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海眼内的震荡缓缓平息,那扇被净化的巨门虚影在无数法则锁链的自我修复下,渐渐隐没于混沌深处,只余下永恒的寂静与流淌的法则星尘。
任务完成,此间已无需留恋。
苏清月抱着沉睡的婴儿,感受着体内那缕因吸收了净化能量而壮大了数倍、愈发神异的龙气,又看了看怀中气息平稳、眉心“眼”状烙印内敛光华的小家伙,心中有了决断。
该回去了。
她不知道自己在归墟中待了多久,外界又过去了多少时日。皇陵之危虽解,但京城、钦天监、乃至整个天下,想必仍处于动荡与不安之中。
她尝试调动神识,沟通那枚已然与她自身龙气、星辉乃至一丝混沌道韵深度融合的地心玉髓。玉髓温润的光芒自她掌心浮现,这一次,光芒中不仅蕴含着大地的厚重,更带上了一丝归墟的浩瀚与混沌的包容。
凭借着这份全新的感知,以及对怀中婴儿那紧密联系的感应,苏清月开始在这片混沌空间中,寻找回归现世的“坐标”。
过程并不轻松。归墟乃万法归宿之地,空间结构错综复杂,远超外界。她如同在无边无际的迷宫中摸索,一次次尝试,一次次调整方向。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牵引——那是来自传国玉玺的感应!
玉玺承载王朝气运,与此界本源相连,即便相隔无尽空间与归墟壁垒,那份源于她曾与之融合的共鸣,依旧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为她指引着方向!
“找到了!”
苏清月精神一振,全力催动力量,锁定那丝感应,身形化作一道流光,裹挟着怀中的婴儿,向着感应的源头,悍然冲去!
仿佛穿透了一层厚重粘稠的水膜,周遭景象再次剧变!熟悉的天地灵气(虽然依旧稀薄)涌入肺腑,耳边传来了久违的风声与隐约的潮汐之声。
她,冲出了归墟海眼!
眼前是一片陌生的海域,天空依旧阴沉,但那种令人窒息的死寂冥气已然淡去许多。她辨认了一下方向,这里似乎已远离之前进入的那片南海区域,更靠近中土。
没有丝毫停歇,苏清月辨认了一下玉玺感应的方位,将速度提升到极致,化作一道肉眼难辨的惊鸿,破空而去!
数日后,熟悉的京城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
与离开时相比,京城上空笼罩的阴郁煞气已然消散,但一种紧张与肃穆的气氛,依旧弥漫在空气之中。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凭借着高超的隐匿之术与“隐星令”的残余效果,悄无声息地越过城墙,径直朝着钦天监的方向而去。
钦天监,观星台。
副监正云衍正与几名核心弟子商议着皇陵封印后续加固事宜,虽然“孽”的气息已然沉寂,但谁也不敢保证没有反复,玄明子监正依旧在皇陵深处坐镇休养,不敢轻离。
忽然,云衍若有所感,猛地抬头望向殿外。
下一瞬,苏清月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殿中。
她依旧是一身素衣,风尘仆仆,脸色甚至比离开时更加苍白几分,显露出巨大的消耗。但她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明亮、深邃,周身气息内敛,却隐隐透出一种经历过天地洗礼后的沉静与威严。
而她的怀中,那个婴儿依旧安睡,眉心的烙印已然化为一个奇异的、闭合的“眼”状纹路,散发着令人心悸又忍不住探寻的神秘道韵。
“苏姑娘!”云衍又惊又喜,连忙起身,“你……你回来了?!皇陵深处的异动突然平息,可是……”
“幸不辱命。”苏清月微微颔首,言简意赅,“归墟之行,‘门’已净化,‘孽’之本源已断,皇陵之危,解矣。”
虽然早有猜测,但亲耳听到苏清月确认,云衍与殿内众人仍是激动得难以自持,几名年轻弟子更是喜极而泣!持续数月、压得整个朝廷和钦天监喘不过气来的天大危机,竟然真的被眼前这位女子,以一己之力化解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云衍老泪纵横,对着苏清月深深一揖,“苏姑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此恩此德,天下苍生,永世不忘!”
苏清月侧身避开:“前辈言重了,分内之事。”她顿了顿,问道:“监正大人他……”
“监正无恙!只是损耗过巨,正在皇陵深处闭关恢复。京城局势也已初步稳定,陛下已知晓大概,正欲等姑娘归来,亲自封赏!”
苏清月摇了摇头:“封赏不必。我需即刻面见监正与陛下,尚有未尽之事需禀明。”
她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婴儿。净化天门只是消除了眼前的灾劫,但这把承载着天帝一半神魂、吸收了归墟本源的“钥匙”未来该如何,他眉心的“混沌之眼”又意味着什么,都需要从长计议。
云衍见她神色凝重,知必有要事,立刻道:“老夫这便安排!”
就在此时,一名弟子匆匆入内,呈上一枚玉简:“副监正,皇陵急报!监正大人传讯,封印已彻底稳固,那物……气息正在持续消散,再无反复之虞!监正大人不日即将出关!”
好消息接连传来,殿内气氛更是振奋。
苏清月也松了口气,玄明子无事便好。
她抱着婴儿,走出大殿,望向皇陵的方向,又抬头看向湛蓝了许多的天空。
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似乎终于过去了。
但苏清月心中清楚,旧的麻烦结束,往往意味着新的故事开始。而她与怀中这孩子的命运,已然与这个世界的更深层秘密,紧紧捆绑在了一起。