该练练手,为了以后的日子准备准备了。”张蕊现在是内当家的,苏淮一开口,她立马把计划提上了日程。
“嗯,你说得对。我是得打点小东西了。让周围的邻居们先看着,然后名声传了出去,咱们的小日子就不愁喽。”苏淮点头称是。
“大淮,这能行?木料可不好买,你能找到门路?”孙氏是守旧派,她对于大儿子的决定,仍持着怀疑的态度。
“妈,这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认识朋友。后天礼拜天,我去找我那朋友问一下,看看他那里有没有存货,先拿回来了一点儿试试水。妈,你说咱们这周围的人,家里最缺什么?”
“别人家我不知道,反正咱家缺什么我知道。你们两口子结婚了,妈总感觉对不起你们似的。屋里都是旧的,全是你爸留下来的,一件新的都没有。依我看呀,你就给你们自己先打些新的吧。”
苏淮想了想,然后抬头问着自己的三妹,“小淇,要不哥先给你打个书桌和书架吧。什么都没有你跟小济学习重要。”
“真的?!哥,你太好了。”要不是苏家家教严,苏淇恨不得跳起来庆祝一番。
————
为了这个家,苏淮说干就干,第二天上班前,就和家里人打过招呼,要晚回来。他要去找木料。
下了班之后,苏淮拉着陈钢等一众计划科里的年轻同事,一起在饭馆里小聚了一把。
然后骑着自行车,带了两百多斤的木料回到自己家。
孙氏看到苏淮真带回来了木料,她难免担心这些钱打水漂。而张蕊看着这些木料,她仿佛回到了住在窑洞的时光,嘴角不由地露出了笑意。
娘俩搭手帮着卸下来木料,然后母亲给儿子打着身上的灰尘,妻子给丈夫递来了水杯。
“妈,咱们这边哪儿能借到三轮车?这自行车带不了多少,太费工夫。”苏淮喝了口水,然后才问着母亲。
“三轮车这么稀罕的东西到哪找去。对了,你去找你三叔。他们单位一准儿有。”
苏淮看了看手表,已经八点了。只好暂时放下念头。
第二天一班本想直接去找三叔的,结果又被黄工叫进办公室里,好好交流了一下最后的学习心得。
等他再回到家,囫囵吃了点饭,时间已经七点多。他赶紧推上车子出门。
“妈,我去找三叔问一下三轮的事儿。”
“大淮,看你这个急劲儿,明天一早再去不行嘛。”孙氏担心儿子累着。
“我还是现在就去吧。明天一早去拉木料,中午之前就能开工。有些事越早越好。”
————
苏明虑对于侄子的要求,从来没有摇过头。他拎上家里的酒,揣着几包烟,带着苏淮就到了自己的单位。
苏明虑在养路段上班儿。这里别的不多,就是车多人多。
到了三叔的单位,趁着三叔去找人,苏淮的眼睛就开始搜索着废旧的东西。很快他就盯上了一辆不到三成新的三轮车,在一堆破烂里很是显眼。
“大淮,这位是你张叔。”苏明虑很快就带过来一位三十多岁的人,身上的中山装很是板正,手里拎着一个人造革包。
“张叔好。今天要麻烦您了。”苏淮很有礼貌。
“老苏,你这也是来得巧,晚一晚,我也下班回家了。你说你也是客气,借辆三轮车,跟门卫打声招呼不就完了嘛,非得再跟我讲一声。”
“张叔,这事儿不怪我三叔,其实我想看看有没有你们报废的三轮儿,自己买一辆回去。收拾收拾用起来也方便些。”苏淮赶紧插嘴说着自己的想法。
“噢,原来是这样。那堆破烂儿要是能修,我们也不至于堆在那边儿等着卖废铁。小苏,我劝你别浪费那个钱了,说不定你修车的车,都赶上买个半新的了。”姓张的好心劝着苏淮。
“张叔,谢谢您的好意。但是我们个人到哪买整车去,也只能买点零件儿,自己捣鼓捣鼓。再说了,家里用,也拉不了什么重东西。你们这里的车都是定制的,钢材都经过升标加厚。可比我们买的新的还耐用。您说是不是。”
“哎,你这话说的在理儿。老苏,你这侄子的嘴真会说,比你可强多了。是不是二哥他也这么能说?”
“我这个大侄儿,原来也是个闷葫芦。在外面吃了不少的苦,这才学会说话。”苏明虑和这个姓张的关系还行,所以他说话还比较随意。
“那行吧,小苏,那一堆里你随便挑。明天……明天礼拜天是吧,后天让你三叔到财务交十块钱就成。老苏,后天找我拿单子。该走的手续还是要走一下的,别让人说闲话。”
“张叔,这是应该的。太谢谢您了。我就要那一辆吧,不敢耽误您下班回家。”苏淮随手指向了自己看中的那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