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异星土地的瞬间,孩子们脚下的光轨突然化作细密的光点,如同踩在流动的星砂上。空气里弥漫着陌生却温和的能量气息,不同于星轨七城的任何一种能量属性——既没有火城的炽烈,也没有水城的柔润,反而带着草木抽芽般的生机与岩石沉静的厚重,两种特质在空气中自然交融。
女孩的叶笛率先有了反应,笛身的双色纹路自发流转,将异星的空气能量转化为可感知的波动。她试着吹奏一个简单的音阶,风带立刻在前方卷起一道能量漩涡,漩涡中心竟浮现出半透明的植物虚影:叶片是星轨草木的形态,叶脉却泛着异星特有的银蓝色光泽,随着笛声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她的问候。
“它们在和我们说话?”男孩蹲下身,星纹凿轻触地面。异星的土壤远比星轨的土脉松软,却蕴藏着更坚韧的能量脉络。当星纹凿的星轨能量注入,地面浮现出类似星轨地脉的纹路,只是纹路间点缀着细碎的银蓝光点,如同星轨没有的“地脉星辰”。这些光点顺着纹路流动,在他脚边汇聚成一个小小的能量环,微微发烫,像是友好的触碰。
徐墨随后跟上,手中握着记忆星树的果实粉末所制的记录笔。他在空气中轻划,笔尖立刻捕捉到异星的能量频率,在半空写下一行双色文字:“星轨纪年三年初春,异星东经三脉·初遇之境”。文字落下的瞬间,周围的银蓝光点纷纷聚集过来,在文字旁组成奇异的符号,像是异星的“地名”回应。
“看那里。”男孩突然指向远处的山谷。山谷入口处矗立着几块巨大的岩石,岩石表面布满天然形成的纹路,竟与孩子们信物上的符号有几分相似。更奇特的是,岩石顶端生长着一种双色藤蔓,一半是星轨常见的深绿,一半是异星的银蓝,藤蔓缠绕间,正缓慢地吸收着阳光与土壤的双重能量。
当他们走近岩石,藤蔓突然加速生长,顺着岩石表面垂下,在孩子们面前组成一道能量帘幕。帘幕中浮现出模糊的画面:异星的守护者们正用类似星尘梳的工具梳理能量流,用类似潮汐螺的器物调和水域,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与聚星台相似的高台,台上悬浮着与共生之图同源的光芒。
“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女孩轻晃叶笛,能量帘幕中的画面随之变化,展现出异星曾经历的能量失衡——银蓝能量过于炽烈时,草木枯萎;深绿能量过盛时,岩石风化。直到他们找到两种能量的平衡之道,才让世界重归生机,“就像我们经历过平衡试炼一样。”
水城的潮汐螺在男孩背包里轻颤起来。不远处的山谷溪流中,突然涌出一串水泡,水泡破裂时释放出与潮汐螺同频的能量波。男孩将潮汐螺放入溪中,螺身立刻旋转起来,同时调和着星轨潮汐的韵律与异星水流的节奏。溪水原本有些湍急的流速渐渐平缓,水底竟浮现出与水城相似的星轨水纹,与异星的银蓝水脉在河床中央交织成螺旋状。
火城的星尘梳也感应到了异星的能量核心。山谷深处传来隐约的能量搏动,如同异星的心脏在跳动。男孩取出星尘梳扬起,星轨的星尘与异星的银蓝能量立刻在空中相遇,没有冲突,反而化作无数光粒,如同萤火虫般飞向能量搏动的方向,像是在为异星的核心注入新的活力。
徐墨望着孩子们与异星能量的自然互动,突然明白了初代守护者影像中的深意:“所谓引路人,不是带着答案而来,是带着提问的勇气与倾听的耐心。”他记录下溪水中交织的水纹,“你们看,能量从不需要翻译,它本身就是最通用的语言。”
当星尘梳的光粒抵达山谷深处,那里的能量核心突然亮起,投射出一道光柱直冲云霄。光柱中,异星守护者的身影渐渐清晰——他们手中握着与孩子们信物对应的器物,脸上带着与孩子们相似的期待笑容。
孩子们举起手中的双色信物,与光柱中的身影遥遥相对。星纹凿的土脉能量、叶笛的风带韵律、潮汐螺的水流节奏、星尘梳的光尘活力,在这一刻与异星的能量完全同步,在山谷中奏响和谐的共鸣。
“这才是双星纪年的真正意义。”徐墨在记录笔上写下新的文字,“不是两个世界的相遇,是两个世界的‘对话’。”
光柱中的身影做出了邀请的手势,山谷深处的能量屏障缓缓打开,露出通往异星腹地的道路,道路两旁的银蓝植物纷纷转向他们,叶片上的纹路组成“欢迎”的符号。孩子们相视一笑,握紧手中的信物,沿着光轨向更深的异星世界走去——他们知道,真正的共生,始于相遇,终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