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边境的火墙,整整燃烧了七日七夜。
白日里,烈焰冲天,将黑褐虫潮挡在农田之外,烧焦的蝗虫尸体堆积成丘,散发出刺鼻的焦糊味;
夜幕中,火光映红半边天,飞虎军将士轮班值守,添柴淋油,不让火墙有半分减弱,百姓们则提着灯笼,在田埂间巡查,捡拾漏网的零星蝗虫。
东海龙王率龙族日夜悬于云端,喷吐的轻雾从未间断——
起初,天道还在悄悄为蝗虫补充力量,雾水刚沾湿翅翼,便被一股无形之力烘干;
可到了第五日,那股补充力量渐渐弱了,蝗虫翅翼被雾水浸透后,再也难以振颤,不少直接从空中跌落,被地面的石灰裹住,挣扎片刻便没了气息。
帝辛始终坐镇前线,白日里手持人皇剑,斩杀越过防线的蝗虫;
夜幕中便与将领、知府商议对策,调整值守班次,还亲自到安置棚安抚受灾百姓,查看粮草供给。
有他在,前线将士士气始终高涨,百姓也没了半分恐慌,连孩童都学着大人的模样,用树枝扑打田间的小蝗虫。
到了第七日清晨,天边的虫潮忽然没了往日的威势——
原本遮天蔽日的黑浪,渐渐变得稀疏,蝗虫振翅的“沙沙”声也弱了许多,不少蝗虫飞到火墙前,还未扑入烈焰,便自行跌落,化作一滩黑灰。
“陛下!您看!虫潮散了!”
一名飞虎军将士指着天边,高声欢呼。
帝辛立于高坡,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七日已过,天道催生蝗虫的力量耗尽,没了支撑,这些虫豸自然会消散。他抬手一挥,下令道:
“撤去部分火墙,留两队将士戒备,其余人随孤清理田间蝗虫,安抚百姓!”
“末将领命!”飞虎军将士齐声应下,即刻安排人手——一
队将士小心撤去边缘的火墙,另一队则提着工具,清理田间残留的蝗虫尸体与灰烬;
百姓们也纷纷回到自家农田,检查禾苗的受损情况,见大部分禾苗只是被啃了几片叶子,根基未损,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东海龙王也驾着祥云落到帝辛面前,躬身道:
“陛下,天道之力已彻底退出蝗虫体内,剩余零星虫豸不足为惧,臣这便率龙族归位,随时听候陛下调遣!”
“好。”帝辛点头,语气里满是赞许,“此次阻蝗灾,龙族功不可没,孤会令各州府为龙宫送去祭品,以表谢意。”
“臣谢陛下隆恩!”
东海龙王躬身行礼,率龙族驾云离去。
与此同时,幽州也传来捷报——
虫潮尽数消散,农田受损轻微,百姓已回归家园,开始补种受损的禾苗。
比干带着粮草官赶到青州,看着眼前安定的景象,满脸欣慰:
“陛下,各州府粮草已尽数发放,受损农田的补种种子也已备好,民心安定,人道气运愈发磅礴!”
帝辛望着九州方向,金色的人道气运如天幕般笼罩,连天空中残留的天道压抑气息,都被彻底驱散。
他笑着道:
“鸿钧与天道想借天灾乱孤民心、断孤气运,如今看来,倒是帮孤凝聚了民心——
百姓亲眼见孤护他们避旱灾、阻蝗灾,往后再有人散布‘天谴’谣言,也没人会信了。”
通天站在一旁,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敬佩:
“陛下以人道之力破天道天灾,这是洪荒开天以来从未有过的事!从此刻起,人道不再是天道的附属,大商与人皇,也能与天道分庭抗礼!”
消息很快传遍洪荒——
人皇帝辛率大商军民,以火攻、石灰、雾阵之法,七日守御破去天道催生的蝗灾,九州民心安定,人道气运暴涨。
那些先前因“天谴”之说而动摇的小部族,纷纷派人前往朝歌,献上贡品,表臣服之心;
原本躲在深山的修士,也主动出山,请求加入大商,为护佑人族出力;
就算是依附女娲、接引准提的势力,也不敢再散布任何对帝辛不利的言论,生怕引火烧身。
娲皇宫内,女娲看着手中的奏报,脸色惨白——
旱灾被破,蝗灾被阻,帝辛不仅没被天灾困住,反倒借天灾凝聚了民心,如今的大商,已不是她能抗衡的了。
她只能再次下令,加固娲皇宫禁制,绝不出头,只求帝辛别盯上自己。
灵山之上,接引与准提望着朝歌方向的金色气运,叹了口气,彻底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他们明白,就算联合女娲、老子,也绝不是帝辛的对手,如今只能躲在灵山,祈祷天灾能再给帝辛制造麻烦。
八景宫的老子,听闻蝗灾被破的消息后,缓缓睁开眼,手中的拂尘轻轻颤动,却始终没说一句话——
他知道,洪荒的天平,已彻底向帝辛倾斜,天道与鸿钧的算计,也渐渐失去了作用。
而紫霄宫内,鸿钧看着天道镜中九州安定、人道气运磅礴的景象,气得直接将手中的混沌茶盏摔在地上,茶盏落地即碎,混沌气息四散。
“废物!都是废物!”鸿钧语气里满是怒火,“两重天灾,竟都被他轻易破去,还帮他凝聚了民心!再这么下去,人道气运迟早要压过天道,这洪荒,就要改姓帝了!”
殿中的天道意志沉默了许久,虚无的声音里满是凝重:
“帝辛此人,以人道抗天道,以民心护根基,寻常天灾已难撼动。若再强行出手,只会激起他人道逆反,到时候,怕是会引发洪荒大乱,违背吾护持秩序的本意。”
“那便眼睁睁看着他壮大?”鸿钧眼中满是不甘,“等他彻底掌控人道,再联合通天,斩了老子、女娲他们,到时候就算老夫出手,也未必能压制他!”
天道意志再次沉默,似是在权衡利弊,良久,才缓缓道:
“暂且罢手。先让元始在天道本源中好好休养,待他复活,再寻机联合其余三圣,共抗帝辛。如今若再出手,只会得不偿失。”
鸿钧望着天道镜中帝辛的身影,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却也知道天道所言有理——
接连两重天灾未能撼动帝辛,若再添灾祸,只会暴露天道与他的刻意针对,反倒让帝辛借“抗天护民”之名,进一步凝聚人道气运。
“罢了!”鸿钧咬牙道,“便暂且罢手!但老夫倒要看看,帝辛没了天灾牵制,接下来会做什么——
若他敢再对其余圣人出手,老夫就算违背本意,也要出手拦他!”
说完,鸿钧重新盘腿坐下,闭目静坐,可周身的混沌气息却仍在躁动,显然心中仍有不甘。
青州农田里,帝辛正与百姓一同查看禾苗,亲手为受损的禾苗培土。
百姓们围着他,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自家农田的情况,脸上满是笑意,没有半分距离感。
比干走上前,躬身道:
“陛下,各州蝗灾已尽数平息,补种工作也已展开,是否班师回朝?”
帝辛直起身,擦了擦手上的泥土,望着眼前生机勃勃的农田,眼中满是坚定:
“回朝。但在回朝之前,传孤旨意——令各州府建立‘防灾仓’,储备粮食、火油、石灰等物资,以防日后再遭天灾;
令通天国师牵头,结合九鼎气运,在各州府布下‘护农阵’,护佑农田不受天灾侵扰。”
“臣遵旨!”比干与通天齐声应下。
当日午后,帝辛率三千飞虎军精锐,踏上回朝之路。
沿途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捧着酒肉、蔬果,为帝辛送行,高声喊着“陛下万岁!大商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