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商人看完金满仓的热闹,心满意足,又得了陈大全的承诺,这才陆续散去。
接下来三天,陈大全一边照料小梳子,一边由侯六领着,深入黑蛮镇的贫民区走访。
他穿着粗布衣服,坐在百姓家的门槛上宣讲官营工坊的政策,并听他们诉苦,了解他们需求。
这番“深入基层”的举动,不仅听到了真实的民声,更大大提升了他在底层百姓中的威望。
“共主抱过我家娃”、“霸天喝过我家水”等民间故事悄然传开。
“哎呦,你们是不知道啊,共主摸过老七家的狗,当天夜里那狗毛泛金光,背生双翅...”
“老七家的不是黑狗?”
“黑狗就不能冒金光?”
“......”
......
第四日,一场盛大的‘黑石第一皮货加工坊’招股签约仪式,在镇中皮货集市上举行。
这仪式,是陈大全按照后世记忆里的商业活动搞的。
高台披红挂彩,虽然用料粗糙,但架势十足。
陈大全、黑蛮镇统帅曾家三兄弟,以及木逢春、米万钟、金满仓、庄作温四位股东,共同坐在一排铺着红布的长桌后。
台下,人山人海,。
陈大全亲自主持,声音通过一个铁皮喇叭传遍四方。
他先是慷慨激昂的宣讲了官营工坊的伟大意义,展望了北地美好的未来,然后正式与四位股东签署了正式的“认购书”。
每签完一份,陈大全都郑重其事的将契书交给对方。
然后从驴大宝捧着的托盘里,取过一枚枚早就精心铸造的“股东身份铜牌”。
这铜牌巴掌大小,正面阳刻“北地官营资产管理委员会·股东凭证”字样。
背面则是持股人姓名、股份数额以及“黑石第一皮货加工坊”的字样,边缘还有防伪花纹,颇为精致。
陈大全亲手将铜牌颁发给四人。
还热情与他们一一拥抱、拍肩,低声交谈,异常亲切。
尤其与金满仓拥抱时,陈大全用力拍打其后背,发出“砰砰”声,引得台下阵阵哄笑。
签约完毕,陈大全大手一挥:
“鸣雷!为北地的未来,为我们的工坊,贺!”
早在台下准备就绪的两排二十门迫击炮,齐齐开炮!
“嗵!嗵!嗵!”
“嗵!嗵!嗵!”
“嗵!嗵!嗵!”
三连发,整整六十发炮弹射向镇外荒地,发出连绵爆炸声!
一时间,地动屋摇,气势惊天动地!
台下百姓商人何曾见过这等阵仗?
都被“天雷”气势折服,爆出震天的欢呼声!
这就是共主的力量!这就是官营工坊的体面!
四大股东捧着契书和铜牌,接受众人的祝贺,又听着震耳欲聋的“天雷”声,激动不已。
这面子给得太足了!
这银子花得太值了!
签约仪式在震撼的氛围中结束。
陈大全亲切领着四位股东,在众商羡慕目光中,一同前往醉蛮乡,参加签约宴会。
宴会上,陈大全谈笑风生,与四位股东推杯换盏,勾肩搭背。
俨然把他们当成了亲密“事业伙伴”。
股东们受宠若惊,更坚定了紧跟共主的决心。
而那些没认购成功的商人,听着酒楼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回想起那六十发惊天动地的“贺雷”,一个个眼红的快滴出血来!
当初怎么就犹豫了?
怎么就没再多出点血?
看看人家!当股东,真是有面子!
......
至此,陈大全顺利募集到建厂的两万七千两白银,算是开了个好头。
至于他自己承诺的那十份三千两股本...
共主表示:后期...后期很快补上...
实际这两万七千两,在黑蛮镇建一个敞亮宏大、设施齐全的工坊绰绰有余。
剩下的还能充当丰厚的流动资金。
陈大全索性在黑蛮镇住下了,亲自监督“黑石第一皮货加工坊”的建设。
有他这尊大佛坐镇,工钱给的足,料钱不拖欠。
加上参与修建的百姓积极性高涨,工程进度一日千里。
一个月后,镇东靠近贫民区的一片空地上,一座崭新规整、宏大的青砖工坊拔地而起!
尤其那工坊的大门,修建的极为气派!
高两丈,宽三丈有余,完全由厚重的青石砌成,门柱上还雕刻着云纹迫击炮。
两扇对开的大木门,用的是上好的硬木,刷着深红色油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头上方,一个铁架支撑起巨大的牌匾,上书九个歪歪扭扭大字:“黑石第一皮货加工坊”!
正是陈大全亲笔所题。
陈大全特意要求,厂子大门是门面,是职工的脸!
一定要让每个职工走过时都感到骄傲,让外人见了羡慕嫉妒!
厂子内部,规划的井井有条。
设有专门的生皮收购检验车间、晾晒车间、硝皮车间、质检车间、仓库。
还有宽敞明亮的食堂、干净整洁的集体宿舍、还有让无数妇孺期待的“托儿所”...
一应建筑,全是用青砖建设,就连地面都铺了青砖。
整个厂区气派整洁,与镇中其它屋舍形成了鲜明对比。
厂区中央的空地上,还参照一线城的模式,修建了一个小型休闲广场。
广场地面用鹅卵石铺就,中间立着一座小型陈大全雕像!
雕像昂首挺胸,目视远方,一手叉腰,一手指点江山状,显得“英明神武”。
显然是经过了“艺术加工”,比本人帅了不止一个档次!
雕像周围,布置着一些供职工休息的长木椅以及几个花圃。
当小丫等第一批被招募的“职工”,穿着崭新的靛蓝色“职工工服”(陈大全设计,胸前还绣着“皮货一厂”字样),走进这座气派的工坊时,一个个激动的热泪盈眶。
他们摸着光滑的墙壁,宽敞的厂房,觉得做梦一般。
而侯六,则被陈大全任命为厂长。
小梳子、小桌子作为厂长家属,有资格入住“厂办托儿所”。
原来的集市泼皮,可谓一朝改命!
选侯六当厂长,是看重他处事圆滑灵活,又有情义。
走访贫民区期间,陈大全发现侯六同街坊们相处的极好,口碑不错。
他一切的“泼皮”手段,都合理用在了集市上。
即使再贫困,也没祸害过四邻。
他所行所做,都是为了养活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妹妹,为了活着。
一个通透、情义,本地出身又七窍玲珑的厂长。
正是“皮货一厂”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