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公粮入库,诛家村迎来了一个难得的、相对清闲的初冬。
田地进入了休养期,村民们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修补农具,整理院落,为来年的春耕做准备,同时也享受着今年前所未有丰裕的粮食储备带来的踏实感。
这天,诛皎起了个大早,他打算去镇上供销社一趟,买些盐、火柴等日用必需品,顺便看看有没有新的农技书籍,或者打听一下县里农业部门有没有发布什么新的指导文件。
他习惯性地走在时代信息的前沿,哪怕只是零星的消息,也可能为他下一步的行动提供思路和掩护。
陈兰兰细心地将几个还温热的杂粮饼子包好,塞进他的布兜里,又替他理了理衣领,叮嘱道:“路上小心,早点回来。”
经过近一年的相处,两人虽未正式成亲,但感情早已心照不宣,日常的相处自然又温馨。
“知道了。”诛皎笑了笑,接过布兜背在肩上,迎着初冬清晨微寒的薄雾,踏上了去往百家镇的路。
镇上的供销社比平日略显热闹,不少村子的村民都趁着农闲来采买。
诛皎目标明确,很快买好了需要的物品,又站在那寥寥无几的书架前翻看了一会儿,可惜并没有找到什么新书。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目光瞥见供销社门口进来几个人。
为首的一人约莫四十岁年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但熨烫平整的中山装,戴着眼镜,气质儒雅中带着一股干练,身边跟着镇公所的文书和供销社的主任,正一边走一边低声交谈着,似乎在视察什么。
诛皎心中一动,这人气度不凡,不像是镇上的干部。
他不动声色地放缓了脚步,假装还在挑选东西,耳朵却留意着那边的谈话。
只听那中山装男子问道:“……今年各个村的公粮缴纳情况都统计上来了吗?特别是像诛家村这样增产显着的村子,后续的余粮收购和村民生活安排,要尤其关注,不能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镇文书连忙回答:“李主任,都统计好了,诛家村今年确实是放了颗卫星,产量比去年提高了近四成,公粮任务超额完成,余粮也收购了不少,村民干劲足得很!”
李主任……县里的干部?诛皎心下了然,看来是县里下来视察工作的领导。
供销社主任在一旁补充道:“是啊,李主任,诛家村不止粮食增产,他们村上交的支前物资,军鞋、草鞋什么的,质量也是顶好的,针脚密实,耐用。”
李主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这就很好嘛!说明这个村的群众觉悟高,村干部有方法。既要抓生产,也要抓思想,两手都要硬。”
这时,李主任的目光无意中扫过货架旁的诛皎,见他一个年轻小伙子站在那里,身形挺拔,眼神清亮有神,不像一般村民那样见到干部就畏缩或者凑热闹,反而气度沉静,不由得多看了一眼,随口问道:“这位小同志是?”
镇文书认得诛皎,连忙介绍:“李主任,这就是诛家村的诛皎同志!今年他们村粮食增产,他可出了大力气,科学种田的法子就是他带头搞起来的,还是个破除谣言、稳定民心的积极分子呢!”
“哦?”李主任闻言,脸上露出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向诛皎走了过来,伸出手,“诛皎同志,你好啊!”
诛皎不卑不亢地伸出手与李主任握了握,语气尊敬但平静:“李主任,您好。”
“小伙子不错,很精神。”李主任打量着诛皎,眼中带着欣赏,“我听说了你们村的事情,粮食增产近四成,了不起啊!你是怎么想到那些科学种田的法子的?”
诛皎早已打好腹稿,从容应答:“李主任过奖了。主要是党和政府领导得好,村干部带领有力,村民们肯下力气。我也就是平时喜欢瞎琢磨,看了些讲农业技术的旧书,又结合咱们本地的土情况,试着搞了搞堆肥、选种,碰巧有了点效果。主要还是靠大家。”
他这番话,既点了“看书学习”这个知识来源,又将功劳归于集体,显得谦虚又得体。
李主任听得连连点头:“不骄不躁,很好!看书学习是好习惯,但能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就更难得了。你提到的堆肥、选种,具体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可能在更大范围推广?”
诛皎见李主任是真心询问,便挑了些能公开的、符合当下技术条件的要点,清晰明了地介绍起来。
从如何利用秸秆、杂草、人畜粪便高温沤制肥肥,到如何通过盐水选种、观察颗粒饱满度进行初步的良种筛选,再到一些简单的田间管理和土法防虫经验。
他语言朴实,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既讲明了原理,又注重可操作性。
李主任越听眼神越亮,他本身就是负责农业相关工作的干部,对农村情况十分了解,立刻意识到诛皎所说的这些方法,虽然听起来不复杂,但组合起来,确实能有效提升产量,而且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在当前条件下推广。
旁边的镇文书和供销社主任也听得入了神。
“妙啊!诛皎同志,你这些法子,总结得很好,很有价值!”李主任忍不住拍了拍诛皎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赞赏,“没想到你一个年轻人,对农业生产有这么深的理解和思考,难得,实在太难得了!”
他看着诛皎,如同发现了一块璞玉,心中起了爱才之念。
“诛皎同志,县里过段时间可能要组织一个农业座谈会,邀请一些有经验的劳模和像你这样的技术能手,交流经验,讨论下一步的农业发展。我看,你完全有资格参加!到时候,你可要把你的这些宝贵经验,好好跟大家分享一下!”
诛皎心中一动,这正是一个接触更高层面、获取更多信息的好机会。
他立刻表态:“感谢李主任看重!如果组织需要,我一定积极参加,把我知道的都汇报出来,希望能对咱们县的农业发展有一点点帮助。”
“好!好啊!”李主任笑容满面,又勉励了诛皎几句,这才在镇干部的陪同下离开。
临走前,还特意嘱咐镇文书,要关注诛皎这样的农村优秀青年,多加培养。
供销社里其他村民目睹了这一幕,看向诛皎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敬佩。
能让县里的大干部如此赏识,亲自邀请去县里开会,这可是诛家村头一份的荣耀!
诛皎面色平静地目送李主任离开,心中却波澜微起。
这次意外的“巧遇”,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县农业座谈会,将是他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第一步。
他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更合理地输出一些先进的生产理念,为自己,也为诛家村,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会。
同时,也能更好地掩护桃园空间未来可能产出的、更超出常理的东西。
他背起布兜,走出供销社。
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前路,似乎更加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