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皇后站在密室中央,指尖还残留着墙缝里的尘土。半个时辰前,康熙亲自将她带到这里。
“朕去擒拿鳌拜,你在此等候。”康熙的声音透着不容置疑的冷硬。他的手掌按在她的肩头,力道比平日重了许多。
“可是——”
“没有可是。”康熙打断她的话,目光深沉如井,“这是为你好。”
木门在身后重重合上,门闩落下的声音像是一记闷雷。赫舍里攥紧了衣袖,心底泛起一丝说不清的不安。这哪里是保护,分明是软禁。
密室不过十步见方,陈设简单得过分。一张木桌,一把椅子,角落里堆着几个蒙尘的箱子。墙上挂着几幅褪色的字画,画中人物面目模糊,在烛光下显得格外诡异。
赫舍里走到桌前,发现一本摊开的册子。墨迹未干,是康熙亲笔写下的安排:何时送膳,何人看守,何时接她离开。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
“呵,倒是周到。”她低声自语,嘴角扯出一抹苦笑。这些天来,她总觉得皇帝看她的眼神里藏着什么,现在想来,怕是早就计划好了吧。
墙角的木箱引起她的注意。赫舍里蹲下身,拂去灰尘,露出刻着奇怪符号的箱盖。她试着打开,纹丝不动。手指沿着边缘摸索,忽然触到一处凹陷。
咔嗒一声,箱盖弹开了。
赫舍里屏住呼吸,里面是一叠发黄的纸张。最上面是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紫禁城内的暗道密室。地图角落,一个红色标记刺痛了她的眼睛:朱三太。
“朱三太子?”她的心猛地一跳。顺治年间流传的传说,崇祯皇帝流落民间的三子。朝廷一直宣称这是无稽之谈,可眼前的地图……
快速翻阅下面的文件,一封封密信映入眼帘。日期跨越两朝,内容都是关于追查“朱三太子”的。最近的一封写着:“目标已确认在京城西郊,请速决断。”
赫舍里的手微微发抖。皇家几十年来一直在秘密追捕这个所谓的“前朝余孽”。康熙知道多少?他参与其中了吗?
突然,墙外传来嘈杂声。金属碰撞,脚步急促,还有压抑的痛呼。
“擒鳌拜的行动开始了。”她贴在墙上细听。
“搜!一个角落都不要放过!”陌生男声怒吼,“找到皇后者重赏!”
赫舍里的身子一僵。这是鳌拜的人!他们怎么会知道这里?
砸门声骤然响起。“里面有人!门被锁住了!”
她慌忙后退,撞倒了木椅。清脆的声响让外面的人更加激动。
“皇后娘娘,微臣吴坎奉命请您移驾。”那声音假意恭敬,却透着森森寒意,“若您不从,微臣只好……冒犯了。”
门开始剧烈摇晃,门闩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赫舍里环顾四周,寻找出路。目光落在装着秘密文件的箱子上,突然,后背碰到墙上的一幅画。
画框倾斜,露出后面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缝隙。
“机关!”她心中狂喜,用力推动那块砖石。
随着一阵低沉的轰鸣,墙壁缓缓移开,露出一条幽深的地道。赫舍里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就在最后一刻,密室的门被撞开了。
“人呢?”吴坎的声音充满暴戾。
地道里漆黑一片,赫舍里扶着潮湿的墙壁向前摸索。手中的火折子忽明忽暗,照亮了狭窄的通道。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但她不敢停下。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一丝微光。赫舍里加快脚步,发现出口处竟然通向御花园的一处假山。
她刚要出去,忽然听到外面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皇上,刺客已经全数拿下。”是索额图的声音。
“皇后那边情况如何?”康熙问。
赫舍里躲在暗处,看着康熙焦急的神色。方才的愤怒和疑惑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她摸了摸怀里的密信,轻轻叹了口气。
这一刻,她不知道该相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