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寒星点点。
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商议开春生产计划的干部,诛皎独自一人留在公社大院的办公室里,并没有立刻回家的意思。
他缓步走到窗前,望着外面被清冷月光笼罩的、已然沉睡的村庄,远处联合总厂轮廓在夜色中依稀可辨,如同蛰伏的巨兽。
十年了。
从一九五零年那个雨夜重生归来,至今,整整十年。
三千多个日夜,如同潮水般在他脑海中汹涌回溯,一幕幕,清晰得仿佛就在昨日。
最初的悸动与狂喜,立下的血誓,猎杀野猪解决饥荒,匿名捐赠支援前线……那是他个人救赎的开始,是扭转命运齿轮的第一股力量。
紧接着,是守护挚爱,雷霆手段报复王麻子及其帮凶,将那场导致兰兰殒命、大壮惨死、乡情撕裂的悲剧,彻底扼杀在萌芽之中。前世那锥心的悔恨,终于被亲手抚平。
然后,是带领乡邻。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顶着压力合并成立五星高级社,推广良种,兴修水利,智斗贪官,创办加工厂……他将五个村子拧成一股绳,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让成百上千户人家,从饥寒交迫走向了温饱有余。
公社化浪潮与随之而来的浮夸风、炼钢运动,是巨大的考验。他力拒谎报,暗中储粮,力保劳力归田,兴修福泽后世的水利工程……在时代的洪流中,他如同一块礁石,尽最大努力守护着生产的根基,守护着人们活下去的希望。
困难时期,百家镇成了方圆百里唯一的净土,无人饿死。他秘密开仓济贫,凝聚人心;省领导视察,赞为楷模。这不仅仅是幸运,更是他多年未雨绸缪、扎实经营的必然结果。
目光投向更远。利用与苏联专家的友谊,他为国家抢回了关键的技术图纸,立下秘密功勋;敏锐识破并配合抓获敌特,保卫了技术安全。他的贡献,已然超越了乡土,触及了国家的层面。
创办技术夜校,培养本土人才;整合社办企业,成立联合总厂;制定严格标准,打造“百家镇”品牌;拓展全国渠道,产品进入京津……他将一个普通的公社,打造成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效益卓着的集体经济发展典范。
运动浪潮中,他巧妙周旋,以“抓革命促生产”为盾牌,规避冲击,保护人才,将最重要的技术资料藏入绝对安全的桃园空间。援建外地,传播经验,将“百家镇模式”的星火洒向更广阔的土地。
大壮归来,成为得力臂助;子女健康成长,华儿稳重,玥儿聪慧,兴儿更是展现出惊人的技术天赋……家庭和美,后继有人。
十年。
他从一个满怀悔恨、一无所有的重生者,成为了一个家庭美满、在基层根基深厚、拥有相当经济实力和技术储备、并获得国家和省级层面赏识与信任的实干家。
他不仅彻底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更实质性地改变了一方乡土的面貌,让成千上万人因他而受益。
甚至,在国家遭遇困难和技术封锁的关头,他凭借一己之力(虽然借助了空间),为国家贡献了一份独特而关键的力量。
这十年,他弥补了所有前世的遗憾,并亲手开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局面。
诛皎缓缓闭上眼睛,感受着内心深处那澎湃而又渐渐归于沉静的力量。
重生之初的激荡与不安,早已被这十年实实在在的奋斗与成就所抚平。曾经的急切,化为了如今的从容;曾经的仇恨,升华为更广阔的守护与建设。
他的心,从未如此刻这般安定,这般沉稳。
他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他拥有了足够的力量,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适应历史的微小个体。他拥有了影响乃至局部改变历史进程的能力。
前世的漂泊与孤寂,今生的扎根与丰盈,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在他灵魂深处交汇、融合,铸就了他远超年龄的成熟与深邃。
未来的路,或许依旧不会平坦。更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面。
但他已无所畏惧。
桃园空间是他最深的底牌,但并非唯一的依靠。这十年来积累的威望、经验、人脉和这支逐渐成熟的队伍,才是他真正的根基。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穿透夜色,投向更远的未来。
下一个十年,他要让百家镇的模式影响更广,要让积累的财富以更合理的方式回馈国家,要让自己掌握的“先知”,在更关键的节点发挥更大的作用。
也要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看着兴儿那份天赋,能否真的如他所期盼的那样,为这片土地带来科技兴盛之光。
十年总结,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诛皎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平和而坚定的弧度。
他吹熄了办公室的煤油灯,融入外面的夜色,步履沉稳地走向那个亮着温暖灯火的家。
心神既定,前路虽远,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