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一炁符】原型符的成功,如同在马拉松途中设置了一个振奋人心的补给站,让整个研究团队尝到了短暂的甘美,但旋即指向了前方更漫长、更崎岖的道路——从实验室原型到稳定量产产品,这其间的距离,往往比从零到一更加艰难。
成功的喜悦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秦洛便冷静地指出了眼前堆积如山的难题:
“响应成功只是第一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稳定性、一致性和可生产性。”秦洛指着那枚成功触发但已然失效的符箓残骸,“它的相干态只维持了不到一炷香就自然退散了;激发成功率只有三成;显示符文的亮度不一,甚至有一次误触发;最重要的是,制作过程完全依赖手工,耗时耗力,根本无法大规模复制。”
“我们要的,不是偶尔能成功的艺术品,而是成千上万张性能稳定、可靠的一次性量子符箓!”
目标明确,任务艰巨。【天道观测站】最核心的区域,再次被【乾坤一炁符】项目组全面占据。而这一次的工作重心,从充满创造性的原理验证,转向了枯燥、繁琐、却又至关重要的工程化调试与优化。
于是,实验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熬夜模式。
巨大的落地窗外,天色早已暗沉,星辰点缀着夜幕。而实验室内,却亮如白昼,各种灵阵光芒闪烁,仪器低鸣,人影穿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灵草、金属、臭氧以及……浓烈提神丹药气的特殊味道。
区域一:灵子源优化区。 这里负责攻克“纠缠灵子对”制备的效率和稳定性难题。 “不行!双生冰髓第三晶格节点的能量阈值又漂移了!激发激光功率提升百分之五!”一名弟子盯着光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声音沙哑地喊道。 “温度!控制超低温灵阵的波动!波动超过百万分之一开尔文了!该死的,地脉灵压又在干扰!”另一名弟子捶了一下控制台,连忙打出法诀稳定阵法。 他们已经尝试了上百种冰髓样本,记录了数千条能量曲线,只为找到那一个最优的激发参数窗口。失败是常态,偶尔的成功则伴随着海量的参数记录和分析。
区域二:符箓封装与测试区。 这里是真正的重灾区,堆满了各种报废的符纸和灵墨。 “封印灵阵第七版,测试失败!灵子注入后三息内退相干!” “第八版!改用螺旋封印结构,坚持了十息!有进步!” “第九版……炸了。清理场地!” 负责此处的是几位炼器宗借调来的符文大师,此刻早已没了平日的仙风道骨,个个眼窝深陷,袍子上沾满了墨渍,围着一个工作台争吵不休。 “肯定是‘锁灵金粉’的比例不对!吸附性太强,把灵子活性都锁死了!” “放屁!明明是‘空蝉木浆’打的底纸韧性不够,承受不住微观灵压!” “都别吵了!记录数据!第一千三百二十一次实验,参数如下……”苏妙仪作为此区域的协调人,声音已经带上了明显的疲惫,却依旧强打着精神,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次失败的细节。
区域三:响应显示校准区。 这里相对安静,但气氛同样紧张。 光幕上放大显示着符箓表面的微观结构,各种不同的显示材料被一点点尝试。 “炽火砂粒径还是太大,响应延迟了零点三毫秒!” “换‘流光萤石粉’试试……亮度不够,而且残留荧光会影响下次判断!” “试试这个!新调制的‘感灵变色灵漆’……”小九九被拉来当“人肉感应器”,用它那敏感的尾巴尖去感知符箓触发时最细微的能量和热度变化,然后给出“烫!”“凉!”“有点麻!”之类的主观反馈,搞得负责记录的弟子一头雾水。
秦洛的身影穿梭在各个区域之间。他几乎不再亲自操作,而是如同一个高速处理器,不断接收着来自各方的海量数据和问题,快速分析,做出决策,分配资源。 “冰髓源区的数据发我……嗯,能量阈值漂移有周期性,可能与地脉潮汐有关,算法组加一个实时补偿模块。” “封装组,尝试在封印灵阵内层叠加一层‘静默灵纹’,参考‘方寸净域’的简化版,隔绝内部振动。” “显示组,放弃单一材料思路,尝试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先热敏触发,再光敏显像。”
他的大脑如同超频运行的算盘,眼神却依旧锐利。只有在偶尔喝提神灵茶的间隙,才能看到他眉宇间那一丝难以掩饰的倦色。
夜深人静,实验室外的青岚宗早已陷入沉睡,只有这里的灯光和喧嚣依旧。有的弟子实在撑不住,靠着墙壁或控制台就能瞬间睡着,然后很快又被同僚推醒,灌下一瓶提神药剂,继续投入战斗。
这不是修炼,这更像是一场凡间的科技攻坚,消耗的是心血、是精力、是无数次的试错和坚持。
失败,失败,依旧是失败。 报废的符箓材料堆成了小山。 消耗的灵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焦虑和疲惫在无声地蔓延。
直到某一夜,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封装组的一位年轻弟子,已经连续失败了上百次,眼神都有些涣散了。他几乎是机械地、按照一个刚刚被否决的方案(他太累忘了),随手调制了一份灵墨,绘制了一个他认为肯定不行的封印阵,然后将一对刚刚制备好的、状态也并非最佳的纠缠灵子引导了进去……
然后,他忘了立刻放入隔离箱检测,就因为极度疲惫而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半个时辰后,另一位弟子过来巡查,才发现这张被“遗忘”的符箓还放在工作台上。他下意识地拿起检测法器扫了一下——
检测法器的指针,稳稳地停在一个绿色的区间! “相干态稳定!衰减速率极慢!预估保持时间……超过十二个时辰?!”他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失声惊呼!
这一声惊呼,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瞬间惊醒了整个实验室!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反复检测! 数据确凿!
一张在极度疲惫和“错误”操作下诞生的符箓,竟然奇迹般地达到了要求!
“快!分析灵墨成分!分析绘制手法!分析当时的环境参数!一切细节都不要放过!”秦洛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
经过疯狂的反向工程和分析,他们终于找到了关键:一种无意中加入的、平时被认为会干扰灵阵的“惰性”辅料,竟然与那种“错误”的绘制手法结合,意外地形成了一种能极其有效地“安抚”和“保护”纠缠灵子的特殊微观结构!
量产之路的最大障碍,竟然以这样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被突破了!
虽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优化和标准化的工作,但希望的曙光已经如此真切!
实验室里,疲惫不堪的研究者们相视而笑,眼中充满了血丝,却也闪烁着胜利的光芒。
这一夜的熬夜,值了。
窗外,天边已然泛起了鱼肚白。
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