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康熙独坐书房,面前摊开一卷泛黄的典籍。烛光摇曳,在墙壁上映出斑驳的影子,书页翻动声夹杂着偶尔飘入的夜风低吟。他的眉宇间透着几分凝重,指尖轻抚过纸上的古老符文。
“这符文……似乎在哪见过。”康熙喃喃自语,眉头紧锁。他猛然想起顺治帝血诏上的字体,两者竟有几分相似。这一发现让他心头一震,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喀尔喀公主站在一旁,目光落在符文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她指尖轻轻触碰衣袖边缘,似想掩饰内心的不安。“陛下,这符文与血诏的关系,是否意味着什么?”
康熙抬起头,眼神闪烁不定。“朕曾亲眼见过血诏,那字体与这符文如出一辙。”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或许,这就是线索。”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康熙警觉地转头望去。黑影掠过,他的心猛地一沉。他迅速起身,手按剑柄,目光如炬地扫视四周。书房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微微晃动。
就在此时,一道身影推门而入。来人披着黑色斗篷,面容隐匿在阴影中。“陛下,江南之地,或许藏着答案。”神秘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康熙眯起眼睛,心中虽有疑虑,却未表现出来。“你为何如此笃定?”他语气冷静,目光却愈发锐利。
神秘人缓缓上前,从袖中取出一张残破的地图。“此地曾有类似符文的记载,或许能解开谜团。”
康熙接过地图,仔细端详。他回想起密室中发现的湖中符文,以及镜湖平台上浮现的人影,心中隐隐觉得这一切并非巧合。
“江南……”康熙低声重复,仿佛在权衡利弊。他看向喀尔喀公主,“你觉得如何?”
公主略作思索,点头道:“若真有线索,值得一探。但此行需谨慎,恐有埋伏。”
康熙颔首,目光坚定。“好,那就启程前往江南。”
次日清晨,一行人离开皇宫,向江南进发。沿途风景如画,青瓦白墙映衬着碧水蓝天。雨滴落在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
抵达古镇后,康熙并未急于行动,而是先在镇中走访。他发现一处废弃的祠堂,墙壁上刻满了古老的符文。这些符文与之前所见极为相似,令他心中一震。
“果然有联系。”康熙低声说道,手指轻抚过墙上的纹路。他回头看向随行的众人,“这里或许藏有关键线索。”
喀尔喀公主走到他身旁,目光落在符文上。“陛下,这些符文似乎组成了一幅图案,像是某种指引。”
康熙点头,神情专注。“不错,我们需要破解它的含义。”他环顾四周,忽然注意到祠堂角落的一块石碑。
石碑上刻着几行模糊的文字,康熙蹲下身仔细辨认。“这是……顺治年间的记载!”他激动地站起身,“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
随着调查深入,康熙逐渐拼凑出真相。原来,符文与血诏皆指向一位隐居江南的高人,此人或许知晓一切秘密。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继续追查时,神秘人再次现身。这次,他的态度更加急切。“陛下,时间紧迫,高人已察觉你们的行动。”
康熙皱眉,“你究竟是谁?为何一直相助?”
神秘人沉默片刻,缓缓摘下兜帽。他的面容苍老,眼中却透着智慧。“老夫曾是顺治帝的谋士,如今只想弥补当年的过错。”
康熙凝视对方许久,终于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便一同前往。”
一行人连夜赶路,终于在天亮时分找到高人的隐居之所。那是一座幽静的竹楼,四周环绕着翠绿的竹林。
康熙上前敲门,片刻后,一位白发老者缓缓走出。他目光深邃,打量着众人,最终停留在康熙身上。
“你来了。”老者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符文的秘密,朕可以告诉你,但代价是你的决心。”
康熙毫不犹豫地答道:“为了大清江山,朕愿付出一切。”
老者微微一笑,转身走入竹楼。康熙紧跟其后,喀尔喀公主与神秘人则守在门外。
竹楼内,老者取出一幅画卷,展开后竟是完整的符文图案。他指着其中一处,“这是血脉交融的关键,也是顺治帝留下的最后嘱托。”
康熙屏息凝神,仔细聆听。他终于明白,符文不仅是线索,更是一种警示。只有解开其中奥秘,才能化解潜藏的危机。
离开竹楼时,天色已晚。康熙站在竹林间,仰望星空,心中感慨万千。他看向身旁的喀尔喀公主,“此行收获颇丰,但也只是开始。”
公主点头,“接下来,便是验证这些线索的时候了。”
一行人踏上归途,江南的景色渐行渐远。康熙心中却燃起新的希望,他知道,这场探案之旅,终将揭开隐藏在历史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