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着月光走进后山竹林,看见苏念雪正在耍西子君剑剑法,一旁还有灵虚子正坐在石墩上看着她练剑。
坏了,灵虚子怎么也在?
无奈,我只能走上前去拱手行礼对他笑道:“徒孙栾怀安拜见师祖。”
苏念雪闻声停下了舞剑,看着我,眼神有些怪。
而灵虚子看了看我,却笑道:“怎么?小徒孙有什么事吗?”
见他直接问我,我也不再扭扭捏捏了,直言道:“徒孙想请假下山一段时间,大约一个月,可能更短,不知师祖能同意否?”
灵虚子看了看我,问道:“在太玄门待着不舒服吗?是有什么事吗?”
我想了想,说道:“徒孙听闻近日江湖中的尚儒书院有个文武大会,徒孙想去凑个热闹,去看一看。”
灵虚子笑了笑,指着我说道:“你这小子怕不是在这太玄山上待的有些烦闷了,想下山晃悠晃悠吧?你这个说法正常来说是不能够批准的,但看在你与念雪私交甚厚,而且念雪最近也有些心烦,这样吧,你和念雪一同前去,我作主。”
我闻言大喜,回道:“多谢灵虚子长老成全。”
随即,我转头看向苏念雪,她的脸上虽仍挂着淡淡的清冷,但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我轻轻一笑,说道:“师叔,既然师祖允准,不如我们一同下山,去尚儒书院见识一番如何?或许,那里的热闹能解你心中之郁。”
苏念雪轻轻放下手中的剑,剑尖轻点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她内心波动的外化。她微微沉吟,最终点了点头,声音清冷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也好,就当作是暂时放下剑锋,去感受一番人间烟火。”
灵虚子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语重心长地说:“你二人此行,不仅要享受江湖的热闹,更要记得身为太玄门弟子的责任与担当。江湖虽大,却也复杂多变,务必小心行事,保护好自己,同时也别忘了带回些见闻,与师门分享。”
“弟子(徒孙)遵命!”我与苏念雪异口同声地回答,心中都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期待。
随后,我们向灵虚子告退,准备下山事宜。月光如水,洒在后山竹林的小径上,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柔。我与苏念雪并肩而行,偶尔交换几句关于文武大会的猜想,更多的是沉默,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陪伴。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太玄门的牌匾上时,我们已经整装待发。其他师兄弟前来送行,叮嘱的话语中带着不舍与祝福。我们一一回礼,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师门的感激。
随着马车的缓缓启动,我们踏上了前往尚儒书院的路途。沿途的风景如画,山川河流,草木葱茏,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我与苏念雪坐在车厢内,偶尔透过窗帘的缝隙,望着外面的风景,心中默默规划着即将开始的冒险。
而此时书香殿内,老酒蒙子道简醒了过来,他躺在床上叫喊道:“正星,快扶为师起床。正星?这小子死哪去了?怀安!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