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天命铸鼎”的盛典余温尚未散尽,中央大鼎的铭文仍在被民众津津乐道,一股来自北方的寒流却已裹挟着血腥与杀机,猛烈地撞击在汉国刚刚铸就的边疆防线之上。
最初的征兆,来自最北端“孤狼燧”升起的一缕孤烟。那是在一个天色灰蒙的清晨,了望塔上的哨兵依照惯例,极目远眺北方那片覆着薄雪的苍茫草原。突然,他的目光凝固了——视野尽头,代表最紧急敌情的三股浓黑狼烟,正笔直地冲上寒冷的天空!
“三烟!黑色!北面!是孤狼燧!”哨兵的惊呼声瞬间打破了边境清晨的宁静,号角手立刻吹响了凄厉的警报。整个烽燧台的士兵瞬间进入战斗位置,弓弩上弦,目光死死盯住北方。
按照预定规程,相邻的烽燧看到信号,立刻依次点燃狼烟,将警报向着内陆军堡接力传递。与此同时,数骑轻装斥候如同离弦之箭,从孤狼燧奔出,冒着风险向前探查,试图弄清黑烟背后的具体敌情。
然而,还没等斥候带回消息,更糟糕的情况接连发生。
次日午后,“黑石堡”外的巡哨队遭遇了一股约三十人的天狼溃兵。这些人衣衫褴褛,眼神疯狂,如同饿狼般扑向汉军的巡逻队,嘴里喊着混乱不堪的胡语,挥舞着锈迹斑斑的刀剑,甚至有人用的是削尖的木棍。他们战斗力并不强,很快被装备精良的汉军哨兵击溃,留下几具尸体后四散逃入荒野。但从俘虏口中得到的零星供词却令人心惊:“王庭没了…死了…都死了…阿勒坦…杀…南边…有吃的…”
紧接着,“风语隘”的守军报告,夜间听到隘口外远处传来大规模人马移动的声音和隐约的厮杀声,持续了半夜方才渐渐远去。
第三日,最靠近原天狼牧区的“望北屯”外围的小型垦殖点遭到洗劫!几户刚刚南迁至此的牧民帐篷被烧毁,辛苦攒下的过冬粮秣和寥寥几只牲畜被抢掠一空,地上留下了杂乱的马蹄印和几具被害农人的尸体…
坏消息如同雪片,通过烽火、号角、快马,层层传递,最终汇聚到北境防线总指挥勐的案头。此刻,他正坐镇“镇北堡”,这里是整个北部防线的核心支点。
军情室内,气氛凝重。墙壁上悬挂的巨大羊皮地图,此刻被标注了数个刺眼的红色标记,代表着发生冲突和异常的地点。这些标记看似零星散布,却隐隐勾勒出一条不安的弧线。
“左司马,情况不对劲。”一名负责情报整理的校尉面色严峻,“从孤狼燧的黑烟开始,到小股溃兵冲击,再到望北屯被劫…看起来像是天狼内乱后的溃兵自发南逃劫掠。但是…”
他顿了顿,指向地图上几个点:“但是您看,这些溃兵出现的位置和时机,太巧了。黑石堡、风语隘、望北屯,恰好是我们防线上的几个薄弱点和试探方向。而且,溃兵再多,也不该如此精准地绕过我们的主要哨卡,直扑后勤垦殖点。这背后,恐怕不简单。”
勐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他刚毅的面容上带着连日操劳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鹰。他手指敲击着桌面,沉吟道:“你的意思是,这可能是那个篡位者阿勒坦的伎俩?故意驱赶溃兵或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我防线的虚实和反应?甚至…故意制造混乱,为更大规模的行动做准备?”
“末将以为,不得不防!”校尉重重点头,“若真是大规模溃兵,应是无头苍蝇般乱撞,而不会如此…有针对性。”
正在这时,一名亲卫急匆匆闯入,呈上一份刚从龙城以最快速度送达的密报。勐展开一看,正是前几日那名冒死逃出的天狼哨骑所带来的关于王庭政变、阿勒坦上台及其激进南侵意图的详细情报!
一切豁然开朗!
“果然如此!”勐猛地一拍桌子,眼中寒光爆射,“阿勒坦!好狠的手段,先是弑父篡位,清洗异己,现在又想拿我汉国边境开刀,用我们的血粮来喂饱他的军队,稳定他的权位!”
局势瞬间明朗,也瞬间危急。北方的敌人已经变了,从一个可以沟通、有盟约约束的邻居,变成了一个内部流血、急需外部掠夺来续命的疯狼!
“不能再等了!”勐立刻做出决断,“传令!北部防线所有军堡、烽燧、屯民寨,即刻起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双倍岗哨,巡逻队加倍,弩箭雷火全部就位!所有边境垦殖点、小型村落,立刻向后方军堡或大型屯寨撤离,实行坚壁清野!”
“命令骑兵营,以都为单位,前出警戒!遇小股溃兵,驱散或歼灭;遇大队人马,立刻烽火示警,不得恋战,迟滞敌军即可!”
“八百里加急!将此地情况及我的判断,急报龙城,呈送汉王!”
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汉国北部边境如同一张骤然拉紧的弓弦,瞬间绷紧!烽火台上狼烟日夜不熄,报警的号角声此起彼伏。一队队汉军士兵奔跑着进入防御位置,弩炮被推上城墙,雷火罐被小心搬运到指定地点。边境的百姓扶老携幼,带着尽可能多的粮食牲畜,在军队的掩护下,沉默而有序地向后方转移。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组织起来的坚韧。
龙城,王宫。
阳歌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勐的急报和那名天狼哨骑的详细供词。他站在那幅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久久停留在北部那片突然变得血红的区域。
“内乱终至…”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语气中带着预料之中的沉重,“阿勒坦…选择了最危险的道路。”
他没有丝毫犹豫。勐的判断和他完全一致,应对措施也极为果断。
“拟旨。”阳歌转身,声音斩钉截铁,“准左司马勐所奏,北疆全线,进入战争状态!授权其临机决断之权,可调动北境一切人力物力御敌!”
“命岩灵,统筹东部防线,警惕亳邦趁火打劫,必要时可抽调部分机动兵力策应北方,但东部主要防线绝不可动摇!”
“命坚骨,立刻向北境优先调配粮草、箭矢、药品等军需物资,保障供应!”
“命绘,将此事通告元老会及民众,无需隐瞒,直言北境有变,然汉国有信心、有能力御敌于国门之外!稳定民心,勿使恐慌!”
他的命令清晰而迅速,充满了强大的自信。朝廷这台机器,在经过无数次危机磨练后,已能高效运转应对挑战。
烽火已然点燃,剑锋直指北疆。汉国这艘刚刚确认了伟大航向的巨轮,迎来了“天命铸鼎”后的第一次严峻考验。北方的狼烟,不再是遥远的风景,而是真真切切的战争警报。
第三百九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