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春耕的变革
凛冬的寒意终于在大地上褪去了它顽固的白色外壳,潺潺的雪水汇入河流,使其变得丰沛而汹涌。泥土的芬芳气息再次弥漫在空气中,蛰伏了一整个冬季的生命力在阳光下悄然萌动。汉部落迎来了在新土地上、在新规模下的第一个春天,也迎来了一场关乎未来根基的农业变革。
河畔新规划出的广袤农田里,褪去了枯黄,显露出深褐色的沃土。然而,与往年各家各户在分配到的田块上自发耕种不同,今年的田地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整气象。
在阳歌的亲自规划和主持下,一场名为“井田制”的试验正在这里拉开序幕。虽然名称借用了阳歌记忆中的概念,但其本质更接近于一种适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土地规划与管理制度。
大片平整的土地被用石灰画出的笔直线条,大致划分成了若干个巨大的“井”字形方块。每个大方块内部,又被细分为九块面积相仿的小田区。其中,位于中央的一块被明确为“公田”,而其周围的八块,则作为“私田”分配给了八户家庭(包括新归附并表现良好的家庭)。
阳歌向全体族人宣布:“从今年起,这片田,按新规矩种!八家农户,先合力耕种中间的‘公田’!公田的产出,全部归入部落公仓,用于供养战士、工匠、巫医以及应对灾荒!完成公田的耕种后,各家再各自耕种分给自家的‘私田’,私田的产出,大部归自家所有!”
这个制度的核心在于:以集体力量优先保障部落的公共储备和战略需求,同时保留部分私有空间以激励生产积极性。它并非严格的奴隶制或封建制井田,而是阳歌基于现实需求的一种创造性的制度设计,旨在解决部落扩大后公共粮食储备与个人激励之间的平衡问题。
起初,一些老农,尤其是新归附的成员,对此感到困惑甚至些许抵触,担心这是在变相增加他们的劳役。但阳歌做出了保证:私田的赋税比例将远低于他们过去在巨鹰城邦时的剥削,且部落公仓的粮食将用于保障所有人的基本生存和安全。在坚手、岩灵等核心成员的带头示范和解释下,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一新规。
然而,更大的变革,发生在耕作方式上。
工师署早已根据阳歌的构想,赶制出了数件笨重却坚实的石器——大型石犁。这些石犁的犁头选用的是最坚硬耐磨的青石,经过反复打磨,形状更适合破土开沟,并加装了木制的扶手和牵引架。
为何在有铁器的情况下仍使用石犁?阳歌的解释清晰而务实:“铁,是我们的刀,是我们的箭,是工坊里打造精细工具的核心!每一斤铁料都无比珍贵,必须优先用于武器和关键工具!开垦荒地、深翻硬土,最是损耗犁头,用坚韧的石器,成本更低,更容易大规模制作和更换!等以后我们的铁多到用不完,再换铁犁不迟!”
资源分配的智慧,让众人信服。
真正让今年春耕场面截然不同的,是拉犁的动力来源——马匹!
驯马场经过一个冬天的持续训练和适应,终于有几匹性格相对温顺、力量充足的驮马被选拔出来,承担起这项开创性的工作。
春耕的第一天,阳光和煦。全部落几乎所有空闲的人都聚集到了田边,带着好奇、兴奋和一丝怀疑,观看着这场前所未有的耕作演示。
一匹雄健的棕色驮马被套上了特制的皮轭和挽具,身后连接着那架沉重的石犁。一名经验丰富的农人(他同时也是驯马小组的成员)既紧张又兴奋地扶住了犁把,另一名战士则在一旁小心地牵引着马匹的笼头。
“驾!”扶犁的农人发出指令,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牵马的战士轻轻一抖缰绳,驮马打了个响鼻,开始发力向前迈步!
巨大的石犁刃深深地切入沉睡了一冬的土地!在马匹稳定而强大的拉力下,原本需要两三个壮汉费力才能刨开的坚硬土壳,此刻如同黑色的波浪般,被轻松地、势不可挡地翻开!湿润肥沃的泥土沿着犁铧向两侧翻滚,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形成一道笔直而深邃的犁沟!
“天哪!!” “这么快?!” “这……这一匹马,能顶得上十个人干活啊!”
田埂上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叹声!人们被这惊人的效率彻底震撼了。老农们看着那飞快延伸的犁沟,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他们比年轻人更懂得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能在最好的时令里,耕种比以往多出数倍的土地!意味着更多的收成,更充足的粮食!
扶犁的农人起初还有些紧张,但随着马匹步伐的稳定和石犁翻土的顺畅,他很快找到了感觉,甚至能稍微调整方向,让犁沟更加笔直。自豪感取代了紧张,他的腰板挺得笔直。
一匹马拉着石犁,其效率远远超过了之前全靠人力用骨耜、石锄的缓慢挖掘。原本需要数日才能翻完的一块田,如今不到半日便已完成。
接下来,更多的马匹被套上犁具,投入到公田的耕作中。虽然马匹数量有限,需要轮流使用,但带来的效率提升是颠覆性的。公田的耕种任务以惊人的速度完成,质量远比人工挖掘要深、要匀。
公田完成后,分配到私田的农户们早已迫不及待。他们按照抽签顺序,排队申请使用马匹和石犁来耕种自家的私田。虽然每家能使用马匹的时间有限,但即便只是用马犁深翻一遍,其效果也远超他们自己用人力折腾好几天的成果。
广袤的田野上,首次响起了马匹的嘶鸣声、农人的吆喝声以及石犁破土的哗啦声。新的制度与新的技术相结合,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潜力。土地被前所未有地深度开发和利用,播下的种子仿佛也感受到了这充沛的力量,急切地想要破土而出。
阳歌和坚手站在田埂高处,看着这片热火朝天、充满希望的春耕景象,相视而笑。
“有了马,有了这井田制,今年秋天的收获,恐怕仓库真要装不下了。”坚手感慨道,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阳歌点点头:“这只是开始。等我们找到了自己的铜矿、锡矿,造出更多的金属工具;等我们驯养出更多的牛马;等我们的人口进一步增长,开垦出更多的田地……汉部落,将再也不会有饥饿之忧。”
春耕的变革,如同注入部落躯体的一股强大新鲜血液,让这个新兴的共同体,向着更加富足、更加强大的未来,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第二百三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