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继续,唐梨又忙了一天,看着实验室桌子上摆放的各种五颜六色的激活液,唐梨都有些脱敏了。
就在唐梨准备开始总结有哪些被激活,哪些没有被激活的时候,系统就突然开口:
{根据统计,被电击激活的药材有雪莲花,藏红花,何首乌,灵芝,冬虫夏草,菊花,穿心莲......,根据药材统计,被激活的药材特性:细胞壁结构:薄质化、低纤维,易释放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形态:水溶性或弱脂溶性,易被电流激发,生长环境:高海拔、高湿度或腐生环境,适应性弱但活性强,综合以上特性可得出核心规律:电击激活适用于 “薄壁细胞为主、低纤维、水溶性 \/ 弱脂溶性活性成分” 的药材。
此类药材无需复杂的预处理(如酶解、高温提取),仅需根据形态调整电流强度(12-25mA)与通电时间(20-40 秒),即可高效激活,且活性成分保留率超 85%。}
唐梨闻言却笑了:“系统,你漏了一点。这些药材都属于寒性药材。从中医角度而言,”
说着,她拿起笔,在 “核心规律” 下方补充了一行字:“中医药性:多为寒性、凉性,少数为性平(偏凉),无热性药材。” 随后,她翻开中医药材典籍,对着系统进一步解释:“你看,雪莲花虽在现代认知里生长于高寒区,可中医里它性温,但仔细看其功效 —— 能祛寒除湿却不燥烈,本质是‘温而不热,补而兼清’,更偏向‘平性偏凉’;藏红花性平,可它能凉血解毒,核心功效带‘清’,实则暗藏凉性;至于灵芝、冬虫夏草,看似性平,却能清虚火、益阴津,本质也是‘平中偏凉’。”
她顿了顿,指着桌上的菊花、穿心莲激活液,语气更笃定:“再看这些明确的寒性药材 —— 菊花性微寒,穿心莲性寒,冬虫夏草虽性平却主补肺阴,藏红花能凉血,何首乌制后性微温但生品性寒,雪莲花温而不燥。你统计的所有可电击激活药材,没有一味是热性或温燥性的,这其实是另一个关键适配点。”
系统沉默片刻,似乎在调取数据验证。唐梨则继续梳理:“从中医角度看,寒性药材多‘清润、通利’,对应的正是现代科学观察到的‘薄壁细胞、低纤维’—— 寒性药材无需靠厚纤维或温燥成分抵御外界环境,细胞结构更疏松,活性成分也多为‘水溶性、弱脂溶性’的清润物质,比如菊花的黄酮、穿心莲的内酯,这些成分本身就带‘凉润’特性,与电击的‘温和激发’特性相契合。”
“反观那些无法被电击激活的药材,比如黄芪性微温、丹参性微寒却偏燥、白术性温,要么是温性,要么是寒性却带燥性,细胞结构多‘纤维粗密、细胞壁厚’,活性成分也多为‘脂溶性强、结构紧密’的温燥物质,比如黄芪的黄芪甲苷、白术的挥发油,这些成分本身带‘固敛、厚重’特性,电击的温和电流根本无法突破其结构,自然难以激活。”
唐梨拿起实验记录本,将中医寒性与现代特性结合,重新完善核心规律:“所以,电击激活的完整适配规律应该是 —— 药材需同时满足‘中医药性为寒性、凉性或性平偏凉’‘现代特性为薄壁细胞、低纤维、水溶性 \/ 弱脂溶性活性成分’。前者决定了药材的‘内在属性适配’,后者决定了‘外在结构适配’,两者缺一不可。”
她看着桌上五颜六色的激活液,进一步补充:“这个发现很重要。以后筛选可电击激活的药材,先看中医药性,再看结构成分,能大大提高效率。比如后续要测试的金银花(性寒)、麦冬(性微寒),按这个规律,大概率能被电击激活;而生姜(性温)、肉桂(性大热),直接就能排除,不用浪费时间做实验。”
系统这时终于回应:{经数据验证,可电击激活药材中医寒性占比 100%,无法激活药材热性 \/ 温燥性占比 82%,符合宿主补充的规律。}
唐梨笑了笑,将完善后的规律工工整整写在实验记录本上:“这就是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的相通之处 —— 一个看‘药性本质’,一个看‘结构表象’,结合起来才能把规律找全。”
效果之后,唐梨又笑不出来了,因为她现在是找到了规律,可人参怎么激活她还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反而,证实了人参无法被电击激活。
坏消息是,她要从头开始,找人参的激活方法。
好消息是,她找到了人参的激活方法,之后就有可能找到无数药材激活的方法。
但她为此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唐梨将实验记录本合上,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摩挲,刚才完善规律时的兴奋劲儿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焦虑。桌上的激活液依旧泛着五颜六色的光,可她的目光却牢牢锁在角落里那瓶透明的人参原液上 —— 这瓶原液像个顽固的谜题,明明和其他可激活药材一样珍贵,却偏偏卡在了 “电击激活” 的门外,更让她无奈的是,现在规律越清晰,就越能确定人参不属于 “寒性、薄壁细胞” 的范畴,电击这条路,彻底走不通了。
她起身走到实验台前,拿起人参原液试管,对着光仔细看了看。透明的液体里没有任何杂质,可她知道,里面蕴含的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就像被一层无形的壳包裹着,电击的电流穿不透,守灵蛊的唾液能轻易打开,可批量生产又不能依赖蛊虫。“到底该用什么方法呢?” 唐梨轻声自语,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念头 —— 酶解?高温?还是其他未知的能量激发方式?可一想到之前用蚯蚓蛋白酶测试人参原液时,也只是泛起微弱的光晕,很快又恢复透明,她就忍不住皱紧眉头。
系统似乎察觉到她的低落,主动开口:{宿主,可尝试从人参的中医药性与现代特性结合角度分析,寻找新方向。}
唐梨愣了一下,“味甘、微苦,性微温;归心、肺、脾、肾经。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她心里忽然有了一丝明悟:“人参性微温,不属于寒性或平性偏凉,细胞结构应该更紧密,活性成分人参皂苷是脂溶性较强的物质,这和之前无法被电击激活的黄芪、白术特性相似。可守灵蛊的唾液能激活它,说明它是可以激活的,但需要的不是‘温和的电流’,而是某种能‘破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且这种物质不能像电击那样依赖药材的寒性属性。”
{那是不是说,只要转变了人参的属性就能用电击了?}
唐梨闻言眼前一亮:“药材的属性变了,药材废了都是小事,到时候治病的药材都会变成杀人的毒药。但你有一个事情提醒了我,无论是凉性药材还是温性药材,或者是热属性的药材,激活都是需要激活液的,而我们之前用的一直都是原来固本配方里的药材,或许其他药材会跟凉性药材激活液一样,可以激活其他药材呢?”
{宿,主人的意思是你要在9万种药材中寻找破除人参属性的药材?}
唐梨好笑:“你这样子好像我逼良为娼一样,我说你为什么这段时间越来越沉默,不愿意叫我主人就不叫,我对称呼没有什么在意的,你还是跟之前一样就好。”
她拿起桌上的人参原液试管,晃了晃里面透明的液体,语气渐渐认真:“我的意思是,之前咱们一直用固定配方的激活液去试所有药材,比如用寒性药材的基础激活液去电击,自然只能激活寒性药材。那如果换个思路 —— 用温性药材做基础,配制出温性的激活液,是不是就能适配人参这种性微温的药材了?”
系统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这个新思路:{宿主是说,根据目标药材的中医药性,定制对应的激活液配方?比如温性药材用温性激活液,寒性药材用寒性激活液?}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唐梨眼睛亮了起来,随手拿起实验记录本,快速写下 “激活液适配性” 几个字,“之前咱们把重点放在了药材本身的特性上,却忽略了激活液的属性。就像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药物本身作用是治病,配置药物也会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配置相对应的药方。
而雪莲激活液一开始也是作为固本培元的药方,雪莲是难得的药物,但想要滋养不伤身体,就需要平和它的药性。”
“而且,世间万物相生相克,能激活雪莲的激活液不能激活人参也没什么问题,但这不代表我们就不能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东西出来。
比如,激活液中,黄芪起液体活性作用,会加快雪莲的反应速度,当归调顺,党参查漏补缺,甘草顾全大局,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既是温性或性平的补益药,又能像中医方剂里的‘佐使药’一样,协同调和其他药材的药性,让整个激活液的功效更稳、更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