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说的那个移动坐标还在屏幕上闪着红点,陈渊盯着它看了三秒,转身就往指挥中心走。
走廊里的灯管有些接触不良,一闪一亮,像在催他快点。
他推开会议室的门时,里面已经坐了六个人。都是舰队里能叫得上号的将领,有的刚打完绷带,有的袖口还沾着机油。看见陈渊进来,没人说话,但都坐直了。
“情况有变。”陈渊把终端放在桌上,直接调出星图,“我们之前想错了。他们不是来抢资源的。”
有人皱眉:“那炸我们能源舱是为了啥?练手?”
“为了造能量波动。”陈渊点了点c9区域,“他们在激活东西——七个远古信标。每一次战斗,每一次爆炸,都是在给这些信标充能。”
一片安静。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将领开口:“你是说,咱们打得越狠,他们越高兴?”
“对。”陈渊点头,“这不是战争,是实验。他们拿我们的战场当启动器,目标是重启一个叫‘关卡试炼’的东西。”
“听着像游戏。”另一个年轻将领冷笑,“我还以为自己在打仗,结果是别人副本里的Npc?”
“差不多。”陈渊没笑,“一旦试炼重启,空间会扭曲,导航失效,整个防线都会瘫痪。到时候别说反击,连撤退路线都找不到。”
会议室里气氛一下子沉了。
有人搓了搓脸:“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继续守?等他们把七个信标全点亮?”
“守不行了。”陈渊打开第二份数据,“被动防御只会让我们变成测试工具。下一步,我们必须主动干预。”
“怎么干预?你有方案?”
陈渊把画面切到一组波形图:“林悦从俘虏终端里扒出一段信号记录。每次敌方发动攻击前,都会先发送一段加密指令,像是在同步信标的接收频率。”
“你能黑进去?”
“不能。”陈渊摇头,“但现在我们知道信号存在,就能反过来布防。我的计划分三步——监测、干扰、突袭。”
他拿起一支笔,在战术板上画了三个圈。
“第一步,监测。c9废矿下面有条地质井,深度够,位置偏,我让技术组今晚架设传感器阵列,实时捕捉信标响应数据。”
“谁去?林悦?”
“她现在不能动。”陈渊说,“那边刚收到一条外部信号,内容只有一个数字——7。可能是倒计时,也可能是启动指令。这种时候让她出去,风险太大。”
“那你打算派谁?”
“老王推荐了一个工人,叫小刘,以前在矿上干过探测维护,熟悉地下管网。我已经让人带他过来,等会儿就出发。”
有人问:“监测到了然后呢?总不能光看着吧?”
“第二步,干扰。”陈渊敲了敲屏幕,“如果我们能在信标即将激活时,注入反向脉冲,就有机会让它进入假死状态。工程组正在改一台废弃的共振仪,改成干扰发生器。”
“这玩意靠谱吗?”
“试过一次。”陈渊说,“昨天晚上模拟测试,能让信号延迟0.8秒。虽然时间短,但足够我们做出反应。”
“第三步呢?突袭?”一个满脸胡茬的将领问。
“对。”陈渊眼神冷下来,“敌人每次发动攻击,都需要从某个控制节点发送指令。这个节点一定离前线不远,而且必须稳定供电。我怀疑他们在附近藏了移动指挥舱。”
“你要找出来,端了它?”
“不止。”陈渊说,“我要反过来用他们的系统,给他们发个‘启动成功’的假反馈。让他们以为信标激活了,放松警惕。”
会议室里有人吹了声口哨。
“这招损啊。”
“战场上没有损招和正招。”陈渊说,“只有能不能活下来的招。”
沉默了几秒后,戴眼镜的将领开口:“我同意调整战略。但有个问题——如果他们发现信号被干扰,会不会直接引爆所有信标?”
“有可能。”陈渊承认,“所以我们得留后手。我已经让后勤组准备三台备用导航核心,一旦空间扭曲发生,立刻切换本地定位系统,保证部队不乱。”
“装甲部队呢?”
“原地待命,但解除固定部署。”陈渊说,“把机甲编成快速反应小组,每组配一名通讯兵和一名技术员。一旦监测到异常能量波动,立刻按预案疏散或集结。”
“那空中单位?”
“无人机群全部改为隐蔽巡航模式,关闭主动雷达,只用被动感应。我不想再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底牌有多少。”
众人陆续点头。
那个年轻将领举手:“我还有个想法——既然他们靠战斗造波,那我们能不能……假装打?”
“什么意思?”
“比如派两支小队在边缘区对轰,但不用实弹,用电磁模拟炮击。”年轻人越说越兴奋,“制造战斗假象,骗他们以为我们在激烈交火,实际上我们在别处动手。”
陈渊看了他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张浩,三营的。”
“这主意可以。”陈渊在本子上记了一笔,“你负责牵头,找两个信得过的队长,今晚就开始演练。记住,动静要大,但别真伤人。”
张浩咧嘴笑了。
会议继续往下走。
有人提出通讯安全问题,陈渊说已经让技术组启用了老式频段跳变协议,虽然慢一点,但不容易被截获。
还有人担心士兵士气,毕竟突然被告知“你不是在打仗,是在给人做实验”,容易心态崩。
“我会亲自下连队讲话。”陈渊说,“不瞒他们。真相有时候比谎言更能稳住人心。”
说到这儿,他顿了顿:“另外,从今天起,所有作战日志都要加上一条备注——本次行动能量输出值记录在案。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每一炮打出去,不只是为了杀敌,也是在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干嘛?”
“反向推演。”陈渊说,“打多了,我们也能摸清他们的规律。谁说小白鼠就不能学会拆实验台?”
会议室里终于有了笑声。
又讨论了半小时,任务基本分配完毕。
监测组由工程兵和技术工人组成,天黑后潜入c9矿区;
干扰组留守基地主控室,随时准备启动共振仪;
突袭预备队由两支机甲小队轮换待命,一旦发现敌方指挥信号源,立即出击。
最后,陈渊站起身:“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很累。很多人带伤上阵,家里还有人等着消息。但我想说一句——我们现在做的事,不只是守住这个基地。”
他扫视一圈:“我们是在打断一场可能毁掉整个边境防线的阴谋。如果我们输了,下一个被当成实验品的,就是你们的家人所在的星球。”
没人说话。
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变了。
散会后,几个将领留下来整理任务清单。
陈渊坐在角落翻看最新的巡逻报告。
门外传来脚步声,小李跑了进来,手里抱着一堆线缆和接口模块。
“头儿!你要的双模中继器我修好了!”他把箱子放下,擦了把汗,“还加了个自动切换频段的功能,就算被干扰也能保持三十秒以上的通联。”
“不错。”陈渊检查了一下接口,“你什么时候学会搞这个的?”
“跟你混久了呗。”小李挠头,“再说,我也不能一直当个只会问问题的新兵蛋子啊。”
陈渊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但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权限卡递过去。
“明天开始,你进技术支援组。别给我弄炸了就行。”
小李接过卡,手都有点抖。
“放心!绝对不给你丢脸!”
他转身要跑,又被叫住。
“等等。”陈渊从终端上调出一张图,“把这个交给老王,让他带人去c9井口布设的时候,顺便看看这个位置有没有被人动过。”
图纸上标着一段废弃管道的走向。
“好嘞!”小李接过纸条,一路小跑没了影。
陈渊合上终端,走到窗前。
外面天色阴沉,远处的地平线上,沙尘正在缓缓升起。
他看了眼时间。
距离那个移动坐标抵达,还有不到十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