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源所说的“更安静的会议室”,与其说是会议室,不如说是一个极致简约的审讯间。四壁是吸音的浅灰色软包,除了一张金属方桌、两把固定在地上的椅子,以及天花板角落一个毫不掩饰的球形监控探头外,空无一物。光线从天花板均匀洒下,没有阴影,却也感觉不到丝毫温度。
林森在唐源的示意下落座,金属椅面传来的冰凉触感让他精神一振。他知道,这场谈话的本质已经改变。从信息交换,变成了某种程度的质询与博弈。
唐源在他对面坐下,将手中的平板电脑放在桌上,双手交叉置于其上,姿态看似放松,眼神却锐利如隼。
“林先生,”他开门见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影小姐苏醒后提供的信息,尤其是关于‘钥匙’和‘注视’的警告,将事件的危险等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方舟’第七区的安全顾问,我必须对基地及所有人员的安全负责。因此,我需要你知无不言。”
他略微停顿,给林森施加无形的压力,然后继续说道:“你口中的‘水清源遗物’,那枚‘钥匙’,现在在哪里?”
林森的心脏微微缩紧,但脸上依旧维持着镇定。他早已料到这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直接否认持有,在影已经点明的情况下显得愚蠢而危险。但直接交出,更是自毁长城。
“在我这里。”林森坦然承认,同时将手伸入贴身口袋,动作缓慢而稳定。他能感觉到“星火之钥”那持续的温热,仿佛在传递着某种无声的支持或警告。他将其掏出,轻轻放在冰冷的金属桌面上。
那枚非金非木、刻有奇异纹路的“钥匙”静静地躺在那里,在均匀的光线下,纹路似乎比在塔内时更加清晰、深邃,隐隐流动着微光。
唐源的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研究者狂热,但很快被克制下去。他没有伸手去拿,只是仔细地观察着。
“它就是依靠这个,在塔内稳定意识,并找到路径的?”唐源求证道。
“是的。”林森点头,“它似乎能与‘灵韵’能量场产生共鸣,并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或者引导它们。”他刻意用了相对模糊的词语。
“能详细描述一下,你是如何‘使用’它的吗?比如,具体的操作方式,精神上的感受?”唐源追问,身体微微前倾。
林森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很遗憾,我无法给出确切的操作方法。当时情况危急,我更多的是依靠……直觉。握住它的时候,感觉心神会变得宁静,一些混乱的能量轨迹似乎也变得有迹可循。它更像是一个……媒介,或者说,一个指南针。”
他巧妙地将“钥匙”的主动能力,淡化成为一种被动的辅助工具。这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策略。
唐源若有所思地看着“钥匙”,又看了看林森,似乎在评估他话语的真实性。他没有立刻质疑,而是换了一个角度。
“那么,关于影小姐提到的‘引来注视’,以及你感受到的‘古老意志’。你认为,这枚‘钥匙’是如何‘吸引’注意力的?它是一个信号发射器,还是……一道门缝?”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直指核心风险。
林森沉吟片刻,决定将计就计,利用影的警告来强化自己的立场。“我更倾向于后者。”他缓缓说道,目光与唐源对视,“在塔核心,当我试图借助‘钥匙’感知水淼的状态时,我确实感觉到……有一个庞大、混沌、难以名状的‘意识’,透过‘钥匙’与‘源池’的连接,投来了一瞥。那感觉……仿佛被整个深海注视。”
他适当夸大了一丝感受,旨在强调危险的真实性和外部性。“所以,我认为影的警告是真实的。过度使用‘钥匙’,或者在不稳定的能量场(比如现在的塔基废墟,或者某些未知的地方)激活它,确实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林森的这番说辞,半真半假,既解释了风险,又将风险的源头指向外部,同时暗示了对“钥匙”的激活需要特定条件,无形中增加了自己这个“唯一已知使用者”的价值和话语权。
唐源沉默了下去,手指无意识地在平板电脑上轻轻敲击着。房间内只剩下轻微的呼吸声和监控探头运行时几乎不可闻的电流声。
过了足足两分钟,唐源才再次开口,语气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少了几分咄咄逼人,多了几分审慎与权衡。
“林先生,你的信息非常……重要。”他选择了这个词,“根据我们‘方舟’的古老章程,对于可能引发‘超维干涉’或‘不可控现实扭曲’的器物与现象,最高优先级的处理原则是‘收容’与‘隔离’。”
他指了指桌上的“星火之钥”。“按照章程,我现在应该将它封存进第七区的‘黑箱’收容库,并进行最高级别的屏蔽。”
林森的心提了起来,但面色不变。
“但是,”唐源话锋一转,目光再次落在林森身上,“章程同样规定,在器物与特定个体存在高度绑定,且强制分离可能导致不可预测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监管合作’模式。你是目前唯一与它产生深度互动并存活下来的个体,影小姐的警告也侧面印证了它与你的特殊关联。”
他身体后靠,语气变得正式:“所以,我代表‘方舟’第七区,向你提出正式的合作邀请。我们希望你能留在基地,配合我们对‘钥匙’、对塔废墟、以及对水淼和影的状态进行深入研究。作为回报,你和她们将受到‘方舟’的庇护,享有一定的自由和资源,并且,在符合安全规范的前提下,你可以继续保管这枚‘钥匙’。”
这是一个意料之中的提议,也是一个无法轻易拒绝的“邀请”。留在“方舟”,意味着暂时安全,也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大、更精密的“笼子”,行动将受到严格限制和监督。
林森没有立刻回答。他伸出手,缓缓将桌上的“星火之钥”重新拿起,握在手心。那熟悉的温热感包裹着他的手掌,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信息。
“合作,可以。”林森终于开口,声音平静而坚定,“但我有几个条件。”
“请讲。”
“第一,我必须能随时了解水淼和影的状况,在她们苏醒或出现重大变化时,我必须在场。”
“可以,在确保安全隔离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安排实时监控共享和必要的探视。”唐源点头。
“第二,我对‘钥匙’的研究拥有知情权和一定程度的否决权。任何可能激活它或引发未知风险的测试,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唐源皱了皱眉,权衡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可以协商,具体细则我们需要拟定协议。”
“第三,”林森的目光锐利起来,“我需要知道,‘方舟’对塔废墟,对‘源池’,对水淼的最终处置方案是什么?你们的目的是研究,是控制,还是……别的什么?我不希望我的合作,最终导致更坏的结果。”
这个问题,直指“方舟”的核心意图。
唐源与林森对视着,眼神中没有闪烁,只有一种属于组织成员的坚定与……某种近乎信仰的光芒。
“林先生,‘方舟’的创立宗旨,是观察、研究并应对那些可能危及人类文明存续的超常现象与实体。我们不是掠夺者,也不是毁灭者。”唐源的声音带着一种宣示般的庄重,“我们的目标是‘理解’与‘控制’。”
“对于‘起源之塔’和‘源池’,我们的初步方案是建立永久性的外围隔离区,进行长期观测和研究,评估其稳定性与潜在风险。对于水淼女士,在她意识恢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我们希望能与她进行沟通,她的知识和经验是无价的。如果她的状态不可逆……我们将确保她处于安全的收容状态。”
他的回答冠冕堂皇,几乎挑不出毛病。但林森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词——“控制”。
“理解与控制……”林森轻轻重复了一遍,不置可否。他站起身,将“钥匙”重新收回口袋。“我接受合作。但我保留在认为合作目标偏离或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重新评估并采取行动的权利。”
唐源也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丝公式化的微笑:“当然,这是你的权利。欢迎加入‘方舟’项目,林森先生。”
他伸出手。林森看了一眼,与他轻轻一握。两只手接触的瞬间,林森仿佛感觉到唐源的指尖有某种极其细微的、类似金属的冰凉硬度,但转瞬即逝,仿佛是错觉。
“我会让人带你到你的休息区。相关协议和权限,稍后会发送给你。”唐源收回手,操作了一下平板,会议室的门无声滑开。
林森点点头,迈步走出这个压抑的房间。在他踏出门口的瞬间,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那个球形监控探头的底部,有一个微小的红色光点,极其短暂地闪烁了一下,频率快得几乎像是故障。
他不动声色,沿着来时的通道向前走去。怀中的“星火之钥”依旧温热,但此刻,那温热仿佛带上了一丝预警的意味。
唐源站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看着林森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通道尽头。他低头,看着刚才与林森相握的手,指尖轻轻摩挲了一下。然后,他点开平板,调出一个加密通讯界面,输入了一行简短的信息:
“‘钥匙’载体已初步接触,同意监管合作模式。个体林森,威胁等级评估:高(潜在不稳定因素)。建议提升监控级别,并启动对‘钥匙’能量签名追溯计划。”
信息发送成功。唐源抬头,望向墙壁,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阻隔,落在了远方那片已成废墟的塔基,以及深埋于地下的“源池”之中。
他的眼神深处,不再是研究者的纯粹好奇,而是一种混合着野心与决然的冰冷光芒。
“控制,才是最好的庇护……”他低声自语,声音在吸音墙壁间消散,未留下丝毫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