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的夜,带着欧洲大陆特有的清凉与静谧。
晚宴的喧嚣与星光被隔绝在外,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内,一间用于重要会谈的小型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气氛专注而务实。
陆则川坐在主位,已然卸下了晚宴时的社交状态,恢复了决策者的冷静与锐利。
李达康、沈墨,以及代表团中负责经济、规划、外联的几位核心成员围桌而坐,每人面前都摊开了笔记本和厚厚的资料。
窗外是异国宁静的庭院,偶尔传来远处教堂隐约的钟声,更衬得室内讨论的热烈。
“今晚,沈墨书同志以及的几位欧盟官员,提到的‘凝聚力基金’和‘区域创新智慧专业化战略’,很有启发性。”陆则川开门见山,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点,
“这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更是一种区域协同发展的理念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达康同志,京州在推动高新区与传统产业带联动方面,是否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打破行政区划的隐形壁垒?”
李达康眉头紧锁,思考着,语气干脆:
“思路是好思路,但我们的体制和欧盟不同,照搬肯定不行。”
“关键是如何把他们那种‘精准滴灌’和‘自下而上申报评估’的机制,转化成我们能够操作的具体政策。”
“我觉得,等我们回京州以后,可以选一两个试点区域,尝试建立跨区域的产业协同和技术共享平台,资金可以由市里统筹,但项目选择和评估,要更多听取市场和基层的意见。”
沈墨立刻接过话头,她眼神发亮,显然受到了启发:
“李书记说到点子上了。”
“今晚那位负责文化遗产的专员提到‘文化引领的城市再生’案例,比如将废弃的工业区改造为创意社区,不仅保留了历史肌理,还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在规划‘数字谷’边缘的老厂区改造时,完全可以引入这种理念,不是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功能置换和微改造,植入文化、艺术和科创元素,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
议题随后转向更务实的层面。
外联团队首先汇报了与几家核心欧盟机构对接的具体进展和障碍;经济专家则基于最新情报,务实地分析了欧盟两大法案对汉东相关产业的直接影响。
陆则川全程凝神倾听,不时插言提问,将务实的探讨不断推向深入。待各方意见充分陈述后,会议室静了下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沉静而有力的目光环视一周,最终定调:
“今晚的讨论,是一次很好的‘校准’。我们校准了理念认知上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校准了方法对接的接口。”
“一套好的发展体系,其核心优势往往不在于资金量级,而在于它能否成功构建起一套协同各方、赋能内生的长效机制。”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的学习,重在领悟其神髓,进而实现精准的创造性转化。”
“要将‘协同理念’内化为我们的‘联动实践’,将‘精准滴灌’提炼为我们的‘施策智慧’,将‘文化再生’升华为我们城市更新的‘灵魂笔触’。”
“这考验的是我们的学习能力,最终体现的,将是我们的治理能力。”
“明天与欧盟和布鲁塞尔大区的会晤是重头戏,我们需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席,现在,我要求所有人放下材料,回去休息,养精蓄锐,这是任务。所有问题,明晚再议!”
……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隅,
沈墨书那间充满艺术气息的公寓露台上,则是另一番光景。
露台宽敞,摆放着舒适的户外沙发和毛毯,温暖的壁炉驱散了秋夜的寒凉。
远处,布鲁塞尔大广场的古老建筑在灯光下勾勒出宏伟的剪影,夜空中有稀疏的星辰闪烁。
沈墨书换上了宽松的羊绒衫和休闲裤,卸去了晚宴的隆重,更显随性温婉。
她打开一瓶上好的勃艮第红酒,为坐在对面的苏念衾斟上。
苏念衾依旧穿着晚宴那件墨绿色长裙,只是脱掉了高跟鞋,赤足蜷在沙发里,抱着一个柔软的靠垫,望着远处古老的街景出神。
月光和城市的灯火在她脸上交织出柔和的光影,让她看起来像一幅沉静的油画。
“尝尝这个,年份不错,适合睡前喝一点,助眠。”沈墨书将酒杯推到她面前,自己也在旁边的沙发坐下,姿态放松。
“谢谢墨书。”苏念衾回过神,端起酒杯,轻轻晃动着,暗红色的酒液在杯中荡漾,散发出醇厚的果香。
两人沉默了片刻,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和彼此陪伴的安心。
她们是多年的闺蜜,从小一起长大,分享过无数秘密和心事。
“今天晚宴上,看你和则川聊得很投入。”苏念衾轻声开口,语气状似随意,目光却低垂着,落在酒杯里。
沈墨书何等聪明,立刻听出了她话语底下那丝不易察觉的酸涩和探寻。
她微微一笑,抿了一口酒:“主要是工作。他关心欧盟的竞争政策和区域发展基金,我正好了解一些。他现在肩上的担子很重,脑子里装的都是汉东的发展蓝图。”
她顿了顿,看向苏念衾,目光温柔而带着一丝怜惜:“念衾,你……还没放下,是吗?”苏念衾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她抬起头,望向远处黑暗中教堂的尖顶,眼神有些迷离:
“放下?谈何容易。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可笑。在学术上,我可以冷静地剖析历史兴衰、人性复杂,可轮到自己的感情,却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固执地守着年少时的一场梦。”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自嘲的颤抖:
“我知道他很好,也知道我们不可能。他有他的责任,有他的家庭。我告诉自己无数次,要理智,要放手。可是……每次看到他,哪怕只是远远看着,听到他的名字,心里还是会泛起涟漪。我控制不了……”
沈墨书轻轻叹了口气,伸出手,覆盖住苏念衾微凉的手背:
“感情的事,若是能用理性完全控制,那也就不是感情了。则川他……确实是个很容易让人倾心的人,从小就是。但他的人生轨迹,从他选择走上这条路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高芳芳和他,不仅仅是婚姻,更是两个家族的联结,是责任,是他政治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可能,也不会,为了任何一段过往的情感,去动摇这个根基。”
这些话,苏念衾何尝不明白。只是由最好的朋友说出来,更像是一根针,刺破了她内心深处最后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明白的,墨书。”苏念衾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但她努力维持着微笑,不让眼泪掉下来,
“所以我回来了,选择在清华教书,想着离他近一点,哪怕只是呼吸着同一个国家的空气,也好。这次能一起来欧洲,我已经很知足了。就当是……完成年轻时的一个念想吧,陪他走完这一程,然后,就真的该放下了。”
她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冰凉的液体带着灼热的温度滑入胸腔,仿佛要将所有的不甘和眷恋都燃烧殆尽。
沈墨书看着她强装坚强的样子,心中一阵酸楚。
她无法替好友分担这份无望的爱恋,只能在此刻,提供一个可以暂时卸下伪装、安放脆弱的地方。
露台上,两个美丽的女子,在异国的星空下,一个用理智谋划着远方的发展,一个用红酒祭奠着无果的深情。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隐约的钟声,仿佛在叹息着人世间的无奈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