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校内选拔赛团队合作
挑战赛校内选拔的结果毫无悬念,陈墨带领的团队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将代表学校参加接下来的区域赛。封瑶在答辩中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评委的认可,也在院内小范围地引起了关注。那个曾经因家庭变故而沉默低调、甚至带着几分阴郁的女孩,如今仿佛破茧成蝶,展露出令人惊叹的才华与从容。
徐卓远将这些变化看在眼里,心中的满足感难以言喻。他清楚地记得前世封瑶在大学期间始终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自我怀疑,哪怕成绩优异,也总是下意识地躲避聚光灯。而今,看着她坦然接受赞誉,与团队成员自信地讨论,甚至能就技术细节与陈墨据理力争,他知道,那个被前世阴影笼罩的封瑶,正真正地走向自我接纳与绽放。
区域赛的备战压力随之而来。赛事组委会公布了更复杂的模拟数据集和更加开放的命题要求,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对现有模型进行大幅度的优化和升级。
团队的新困境
这天下午,团队在实验室进行头脑风暴。陈墨在白板上划拉着复杂的结构图,眉头紧锁:“现有的动态再分配机制应对校内数据游刃有余,但面对区域赛提供的更大规模、更高噪声的数据,计算效率和鲁棒性可能会成为瓶颈。”
封瑶凝神看着白板,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轻点。徐卓远提出的“影响力再分配”理念是核心,但具体实现方式确实需要优化。她脑海中闪过几个近期阅读的文献中提到的方法,正欲开口,却被负责数据处理的赵峰打断。
“我们现有的计算资源也很吃紧,”赵峰推了推眼镜,语气沉重,“如果按照区域赛的数据规模,光是数据预处理就要花费我们大半时间。”
实验室陷入短暂的沉默。这个问题确实棘手,团队中擅长高性能计算的人才确实是个短板。
不速之客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一个戴着无框眼镜、气质斯文的男生探进头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请问,陈墨学长是在这里吗?”
陈墨抬了抬眼皮,语气平淡:“我是。有事?”
男生推门进来,礼貌地自我介绍:“学长好,各位好。我是大三计算机系的沈哲,对这次的数据建模挑战赛很感兴趣,听说学长的团队进入了区域赛,冒昧想来问问,是否还需要人手?”他语速平稳,目光扫过在场几人,在封瑶身上略微停顿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陈墨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自己的队员。赵峰没什么表示,另一个负责数据处理的队员则表示听学长安排。
沈哲似乎早有准备,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里拿出几页纸:“这是我之前参加一个类似项目写的部分代码和思路总结,主要关于大规模图数据的高效处理,或许能对团队有帮助。”他将资料递给陈墨。
陈墨快速浏览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认可。沈哲的实力显然不俗,而且他擅长的领域恰好是团队目前可能遇到的短板。
“我们目前模型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动态属性建模,是封瑶负责。”陈墨将资料放下,语气依旧没什么起伏,“封瑶,你觉得呢?”
封瑶的考量
突然被点名,封瑶微微一怔。她看向沈哲,对方也正看着她,笑容温和,眼神却透着一股锐气。这种眼神她有些熟悉,类似于陈墨对技术的纯粹追求,但又似乎多了点别的什么,一种......志在必得的意味?
她迅速收敛心神,思考着沈哲带来的资料所展示的能力。确实,团队需要加强计算效率方面的力量。她不是固步自封的人,只要能对项目有利,她欢迎任何有实力的伙伴。
“沈哲学长的能力看起来很强,”封瑶开口,声音清晰而平稳,“如果学长愿意加入,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如何将高效计算与我们的模型核心更好地融合。”
沈哲笑容加深:“封瑶学妹过奖了,早就听说学妹在模型创新上很有想法,希望能有机会合作。”
徐卓远的警觉
徐卓远站在封瑶侧后方,目光平静地落在沈哲身上。这个人,他前世有印象。沈哲,计算机系的风云人物之一,技术能力顶尖,但功利心稍重,善于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的履历。他选择在这个时候加入团队,目的恐怕不只是对项目感兴趣那么简单。区域赛的奖项,对于申请国外顶尖名校或是国内顶尖公司的研究岗,分量不轻。
而且,徐卓远敏锐地察觉到,沈哲看封瑶的眼神,除了对技术能力的认可,还夹杂着一丝对优秀异性的欣赏。这很正常,他的瑶瑶本就如此耀眼。徐卓远心中并无多少醋意,经历过生死与轮回,他对封瑶的信任,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知,早已坚如磐石。他只是暗自警惕,沈哲的加入,可能会让团队的合作 dynamics 变得稍微复杂。
“既然大家没意见,沈哲,欢迎加入。”陈墨一锤定音,“你主要负责配合封瑶,优化模型的计算效率部分,具体分工你们自己协调。”
“好的,陈墨学长。”沈哲从善如流。
合作的暗流
新的合作就此开始。沈哲确实能力出众,接手工作很快,提出了几个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大大提升了模型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速度。他与封瑶的讨论也多是技术层面的交流,高效而专业。
然而,偶尔在讨论间隙,沈哲会状似无意地问起封瑶之前的项目经历,或者对她某些巧妙的设计思路表示超出技术范畴的赞赏。封瑶均以礼貌而专业的态度回应,不着痕迹地将话题拉回技术本身。
这天,沈哲又解决了一个并行计算的小难题,心情颇好,对正在检查模拟结果的封瑶笑道:“封瑶,你的基础真的很扎实,思路也独特。听说你父亲是航天领域的工程师?看来家学渊源啊。”
封瑶敲击键盘的手指微微一顿。父亲的事,她并未在团队中详细提及。她抬起头,看向沈哲,对方笑容依旧,眼神却带着探究。
界限的维护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而清晰的声音插了进来:“瑶瑶的努力和天赋,与她父亲是做什么的,关系不大。”
徐卓远端着两杯热水走过来,将其中一杯自然地放在封瑶手边,然后站在她身边,目光平静地迎向沈哲的视线,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浅淡的笑意:“就像沈学长的编程能力如此出色,我们也无需追问令尊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对吧?”
他的语气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维护和界限感。
沈哲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恢复自然:“徐学长说得对,是我失言了。”他转向封瑶,“抱歉,封瑶,我没有别的意思。”
封瑶摇摇头,接过徐卓远递来的水杯,指尖感受到杯壁传来的温暖,心中那片因被触及家庭而泛起的微小涟漪也瞬间平复。她朝徐卓远露出一个安心笑容,然后对沈哲正色道:“学长,我们继续看刚才那个数据同步的问题吧。”
沈哲目光在徐卓远和封瑶之间转了一圈,了然地笑了笑,从善如流地回到技术讨论中。
深夜的对话
晚上送封瑶回宿舍的路上,月光依旧皎洁。
“那个沈哲,”封瑶主动开口,声音带着思索,“能力很强,但总觉得......有点太‘积极’了。”
徐卓远握紧她的手,轻笑:“他的技术没问题,目的性也很明确。区域赛的奖项对他很重要。至于其他的......”他侧头看她,眼中是全然的信任和温柔,“我相信你能处理好任何形式的‘欣赏’。”
封瑶心中一动,故意逗他:“徐大学神这次怎么这么大方?不怕我被别人的‘欣赏’拐跑了?”
徐卓远停下脚步,与她面对面,深邃的眼眸在月光下如浸染了清辉的寒潭,却只映出她一个人的身影。“不怕。”他的声音低沉而笃定,“因为我知道,无论遇到多少欣赏的目光,能与你分享代码灵感、讨论模型优劣、在深夜实验室并肩作战、也能在回家时看到书房那盏为我而留的灯的人,是我。”
他抬手,轻轻将她被风吹乱的一缕发丝别到耳后,动作轻柔而珍重:“我们走过的路,克服的障碍,共同的成长,以及两世累积的信任与珍惜,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瑶瑶,我担心的从来不是外界的诱惑,我只担心自己是否足够好,能否一直跟上你的步伐,与你光芒交汇,彼此照亮。”
封瑶的心被他这番话彻底浸润,软成一汪春水。她上前一步,主动靠进他怀里,脸颊贴着他温暖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声,感到无比的安心与力量。
“你一直都在,而且会一直在。”她轻声说,语气是无比的确认,“我们一起往前走。”
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月光下,相拥的身影仿佛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彼此最坚实的后盾。然而,他们都明白,沈哲的加入只是一个开始。区域赛的挑战远比想象中复杂,而团队内部微妙的关系变化,也预示着前路不会一帆风顺。
回到宿舍后,封瑶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封瑶学妹,今天抱歉了。明天讨论前,我想先跟你单独聊聊优化方案的具体细节,不知你明早八点是否有时间?沈哲。”
封瑶微微蹙眉,回复道:“优化方案可以在团队讨论时一并提出,明早八点实验室见。”
放下手机,封瑶望向窗外皎洁的月光。前世的遗憾,在今生的共同成长与坚定选择中,早已被淬炼成最牢固的纽带。但新的挑战,似乎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